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探讨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动作的类似程度与迁移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迁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动作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其相似程度越大,正迁移的效果越明显,而当两个动作在结构上既相似又不相似时,与零迁移相比,负迁移的效果明显增加,第二,罗宾森所提出的“类似程度与迁移模式”同样也适用于运动技能学习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中学生物实验实例,着重就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材料选择、现象结果分析、思想方法迁移、评价体系改革这几个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将医学图像配准中的互信息算法移植到车牌识别系统,首先基于颜色信息快速定位车牌并校准分割出待识别的车牌字符,然后计算分割字符与字库字符的互信息值,互信息值的大小反映了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最后通过比较互信息值的大小确定最终结果.实验证明,互信息算法相对其他车牌识别常规算法能更准确反映出图像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得到更精确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语际迁移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言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形式或规则系统同目标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产生正迁移,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层强化学习是为了解决强化学习“维数灾”的问题而提出的。Options的分层结构使Agent能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但通常Options的学习是在同一个状态空间的,Agent学习到的知识不能用于其他相似任务的状态空间。文章提出了迁移强化学习的框架,根据相关任务的一些共同特点,通过共享实现知识迁移;引入了代理空间的概念,该空间是相关任务的特征集,可以在以后的任务中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代理空间Options实现了知识迁移,显著提高了相关工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完成对无监督字符分类的模糊逻辑方法 ,以提高字符识别系统的速度 ,正确性和鲁棒性 .字符首先被分为 8种印刷结构类 ,然后采用模式匹配方法将各类字符分别转换成基于一非线性加权相似函数的模糊样板集合 .模糊无监督字符的分类是字符匹配的一种自然范例并发展了加权模糊相似测量的研究 .本文讨论了该模糊模型的特性并用以加快字符分类处理 ,经过字符分类 ,在字符识别时由于只需针对较小的模糊样板集合而变得容易和快速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起促进性作用的迁移,称为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发生消极影响,起干扰和抑制作用的迁移称为负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负迁移 1、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 (1)物理知识的联系及某些特征的相似或相近,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干扰。学习物理,首先要学习许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就容易将一些本质不同,但表面上相近、相似或相关的概念或规律混淆,从而影响后继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了“加速度”概念以后,不少学生认为物体运动速度大,加速度也必然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测验中往往会因为种种“粗心”而导致解题失误,学生和有些教师对此也不以为然,但其深层次原因是学生数学学习迁移能力较差造成的。为此,我们开展了对学生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声学实验的方法,以语言迁移理论和语音格局理论为依据.以对汉语和英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以5个英语一级元音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比中国学生汉语元音发音的格局图和英语元音发音的格局图,考察中国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这几个元音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偏误以及母语迁移现象。研究认为.中国学生在发相似元音/i/时.母语的正迁移发挥作用。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中国学生在发相混元音/u、a/时,负迁移发生作用,但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负迁移作用逐渐减少;中国学生在发元音/o、3/时,不受母语迁移影响,起初无法同化到母语语音范畴,但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会建立新的语音范畴。  相似文献   

10.
一、语际迁移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语言迁移分为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形式或规则系统同目标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产生正迁移,对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从顿悟谈学习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学习迁移的意义及其早期研究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对学习迁移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习迁移与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密  相似文献   

13.
一般把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把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又有正、负之分。而目前数学教学中对逆向迁移问题比较忽视,为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实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一,注意比较,防止逆向负迁移一般地说.形式相似.实质不同的新旧知识容易产生逆向负迁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探究植物幼苗的向光性"这个实验情境为依托,让学生亲手重现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并尝试从实验方案和实验材料两个方面去改进实验,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并让学生在情境的开展、衍生、迁移和升华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颜色相似系数的基础上提出彩色SUSAN算子的车牌定位方法,并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定位车牌,便于进一步的车牌字符分割。  相似文献   

16.
知识迁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知识学习对另一种知识学习的影响。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知识迁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两知识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由于材料之间存在的共同因素程度不同,因而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迁移。按照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当新旧知识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反应时,此时的迁移往往是正迁移.正迁移能使学生有效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基于对抗域适应迁移学习的入侵检测攻防两面性实验。实验基于课题组科研成果,针对对抗域适应迁移模型,提出通过增设迁移学习不同阶段的域对齐来提高迁移能力,以及利用增强域损失评判函数,实现入侵检测防御知识迁移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中,组织学生利用对抗神经网络,分别实施网络攻击数据伪造和迁移学习入侵检测知识防御,仿真了“攻防”场景,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对抗域适应和迁移学习的入侵检测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了便于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精心选择结构性的探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材料之间、材料与探究学习内容及目标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因此教师对“材料结构性”产生了各种不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在《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两种材料结构形式很有代表意义。两堂课具有相似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观察一组图片,师生提出了空气、水、温度、生物的作用可能会改变岩石的模样;接着让学生选择研究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的方案;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不同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的岩石及实验过程。一、第一种…  相似文献   

20.
宋艳萍 《考试周刊》2012,(10):44-45
学习过程中,各学科和各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用,因此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学习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学习迁移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学习迁移的概念及简单的研究概述,然后叙述了学习迁移在数学中的价值,最后重点从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迁移能力:合理地组织数学教材,使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学习资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创造相似的学习迁移情景;正确运用定势作用的影响,促进数学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增强数学学习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