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亚娟 《考试周刊》2014,(93):20-20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包括四方面内容: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初中新课程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必定离不开文言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文言语系的阅读理解我国的经典典籍,在学习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也成为考查重点,不仅分值越来越重,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现实教学却因为学生认知、理解障碍、教师教学复习策略缺失等原因,导致学生闻文言文色变。本文基于中考语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的课题化教学”是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为理念,以群文阅读为支架,以微专题或微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特殊文言现象、研读同类文学体式、鉴赏某个文学或文化现象等实施路径,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言现象,养成文言语感和语理,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通用的一种书面语言,在"五四"之前的千百年间一直占据重要的交际地位。现如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文言文的精髓,彰显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处理好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者之间的平衡,是推行文言文教学课堂改革、解决现存文言文教学弊端的关键。一、文言是根基文言文言简意赅,底蕴深厚,韵味隽永,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当之无愧的璀璨瑰宝。只是时隔久远,学生心中充满了  相似文献   

5.
中考文言文复习要做到设计有趣的复习任务,打牢文言基础;依据文本,适当拓展,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抓住文本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思辨阅读文本,把文言复习引向深入.以此提高学生复习文言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实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多层面认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是中华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学习是我们学习和吸纳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获得基本的文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初中文言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要取得良好的文言文教学效果,扎实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必不可少——这是文言素养最基本的功夫。教师作为文言教学的主导者,其文言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的文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才能为教好文言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宗明 《考试周刊》2013,(58):26-26
<正>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蕴含灿烂悠久的文化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一直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思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策略三方面阐述了见解,做了研究。一、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学习空间开发文言教学资源,开拓文言学习途径,最终目的是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要回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上,从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文学鉴赏层面,做到"言文统一",但怎么有效地做到"言文统一"一直困扰着一些教师。本文所评议的两篇论文,倡导"因言解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文言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文言文课堂教学应从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这一层面上来。让教师引领学生去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楼宇 《学语文》2021,(1):84-86
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强调语言的建构和运用的基础上,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多维度教学内容的整合。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历史情境、审美心理情境等学习情境的建构,形成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形成文言文学习的认知图式。文言文教学中“文”“言”结合教学策略要通过真实、有效的言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在语言的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古文学习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让学生很快学会古文知识,许多教师简化了文言教学的程序,而采用以文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不应该支离破碎的只厘清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用法,还应该整体把握,从文字、文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四个方面全面鉴赏。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具有传承文化的特殊功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烛照下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本实践关注了文言文教学的学生本位意识,完善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的养成,将文言、文学、文化和人文融合在一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在探索一条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文言"而忽视"文章""文学""文化"内容的倾向。在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从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思考并确定文言篇目的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内容,要从"士"的形象等文章层面、章法结构与炼字炼句等文学层面、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化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文言文教学的程序,大体循着"文言——文学——文化"这三步走。其中,"文言"一步,对初学者来说,是基础,也是重点。本文专门谈谈怎么过"文言"这一关。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有什么好习惯?我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提起笔,铺开纸",还要多查证。提笔铺纸做什么?文言文有许多陌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字音和字形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很陌生的。读文言文就要圈出读音把握不准的字、字形容易写错的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文言教学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既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愿望,更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深层理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随着文言文学生用书的泛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了重复教学、无效教学的尴尬。基于此,本文试从吟诵、探究、迁移、归纳等教学方法入手,谈如何由此突破文言文教学困境,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指南录后序》教学为例,从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探究文言文教学的理性回归。即把基本的文言知识梳理明晰,把内在的文本意蕴研读明白,把彰显的文化要义剖析明朗。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词句的教学而偏废了文学文化的学习,一篇文言文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语法现象,讲清重难点实虚词和重难点句式,因为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金钥匙,没有文言文语法的学习,我们便不能顺利地疏通文意,但我们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化常识及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古代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智慧与文化的承传的工具,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由于其语言凝练、精深,学生经常是望"文言"而生畏。再加上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直都采用传统的评点法,使得学生昏昏欲睡,兴趣全无。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弄得支离破碎,而对文章的思想、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现实意义等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至于文章本身蕴含的美,更是“烟消云散”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产生了厌恶学习文言文的情绪,甚至于谈“文言”而色变。  相似文献   

20.
在文言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文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行文艺术、人文教化。而人文性不仅宽泛而且抽象,"四文"教学法则把人文性具化为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围绕"四文"展开文言文教学,能够有效进行人文性渗透。本文就着重论述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如何"四文"兼顾,进行人文性渗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