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是元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理论推动了元诗的发展和兴盛.诗歌宗唐是虞集的创作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虞集的诗歌主张,分析其理论形成的过程,探讨虞集作品对元代文坛的影响,对元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有关于教育券制度的讨论在我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教育券”是否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的效率,以及“教育券”政策是否适应我国的教育现状等问题各个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对教育券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其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教育券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虞集著述考     
虞集是元代著名的诗文大家,据《元史》之《虞集传》所言,其平生为文万篇,可惜所存者仅为十之二三.虞集文集之编定,自其在世时已始,如李本等所编之《道园学古录》即应为经虞集审定之本.现知存元代亥刻本者,即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道园遗稿》、《伯生诗续编》、《翰林珠玉》五种,明清两朝也多有翻刻本.此外,明代至民国也多有名家重编或选编虞集文集.以下即就元代至民国所编选的虞集文集作简要的梳理,并钩沉其现存版本及收藏情况. 一、道园学古录 文集共五十卷,分《在朝稿》(20卷)、《应制稿》(5卷)、《归田稿》(18卷)、《方外稿》(6卷)四编,诸篇皆收各体诗文,其中诗稿又别称《芝亭永言》.黄滔序文称为虞集亲定文集,但虞集门人李本跋则言,此书为元至正(1341)十一月李本与虞集幼子虞翁归及同门之友共同编辑,元至正年间杨椿所撰《道园遗稿序》也言为虞翁归及虞集门人所编. 李本与虞集交游甚密,虞集有《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答李本(伯宗)录诗》等相酬,由此可知李本应是虞集编写的重要参与者.但《酬李本、黄钟编文,并序》中序文"至元庚辰冬,临川李伯宗、黄仲律来访山中,拾残槁于敝箧,得粗可属读者二百余篇而录之,赋此以谢"及诗句"天人理一非无学,内外篇分岂自讹?只恐玄经终寂寞,空烦弥月驻山阿"等,强调李本所编文集收文二百余入篇,并分来内外篇看,似所编并非《学古录》.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教师的重要德性。教师宽容的意蕴表现在对学生叛逆心行的宽容、对学生表达不同见解的宽容以及对学生人性弱点的宽容。教师给予学生以宽容对于准确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对于学生身心健康与精神生活的完善以及对于学生在感受宽容中学会宽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虞集是我国元朝著名的学者,他的父亲虞汲,是元朝著名学者虞刚简的孙子,文章写得好,在当时很有名声。虞集的母亲杨氏则是宋代大学士杨文仲的女儿,受家庭的影响,虞母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虞集三四岁的时候,虞汲到岭南任职,全家人也跟着迁到了岭南。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好的教育家的思想不仅可以影响时代,更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影响是具有空间性的。叶圣陶先生就是这么一位教育家。他对于教育有自己的见解,"教是为了不教"是叶老的核心教育理念。在叶老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中就处处彰显着叶老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对于教师修养等的感悟,还是学生应该需求于学校什么,都有其独特的见解。这些教育思想对那个年代以及现代的教育都有深刻的影响,提出的教育问题也有其预见性,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15,(4):30-35
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MKT)认为在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能生发教育教学上的见解。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科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科教师有着根本性、奠基性的作用,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师范生的技能训练等都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结晶,是每个学生接触的最为广泛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数学文化及其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理解其独特的教育功能,进而对数学文化如何作用于人提出了可行性的见解,通过这些方法,通过数学思维的灌输来塑造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9.
1329年虞集进入奎章阁,成为元代诗坛的核心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典雅平和之诗取代前期的故国旧君之叹.1333年,虞集离开奎章阁,随即失去了文坛的宗主地位,以其为核心的奎章阁文人群走向衰落,他所倡导的典雅平和之诗也逐步被衰世动荡、纵情任性的元末诗风取代.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教育信息化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各自的特点,对于教育信息化与远程教育平台如何相互结合、利用、发展,参考国外的经验,在如何构建网上交互平台,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夸美纽斯是西方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也是系统探讨愉快教育的先行者,其《大教学论》标志着愉快教育思想的肇始。他从自然主义教育和幸福快乐理念出发,确立了愉快或快乐在教育学说、教育体制和教学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愉快性的教学原则和课程组织以及教材编写要求,最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愉快教育思想体系,由此使我们进一步领略到这位著名教育家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2.
韩愈是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地位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儒学思想包括道统观与心性观两个部分,并是其教育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在道统观的基础上,韩愈作《师说》,大力倡导师道尊严;在心性观的基础上,韩愈提出了以教传道、育才兴国、因材施教、兼采众家等一系列教育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13.
何心隐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家乡创办"聚和堂",从事其理想社会所需人才的试验。他通过书院实践,分别在学校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环境、教学管理及后勤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空想社会主义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主张有相似之处,并对当今乡村教育建设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较为丰富,而师范教育思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师范教育独立,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中国当时师范教育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相似文献   

16.
徐复教授是章黄学派的传人,我国当代名的古典献学家、训诂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思想,即:在教育目标上,提倡求真务实,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策略上,注重根柢之学,强调打好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行教育;在师生关系上,注重情感教育,潜移默化育人;在师德修养上,以高尚人格垂范后学。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弘扬中华传统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论与教师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其教育观念、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影响的,教育教育观念是在不同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不同的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李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学管理思想。提出了平民主义学校观、社会主义新型大学观、最高学府观;强调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办学、按国家的文化教育政策办学、办一流大学;主张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中心环节,把师资提高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办创新型大学,注重骨干人才,以“出成品”、“出人才”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试述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懋元教授作为我国名的教育家,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在他长期的理论工作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为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和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对潘先生的重要高等教育思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归纳,从高等教育目的观、价值观、发展观、质量观以及教学思想方面阐述其高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余家菊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全力宣传和推动国家主义教育闻名于教育界。他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且硕果累累。余家菊十分重视中国教育史研究,分别对孔子、孟子、荀子、陆九渊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撰写《中国教育史要》专著一部,但这部专著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研究余家菊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著述,特别是他的《中国教育史要》,对深入理解和全面评价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