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5名男子游泳选手腹直肌在仰卧起坐练习下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向心收缩过程,还是离心收缩过程,斜靠仰卧起坐姿势时,锻炼效果最好;(2)在仰卧起坐动作练习时,采用斜靠仰卧起坐动作且使用加速起(快起),减速落(慢落)的运动节奏,对腹直肌训练效果较好;(3)提出了练习仰卧起坐动作的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2.
拥有细腰是女人不变的梦想,可是无论怎么节食、运动都没有成效,那就说明你是属于肥胖体质了。别灰心,教你两招改变肥胖体质的运动。首先,准备一条毛巾吧,我们马上开始!改善肥胖体质的运动之一1、仰躺在地板上,臀部紧缩。双脚分开与腰同宽,一边伸展跟腱,一边脚尖向内倾斜。2、脚尖保持内倾姿势,做仰卧起坐10-20次。注意:仰躺时,脚尖习惯朝外(外八字)的人要向内倾斜;反之,习惯朝内(内八字)的人要向外倾斜。脚尖自然向上的人,就保持此姿势,伸展跟腱。跟腱伸展了,仰卧起坐就轻松多了。不过,请别做得太过火,否则,腹肌容易疲劳。改善肥胖体质的运…  相似文献   

3.
王宇 《武当》2006,(7):46-46
很多练习者的仰卧起坐姿势是不正确的。 错误做法:躺在地上,膝盖弯曲,把整个上身抬起来,双肘接触膝盖,双手抱头交叉在颈部。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展腹肌肌力,人们常采用仰卧起坐进行练习,而且相当普及,连中小学生都知道。随着动作规格的演变,仰卧起坐有不同做法,如:膝关节伸直的仰卧起坐;膝关节弯曲的仰卧起坐;以及仰卧两头起等。大多数人习惯用膝关节伸直的仰卧起坐进行练习。可是新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却规定,女生通过仰卧起坐《标准》时,必须采  相似文献   

5.
警戒式     
第一节 警戒式(预备式) 警戒式在截拳道中是进攻和防御的最有效的姿势。这种半屈膝的姿势是格斗中的完美姿势。因为它可使身体始终处于强有力状态。这一姿势,无论发起进攻、反击或防御,都不需要事先做任何调整动作。是一个既轻松自如,又能保持平衡的姿势。它能使全身放松,同  相似文献   

6.
<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利用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体能,但经常碰到一些体能很差的学生,特别是部分"小胖墩",由于体重较大,俯卧撑下去后就起不来,仰卧起坐躺着完全动不了,当其他学生做了几组之后,已是满身大汗,他们却完全没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动态腹直肌训练动作对腹直肌下部锻炼效果的影响,为腹直肌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让受试者做屈腿卷腹、直腿卷腹、屈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健腹轮、下斜板仰卧起坐7种常用的徒手腹直肌锻炼动作,同时应用ME6000-16表面肌电仪对左侧腹直肌测出做每种腹直肌锻炼动作时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其信号的时域指标平均振幅AEM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屈腿卷腹动作AEMG标准化值最低为0.327±0.160;仰卧两头起AEMG标准化值最高为0.805±0.190。卷腹、屈腿仰卧起坐、俯身滚动健腹轮之间的AEMG标准化值也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腹直肌AEMG标准化值较高的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动作差异显著。结论:仰卧两头起,下斜板仰卧起坐,直腿仰卧起坐动作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高。仰卧两头起的刺激程度最高,俯身滚动健腹轮对腹直肌刺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都采用仰卧起坐来发展学生腹肌力量,但对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腹部肌肉力量较薄弱的小学生来说,选用的动作,练习的次数和组数,呼吸方法等环节的恰当、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仰卧起坐的练习效果,甚至还会由此而造成腹部肌肉损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育课中要让学生做好仰卧起坐而有效的发展腹肌力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郭少山  茉莉人 《健与美》2023,(10):32-34
<正>如同搓衣板般的腹直肌和分离度高的腹斜肌一定是好身材的标配。你可能会认为每天必须做大量的仰卧起坐才能获得六块清晰腹肌,然而,事实上,如果你的锻炼目标是塑造强壮、功能强大的核心肌肉群,传统的仰卧起坐并不是最有效的练习,下面这些方法能帮你打造炸裂腹肌。  相似文献   

