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津镇路权的收回和自办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它们争夺政治贷款、投资兴办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设立银行,并以赤裸裸的军事掠夺手段,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铁路投资在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铁路投资便于商品的倾销和原料的掠夺,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帝国主义在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国家中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因此,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之后,伴随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的高涨,铁路投资的竞争也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一般地说,这场竞争,首先是由1895年6月法国取得从越南境内的谅山入中国境内龙州的铁路修筑权,和  相似文献   

2.
“为中国人争口气”1904年,清朝政府做出了在北京西北部修建京张铁路的决定。由于这条铁路有重大战略意义,沙俄和英国帝国主义都对它垂涎三尺。他们勾心斗角,竞相争夺筑路权,最后分别派出代表,几乎以同样的口吻向清政府威胁说:“这条铁路工程浩大,非由我们来修筑不可。如果你们执意用自己的钱和工程  相似文献   

3.
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利权是其扩大势力范围的一个最重要步骤.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它们对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到资本输出为主,即除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外,还必须争夺资本的投资地;除了一般经济权利的攫得外,还加上势力范围的划分,而铁路权的夺取又是帝国主义争夺投资地盘或势力范围最首要的一个步骤.从甲午中日战后帝国主义在我国攫夺铁路利权的各种事实中,我们可以认识下列各点:首先,通过对铁路修筑  相似文献   

4.
保路运动堪称武昌起义的前奏,为首义成功创造了有利时机和条件。此次声势浩大的运动因路而起,为路而争。这条与7000万四川人利害相关的路到底所指何路?四川无铁路的历史什么时候才结束? 四川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府国”之称,近代西方列强更是“望眼欲川”。1888年法、英两国先后提出修筑滇越、滇缅铁路乘势延至成都的要求。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抢夺铁路修筑权。以便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断实录] 师: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清政府的任命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詹天佑是怎样修筑这一条铁路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实录】 师: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清政府的任命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了解詹天佑是怎样修筑这一条铁路的?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中长铁路。中东铁路是沙是俄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于1897年开始修筑,1903年初开始通车,贯通东北三省而与俄境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的“丁”字形铁路。全长2189公里。这条铁路,在近代史上曾是沙俄政府侵略、控制和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并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激烈争夺的得力工具。中东铁路建成后,沙俄独占我国东北的野心为日本帝国主义所不容,遂于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1905年割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段为日…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国际紧张局势的加剧促使德国加紧谋取在华利益,其中铁路路权的掠夺是德国侵略活动的重要部分。德国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段对中国铁路路权进行掠夺,从最初的争夺路料,到后来的资本输出以及争夺铁路承建权,这些都给近代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暴露了其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9.
我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发展交通运输十分重要,铁路运输量大,是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这一课的教材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全国铁路网知识。 讲全国铁路应从旧中国谈起。旧中国的铁路很少,而且分布极不合理。从1876年上海境内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73年,共修建铁路24,000公里,绝大部分建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各省。主要还是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军事占领和掠夺资源修筑的,广大西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重视铁路建设。新建了五十多条干线和六十余条支线,铁路营业里程达五万二千公里,比解放前增加了三万公里。新建铁路中的75%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广大地区,这对改善我国铁路的布局,加强内地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在运输繁忙的干线区修建复线、进行电气化技术改造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修铁路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刘铭传在中国铁路的产生时期,第一个提出以北京为中心,向长江流域、向西北修筑几条铁路干线的综合铁路计划,从而引起了中国铁路问题的大辩论。他在几次辩论中,坚持在中国自修铁路的主张,曾为中国自修铁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尤其是他任台湾第一任巡抚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修筑基隆至新竹的铁路,为我国铁路的发端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清代同治朝官员们在是否修建铁路问题讨论中提出四个拒绝修建铁路的主要理由:一是怀疑洋人"包藏祸心,觊觎商利";二是修铁路导致"险阻尽失,威胁主权";三是修铁路"妨碍生计,引起内乱";四是修路"耗费巨赀"。这四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当时修筑铁路对中国的不利事实。对同治朝所处内外形势分析判断是官员们拒绝修筑铁路的内在原因;而西方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心理阴影及其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不纯,是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的外在因素;晚清国家职能滞后性是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起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师 :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生 :(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把它修好 ,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师 :(出示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 :这里指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样想的。师 :(引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这样想……否则……(在学生接读时 ,教师在“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下面加上“.”)师 :“否则”是什么意思?生 :不这样。师 :在这里指什么?生 :指铁路修不好。师 :(引读)修不好 ,会怎样?生 :(接读)不但……还……师 :“惹”…  相似文献   

