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中重要的一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高校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拔尖计划1.0实施十年,拔尖计划2.0开局和强基计划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拔尖学生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关注热点之一。本文在创新综合素质各结构化组成要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南开大学物理学基地为例,对拔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视野各结构化要素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介绍,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践路径的实施相对应,进而分析目前拔尖计划各基地中,在拔尖学生创新综合素质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示范性高中如何培养拔尖的学生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拔尖学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示范性高中的核心竞争力。拔尖学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制订好拔尖学生三年的培养模式并进行创新与实践。文章主要对南宁市第三中学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同类型的学校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超前开发。本文以山东大学“泰山学堂”为例,分析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建议增设拔尖人才选拔的人格特质测试环节,选取接近科学人格特质的学生进入;加大个体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寻找生命和学习的真正目的,扩大内心自我稳定区,培养健康心理素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形式,营造“去功利化”群体心理环境;及时对精英教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干预.确保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4.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既是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为有效地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该研究基于对拔尖计划培养模式的拔尖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调查,探讨了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对其创造性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拔尖学生在小班教学、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和出国交流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和创造性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2)小班教学对拔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科研项目和导师指导对其创造性人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心理因素在培养模式对拔尖学生创造性水平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间桥梁作用,并且存在明显的文理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再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回顾与比较。并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聚焦怎么选、怎么培、怎么转,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同时提出推进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几点思考,为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文章通过研究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特点,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能得以激发;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可得以培养;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以全面评估;通过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可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持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原始创新是国家发展实力的保障,也是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在现实领域,我国面临着原始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分离过大、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难以形成等困境。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范畴内,关注学业成就并对智力超群者的选拔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设计上的起点,各类项目对学生“选优”的关注超越了创新素养的培育。值得关注的是,原始创新的发生机制已经发生了改变,引发其产生的不再是科学家的个人好奇与灵感,而与现代科学的组织协作形式、产业领域的技术需求密切相关。在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大学需要将拔尖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出来。只有重新理解原始创新的发生机制,才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产生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工业大学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线,启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战略,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入选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角度看,在学生选拔及资源配置方面,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确与教育公平的理念有一定的疏离,但是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考察,"拔尖计划"对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其合理性不应被否定。在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视角下,创新学生选拔机制、落实"动态进出"、以计划为契机带动本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应是拔尖人才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是被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被埋没。因此,发现拔尖创新人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具备发现的眼光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的话道出了创新人才选拔及培养的特殊性。对于拥有巨大创新潜能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发现的眼光;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敞现创新活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来发现。此时,学生立场上的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格局,就成为让雄鹰可以奋飞的坚实平台和无限空间,任凭他们振翅高飞,焕发活力。一、课程体系拓展创新空间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是载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