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初读课 1.(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一池泉水,它在山东济南市。看,中间有三股泉水在向上冒,这不是人工喷泉,而是自然的喷泉。这里很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小亭子右侧的碑上写着“第一泉”,左侧的碑上写着“趵突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看图学《趵突泉》。  相似文献   

2.
《趵突泉》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写“泉”景,让人从中受到启发。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特点抓好学生阅读和思维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多方面的能力。一读——抓三个“泉”字,训练观察能力初读提问:作者描写了趵突泉的哪三个地方?观察点是怎样转移的?让学生边读边划出  相似文献   

3.
游趵突泉     
张语桐 《辅导员》2013,(13):90-90
“趵突泉,泉趵突,咕嘟咕嘟冒泉水”。这是爸爸小时候的童谣。每当读着这童谣我就对趵突泉的神奇产生了向往之情。恰好近期我要来济南参加表姑的婚礼,顺便可以观赏趵突泉的美丽,我的心里满是期待。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趵突泉》是小学语文五年制第七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游记.作者用生动、形象、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感情.作者按照名胜——泉水——大泉、小泉的写作思路把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大泉涌流、小泉冒泡的优美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5.
《师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反映少儿生活的看图学文。教学中可紧扣“情”字 ,点引学生边看图边阅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入境悟情 ,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提高认识能力和阅读能力。一、看图入手 ,初读课文感知“情”初步看图。看图学文 ,看图是基础。读题后教者可以“课文反映了师生之间什么‘情’”为悬念 ,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图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什么时间 ?天气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 ,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言简意明地说出图意。在此基础上 ,点引学生总结归纳出看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出示写有2、4、6、8、10的CAI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 一去二三里”。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音节读,把古诗读通、读顺。2.让学生朗读。谁愿意来为我们读一读。3.老师范读。小朋友,现在听老师读,看看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时间比较长,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三、借助媒体,步入诗境1.边读诗…  相似文献   

7.
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 (出示写有2、4、6、8、10的CAI 课件)同学们看,这是数学上学习的数字,大家认识它们吗?那么在语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古时候,有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2.一去二三里。 二、初读古诗,掌握节奏 1.读通诗句,用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8.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9.
在深山的小路旁,有一棵小山茶树,赶牛车的利助把牛拴在了那棵树上。拉人力车的海藏也把他的车放到拴着牛的山茶树下。于是,利助与海藏一起进山里去喝水,他们一闯入距路旁百余米的山里,便看见清澈、冰凉的泉水在不停地喷涌。两人的双手撑在泉边的植物上,俯着身子轮换嗅着冰凉泉水里的香气,像鹿一般地喝着泉水,直至喝得肚子咕咕作响。山里,已有春蝉在鸣叫。“啊,春蝉已开始叫啦!据说每年一听得这叫声,天气就转暖了。”海藏边戴上草帽边说。“以后路过这儿的时候,你再带我来喝这里的泉水。”利助喝了泉水后,大汗淋漓,用毛巾边擦边说。“离路再…  相似文献   

10.
学情分析:⒈学生从生活中和本单元其他关于秋天的课文中已经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⒉本班的朗读能力较好,学生表演欲望强,许多同学爱画画,平常喜欢用彩笔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⒊本班人数较多,差异性较大,中等学生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庄稼、水果、蔬菜收获景象的诗歌。有三小节,结构相似,语言浅显易懂,音律明快、活泼,读起来琅琅上口。已经完成第一课时全文初读感受,以及第一小节的学习。现在设计第二课时二、三小节的学习。教学目标:⒈感受秋天庄稼、水果、蔬菜丰收的景象。⒉体会画面的色彩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1.
谁在飞     
谁在天上飞?燕子。谁在花丛中飞?蝴蝶。谁在池塘上空飞?蜻蜓。宝宝怎么飞?坐上飞机飞。编辑孙莉学语提示:⒈学语重点:飞、燕子、蝴蝶、蜻蜓、飞机。⒉家长提问,让宝宝看图回答。⒊您可以让宝宝边说边做飞的动作。谁在飞@李慧青  相似文献   

