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宋朝诸臣奏议》原名《皇朝名臣奏议》、《国朝诸臣奏议》,是一部篇幅巨大的北宋奏议选集。全书收录了241名臣僚的1630篇奏议,分为4集、150卷,约134万字。 《奏议》编者赵汝愚,南宋乾道二年(1166)举进士第一,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因拥立宁宗之功,绍熙五年(1194)被任为宰相。是宋代皇族中唯一的任宰相的人。但半年后就被韩侂胄排挤,在赴贬所途中暴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清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奏议总集为研究重点,即清初曹本荣《奏议稽询》、平汉英《国朝名臣宏文》,中期官纂《皇清奏议》、《御选明臣奏议》,晚期朱《国朝奏疏》、王延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论述了清代奏议总集在编排体例上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部分的一个比较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从序跋、目录、篇题和注释四个方面 ,论述《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构成情况 ,然后又将其中的注释部分单独提出 ,着重讨论。本文认为《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编纂 ,不仅有助于对文献本身的理解和利用 ,而且在实现编纂者通过奏议文献的编纂 ,总结北宋政治得失的编纂意旨方面 ,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朝诸臣奏议》,又称《宋名臣奏议》、《皇朝名臣奏议》,南宋宗室赵汝愚编纂,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按门类编纂的属于断代性质篇帙最繁巨的档案文献汇编。它收录了北宋243位官员所上的1631篇奏议,约130万字。然而,这部书更引起笔者兴趣的是它保存北宋时期各类形制的贴黄实例。贴黄之制,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始于唐朝。但唐时的贴黄范围仅限于时降敕书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而“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但唐代贴黄实物至今未见。宋代贴黄较之唐朝贴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的辉煌时期,而<宋朝诸臣奏议>是这一时期奏议集高水平编纂的代表.本文试着从选题、选材、加工和辅文四个方面来阐述<宋朝诸臣奏议>的编纂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赵汝愚档案文献编纂实践,具体剖析了《宋朝诸臣奏议》中蕴含的政治性强、注重材料广收与遴选、编排体例主旨分明、辅文恰如其分等档案文献编纂方法与特色体例,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理论与实践仍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袁江十二开《山水人物》图册创作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此小写意图册构图精妙,手法多变且情趣盎然,不仅表现出袁江高超的界画技巧,更展示了其在水墨、色彩以及人物传神方面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关于袁江绘画技法、风格研究的图像材料。本文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就有关袁江的文献展开比较和辨析,着重探讨美术史界存有争议的袁江是否供奉内廷一事,认为袁江在雍正年间祗候内廷的记载基本可靠并提出相应理据:《国朝院画录》实际上肯定了其"曾入画院"为事实;图册中"臣江印"的钤印打破了袁江无"臣"字署款作品的说法,对于袁江身份具有重要的补证作用;《国朝画征续录》成书时间与画家所处时代有所交叠,其中"宪庙召入祗候"的记载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8.
王立群先生新作《〈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2月版)对《文选》成书过程中最有争议的诸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成为百年现代《文选》学研究中最具前沿意义的成果,也是21世纪国际《文选》学界最重要的创获之一。经过上一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十年大发展,国内《文选》研究出现了止步不前的某些窘境。如何使《文选》研究在新的世纪中有更大的突破,王立群先生的《〈文选〉成书研究》做出了可喜的尝试。该书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新见迭出。该书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一系列耳目一新又极富原创性的见解:1、《文选》是萧统据挚虞《文章流别…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代奏议大典》一书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精选精编、注释评述、篇幅巨大的历代奏议大典。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史学家周谷城等担任顾问,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著名史学家丁守和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百余名  相似文献   

10.
奏议是中国古代臣下向君王进呈的上行公文的统称.汉代奏议现存1300多篇,它全面反映了两汉枷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军事、农业生产、民族关系、民俗风情、士人心态等情况,具有"百科全书"性质,加之其流传下来的很少,所以是珍贵的档案史料.而弄清汉代奏议的上传、批阅与收藏情况,有利于认识汉代国家机器是怎样运转、管理的,对于认识上行公文档案的生成、运转与管理等状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我国私家藏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大藏书家;而其书目编制之繁盛也足令后人为之注目。文章主要从明代私藏书目编制的状况、特点及其功用等方面进行考述,以期对明代私藏书目编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剖析。  相似文献   

12.
明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其重要标志之一即图书出版业呈现出相当繁荣的图景。文章从图书出版主体、图书发行渠道、用于出版的图书类型、图书价格、图书发行宣传、图书出版管理等诸方面,论述了明代的图书出版体系,力图为今天的图书出版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张星鉴的<国朝经学名儒记>是继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之后对清代经学家生平及学术成就的又一次较为系统的总结.文章对<国朝经学名儒记>的内容和版本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与<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比较研究,指出其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张坤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2):140-145
[目的/意义]《清代著述考》是顾颉刚编纂的一部有关清代学术的目录学著作。书中所体现顾颉刚的治学路径、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方法/过程]通过对《清代著述考》成书、体例及创新点的分析,结合顾颉刚早年有关目录学与清代学术的相关文献论著,探索其早年治学观念,揭示其构建清代学术统系的路径、内容和影响。[结果/结论]经过《清代著述考》的编撰,顾颉刚深化了对清人治学成果的吸收,对他形成"由经入史"的治学路径,在古史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打下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辑佚是以佚书、佚文的搜辑、整理为中心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清代是辑佚发展的兴盛期,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目录书的编撰、古经解汇编都与辑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明代为例,对苏州悠久的藏书文化及历史背景进行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私人藏书家的主要功绩.  相似文献   

17.
陈宁 《图书与情报》2007,(2):120-122
版权保护形成于宋,宋代图书出版的普及、盗版的盛行促成了当时有限度的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张晶 《晋图学刊》2006,(1):75-77
刘达科解读《河汾诸老》选取了一个与金元之际文坛有密切而广泛联系的作家群体进行研究,对其文化活动、创作成就和历史地位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和阐述,在资料钩沉发微、史实考订索隐和作品研读诠释方面也颇有独见,并时已当代域外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来阐述、解释中国文学史现象,反映了该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图书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之一。该书不仅镌刻精美,其钤印更是朱墨灿然,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艺术价值。该书的收藏者中,不仅有程邃、金农、张大千等艺术大家,也有唐岳等藏书名家。书中的钤印有助于考证收藏者、理清递藏关系,可证收藏有绪,从而更加凸显了该书的版本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州文献总录》是收录中州古籍数量最多的一部工具书。其中有些条目内容失实,编排失序。本文仅就明代条目予以校正,旨在正其所误,补其遗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