10.
健康资讯     
仿驼后仰防治便秘这是一种类似骆驼动作的姿势。双手放在腰间,双膝着地,采取跪姿。然后,慢慢地使上身向后仰,仰到快要不能支撑时,就用双手握住双脚的脚踝。保持这种姿势,以腹式呼吸重复做3次。由于这种姿势可使大腿和腹部的肌肉充分运动,可以预防肥胖;同时,伸直腹肌,可以刺激大、小肠道,能使肠的功能活跃,具有防止便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仰卧起坐的工作原理根据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时,从双手十指交叉贴于脑后,仰卧平躺大腿内收并下肢固定准备,到完成一个完整的仰卧起坐动作后再还原至仰卧平躺的准备姿势时,整个过程由躯干屈曲至身体坐起后双肘触膝后还原平躺,身体骨骼肌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涉及到两个部分,分别是腹部核心肌群—腹肌和屈髋肌群。腹肌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屈髋肌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腹直肌的作用主要是使身体躯干胸腰椎前屈,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负责躯干侧屈与转体,腹横肌主要是维持和保护躯干的稳定性。当下肢固定时,髂腰肌是负责拉动躯干脊柱和骨盆前屈,另外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主要是起到屈髋带动骨盆前屈,保证仰卧起坐完整动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仰卧起坐练习前,教师采用倒计时督促学生迅速自由结合并站在练习垫子的旁边,对于不能及时站到垫子旁边及没找到同伴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下蹲练习,多数学生的行动迅速了许多,有位男生却总是挨罚,他甚至说:"罚就罚呗,反正我不想做仰卧起坐。"分析:教师采用倒计时的方式督促学生迅速到位,有一定的效果,让学生用下蹲动作代替仰卧起坐,也有一定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第二部分:仰卧起坐练习这部分练习是增加腹部肌肉力量的动作,要逐渐增加练习的次数。最多做到30次最适宜,每周完成5次左右。仰卧起坐动作若能配合音乐或边看电视边做,能做得很愉快(图9—12所示) (图9)一、屈膝仰卧起坐:腹部肌肉收缩。 1、身体仰卧,屈膝,双臂伸直平放在头上部两侧。 2、慢慢坐起,右手轻拍右膝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14,(Z1):111-112
<正>一、防守的基本技术训练防守的基本姿势:两脚开立比肩宽,脚稍提起,屈膝降低重心,两臂张开置于体侧前下方掌心向前。手比膝宽,膝比肩宽。区域联防时举手在上。这是由于这种姿势能占据较大的防守面积,联防时即使在篮下时也应保持这种姿势。练习方法:队员成体操队形站立,听到哨声后立即做正确的防守姿势。每次时间2′30"3′30",逐渐加长练习时间。要求:姿势正确,重心降低;一定要坚持做完规定的时间。注意事项:要教会学生在防守练习中合理运用大腿肌肉,膝关节不能内扣。  相似文献   

15.
一、我连续几个星期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坐和侧弯腰运动,为什么总不能消除腰部脂肪?纽约阿德尔菲大学的生理学家罗伯特·奥托认为,仰卧起坐适于增加腹部肌肉,减少局部脂肪是不可能的。他说:“当躯体消耗脂肪时,它是从人的脂库中获取的,而不  相似文献   

16.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最新式的跳高姿势,这种跳高姿势的动作比较简单合理,只要抓住关键,技术是容易掌握的,而且提高成绩较快,因此被很多运动员所采用。我国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利用这种姿势创造了世界记录的。我们在跳高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了背越式跳高后,学生就把其他的跳高姿势全放了,不遗余力地积极学习背越式,这充分说明了背越式跳高姿势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背越式跳高不同于其他跳高。这种跳高姿势是采用弧线助跑,身体垂直姿势起跳,能更好地利用脚蹬地的力量,使起跳时的爆发力运用到身体重心之上。摆动腿采用屈膝  相似文献   

17.
吴海燕 《健与美》2023,(9):36-37
<正>在做俯卧撑、平板支撑和其他用手支撑地板的动作时,你可能正在经历手腕疼痛,现在就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分析在锻炼过程引起手腕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找到缓解疼痛以及保持手腕健康的长期训练技巧。为什么做俯卧撑时手腕会感到疼痛?精细的手腕结构会让一些人更容易受伤。手腕不应该在过度伸的姿势下承受体重(或更沉重量)的压力,尽管这种姿势是做俯卧撑最常见的姿势。手腕的韧带在这个位置处于高负荷状态下,使它们容易磨损。最终,这会造成手腕的生物力学发生变化,导致疼痛、腱鞘囊肿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一、跳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辅助练习1.俯卧撑。手撑在跳箱盖上,脚在地上;或手撑在地上,脚在跳箱盖上,做俯卧撑。2.仰卧举腿。学生仰卧在跳箱盖上,手扶住跳箱两侧,做收腹举腿练习。3.仰卧起坐。学生仰卧在长跳箱盖上做仰卧起坐。4.俯卧挺身。学生俯卧横放跳箱,上体前屈,两手抱头或后背,辅助者两手抓住其脚踝。然后上体向上  相似文献   

19.
走步式跳远是当代跳远技术中比较合理的空中姿势,目前,国际上多数优秀运动员都采用这种姿势。但多年来我国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采用的空中姿势,绝大多数是蹲踞式和挺身式。如1980年8月在张店举行的山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参加跳远比赛的共65人(包括各地、市中心业余体校和业余体校队员),空中姿势采用蹲踞式占64.61%,挺身式占33.84%,走步式占1.53%。  相似文献   

20.
论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背越式跳高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事物迄今仅20余年。在第十九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伯里首次采用这种跳高姿势,就以2.24米的成绩获得金牌,由此而引起了跳高姿势上的又一次重大的革新和转变。这种新的跳高姿势,其优越性为众多运动员的实践所证明,因而逐步、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