12.
破碗的启示     
<正>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它的泉水清澈、甘甜,行人经过时常用手掬一捧泉水喝。附近千佛寺的一个老和尚见此情景,拿了一个有缺口的碗放在泉台上,人们就能用这只破碗舀泉水喝了。某日,有位富商来趵突泉游玩,见人们用破碗喝泉水,  相似文献   

13.
面泥彩饰     
这些漂亮的装饰品都是以面粉为主料做成的,用它们来装点房间,绝对个性十足。制作过程:⒈用铅笔在纸箱板上画出金鱼的形状,然后剪下。材料工具:废旧纸箱板、铅笔、面粉、彩色墨水、剪刀等。饰⒉把金鱼形纸箱板表面的一层薄纸撕下来,露出瓦楞状的一面。⒊把面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  相似文献   

14.
《泉水》这篇童话生动活泼地描述了泉水流经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以及静静的山谷,给山里姐姐、杜鹃花、果树和画眉鸟带来了幸福、快乐。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自主读书,通过自读自悟,感受泉水的热情,享受个性化朗读的乐趣。一、用插图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时,可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观察一股清泉从山上石缝里流出来的画面,有条件的还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或录像,展示这一画面,然后以问题“你看后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激发起阅读兴趣,使学生初读课文,并逐步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二、…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⒈习作的材料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提倡学生说真话、写真事。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把观察的人和事积存起来。⒊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尽力让学生说想说的话,写乐写的人。导写过程一、兴趣导入同学们,画家能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美丽逼真的景物,我们觉得他们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同学之间也来互相画张像,好吗?不过我们用的是特殊的画笔——语言,用语言把同学“画”出来,想不想跟我学这种本领?二、感知“话”法1.读例文。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为他的同桌“画”像的。(课件…  相似文献   

16.
一、再现景观质疑问难1 观察描述 ,引入情境。你们见过趵突泉吗?(放录像)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观赏。你看 ,趵突泉公园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 ,它们和周围古建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水喷涌而出 ,水柱高高 ,形似玉花 ,势如热浪。那么课文着重向我们介绍哪几个泉呢?2 整体感知 ,捕捉重点。让学生自读全文 ,理清游览顺序 ,捕捉重点。3 自由读文 ,质疑问难。根据质疑梳理教学重点 ,归纳如下 :①既然济南有三大名胜 ,作者为什么“单讲趵突泉?”②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真的会失去一半的美吗?③大泉“神奇”在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上一次我们说到,因为憨憨上的作文班挺有意思,跟屁虫、丁点儿也报名读作文班了。这一次,老头老师(憨憨就这样称呼指导老师的)一上课就说:“我们这堂课边看图边写作文。”跟屁虫嗤了一下鼻子,老师斜了他一眼,继续说:“什么是看图作文呢?用文字把画上的内容写出来,让人看懂,明白画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看图作文。”说完,老师拿出一幅画挂在黑板上。画的最上面有一个大大的“家”字,下面是一头老牛,老牛的背上蹲着一只猴子,在猴子的前面站着一只小鸟。跟屁虫连忙说好玩,丁点儿甜甜地笑着,憨憨却两眼发直。老师见了马上指了一下画上那个大大的“家”字,问憨憨:“这个字你认识吧?”“当然认识,念jiɑ(家)。”跟屁虫在一旁直撇嘴,心里想:这还用问?“既然是家,那么,老水牛、猴子、小鸟他们就是———”还没等憨憨回答,跟屁虫就抢着说:“是一家人。”大家都觉得奇怪,怎么跟屁虫的胆子这样大?憨憨白了跟屁虫一眼。“好,那大家再看它们都是谁呀?”老师偏偏问也是第一天来的、胆子像小猫的佳欣———丁点儿。丁点儿站起来,像蚊子似的一字一句地说:“一个是妈妈,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孩子。”“你怎么看出来的?”“看那上面的样子啊!”丁点儿一坐下,老师又问上了:“猴子、小...  相似文献   

18.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19.
《趵突泉》是一篇看图学文。老舍先生以清新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可以一个“美”字贯穿全文,让学生美在其中。  相似文献   

20.
郑维联 《学子》2013,(1):69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精讲多读,让学生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写,这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大捷径。阅读教学课堂上,我始终都是指导学生初读、精读、赏读,通过这三步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揣摩文章表达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初读全文,明白大意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在初读阶段,以学生自读为主,边读边感知语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