13.
犤教学片断实录犦师: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清政府的任命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詹天佑是怎样修筑这一条铁路的?(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边看课文边听配音朗读。)师:同学们敬慕詹天佑吗?为什么?生:敬慕。因为詹天佑能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下毅然接受这一任务。生:因为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山势险峻,气候恶劣,条件那么差,清政府那样腐败,他却勇于接受任务,并圆满完成。生:因为詹天佑用他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干,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使人感到痛快。……师:很好,詹天佑真是一位杰…  相似文献   

14.
1.默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的? 答:詹天佑是在1905年,清王朝全面崩溃,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时候,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 (2)修筑京张铁路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答:修筑京张铁路遇到地势险要、气候恶劣和设备缺乏这三个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詹天佑一面经常以一定要修好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的高度责任感鼓励工作人员,同时虚心求教,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他身体力行,亲自勘测绘图计算,克服勘测线路的困难,利用两端同时凿井法,加快隧道工程的进度,缩短了工期,并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解决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一面输出资本,向外扩张,一面为分割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斗争。铁路、矿务、航运是一个国家的利源,尤其是铁路犹如人的肢体之脉络。铁路所及,国力即随之俱来。帝国主义侵略弱国,争夺势力范围,不能不争夺该国铁路权。日本《朝日新闻》在1903年赤裸裸地鼓吹用铁道政策分人土,亡人国。它说:“铁路所  相似文献   

16.
浙路风潮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日益加紧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他们迫使清政府签订出卖路权条约,把持铁路经营管理权,控制铁路沿线的贸易、矿产、森林、电讯等事业,甚至取得在铁路附近设卡收税,驻兵以及利用铁路运兵的特权。这样,铁路延伸到哪里。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也就扩展到那里。早在1898年,英帝国主义就迫使清政府接受它的借款,修筑苏州——杭州——宁波的铁路。后因义和团反帝运动发生,英帝国主义未敢前来勘测路基。 1905年7月,浙江绅商在上海斜桥洋务局开会,集议自办全浙铁路,成立浙江铁路公司,公举汤寿潜为总理,刘锦藻为副总理。8月,清政府批准浙江省自办铁路。第二年,又批准江苏省自办铁路,苏杭甬铁路便在江浙两省铁路公司合作下,开始动工兴建。正在这时,英帝国主义却无理要求勘测苏杭甬  相似文献   

17.
葛银铨:“征集路名”何处去?师:1909年8月,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胜利竣工。这一消息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播放课件:通车庆典)铁路竣工当天,如果当时有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想在头版头条刊登这样一则启事——(大屏幕显示,随录音逐字打出)征集路名启事各位同胞: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修筑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已胜利竣工。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本报编辑部特发起征集铁路路名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1.路名必须简洁、明了,…  相似文献   

18.
中东铁路全名“中国东省铁路”,干线西起满洲里以西的国界,与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联轨,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然后进入俄境达海参崴。支线自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旅顺(又称南满铁路)。中东铁路是甲午战争后,沙俄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借口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中国东北铁路修筑权,然后以“中俄合办”为名,由沙俄修筑而成的。该路1897年动工修筑,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  相似文献   

19.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的康边森林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正如列宁所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特别是“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准备召开缔结和约的会议,以便进行战后分赃,策划反苏、建立战后帝国主义世界新秩序;同时他们互相勾结,为争夺殖民地进行激烈争夺,巴黎和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河南官民对英国福公司经济侵略的斗争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公司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英国在华两大公司之一,它的经济活动区域与其它外资企业有明显不同,主要是在中国的内陆腹地,通过对河南等地煤矿开采权和铁路修筑权的攫取,而成为当时中国显赫一时的外资企业。面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冲击,无论是当政时期的袁世凯,还是河南地方官员以及下层民众都从不同的层面给予极大的关注和相当程度的抵抗,并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