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被动结构,即v-ed句式是英语二语习得的一个难点。本文就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分类,语义及其主、被动句论元的颠倒匹配,“半被动语态”结构,英语心理使役动词v-ed分词与相应介词的搭配关系等方面对英语心理使役动词的被动结构进行了句法特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语词化使役动词由零位使役动词和缀合使役动词组成。零位使役动词包括原生使役动词。部分心理使役动词以及由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和部分副词经同形转换而来的使役动词。缀合使役动词包括由名词、形容词和部分动词附加具有使役意义的词缀而形成的使役动词。英语词化使役结构可分为:词化使役动词接施事宾语和词化使役动词+形容词述语或状态被动结构。  相似文献   

3.
陈希 《考试周刊》2008,(19):73-74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学生对使役关系的表达手段单一,没能灵活运用学过的英语使役动词.这一现象的形成既有母语给学习者带来的习惯迁移、又与母语本身词化程度有关.这就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英汉心理动词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理状态动词和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基本句式分别为:S(感受者)+V(心理状态)+O(客体),S(使役者)+V(心理使役)+O(感受者)。汉语心理动词句式还包括"把"字句、"对"字句和兼语句式S(感受者)+V(心理状态)+O(有生客体)+V。英语心理使役表达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现,而汉语中多用兼语式的使役结构。英汉心理动词的主语选择由心理动词的语义成分、论元结构和人类视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使役动词及其句型结构是英语的基本特色之一。英语中,部分名词或形容词可转化或派生为使役动词。部分不及物或及物动词可用作使役动词。使役动词句型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使役动词后接施事宾语,另一种是使役动词后接宾语加宾语补语。  相似文献   

6.
英汉心理动词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理状态动词和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基本句式分别为:S(感受者)+V(心理状态)+O(客体),S(使役者)+V(心理使役)+0(感受者)。汉语心理动词句式还包括“把”字句、“对”字句和兼语句式S(感受者)+V(心理状态)+0(有生客体)+V。英语心理使役表达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现,而汉语中多用兼语式的使役结构。英汉心理动词的主语选择由心理动词的语义成分、论元结构和人类视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国内学者相关调查所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甚至过度)使用使动句来表达使役概念"这一现象,从英语使役动词词化现象入手,分析英语使役结构特点及其使役动词类型,体现了英语词汇表达使役概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心理使役类动词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并运用题元阶层理论分析了心理使役类动词和心理状态类动词在句法形式上的差异,同时指出心理使役类动词区别于心理状态类动词的另一特点,即可以进入使动及物和自动不及物两种句式.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动词(包括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可以用于使役意义,这是英语的基本特色之一。下面我们就谈一谈使役动词的种类和用法。使役动词(the Causative verb)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使役动词和具有使役意义的动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具有使役意义的动词数量颇多,用法较复杂,有使役动词,半使役动词,有表动态的,表静态(状态)的;其在句子中的结构也不尽相同,故探讨之,以供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玉 《太原大学学报》2013,(4):77-80,100
基于语料库,采用多项显著共现词素分析法,对大量真实语料统计分析后发现,英语中使役构式对其动词词槽中的非谓语动词有选择性,不同使役构式所吸引的非谓语动词并不相同,证明了各使役构式有其独特的语义,并不能作为同义词进行相互替换。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按照词汇性质,作格动词是具有较强动作意义的使役动词,使役性诱因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形成其客体既能出现在主位上,又能出现在宾位上的及物和不及物两种旬式。基于此,作格动词在词库中被分为一价和二价两个次类。通过比较它们的词汇语义表征,从而认定致使义和及物性是作格动词一价和二价存在的词汇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英汉客观致使动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语料对比和分析发现,英汉客观致使动词在语义特征上有较大共性,但由于英汉语言类型的差异以及概念化方式的不同,在动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微观的句法表达上,英汉语言有着各自的表达特点,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结合句法平面的典型语法框架和语义平面的蕴涵测试两种判别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三价动词的配价成分,从而确定其配价指数。“写”类动词由于本身并不蕴涵“给予”关系意义,因此不能认定为三价动词。兼语结构中的“使令”动词,其配价成分之一在语义平面表现为动词所支配的一个命题,句法上则映现为一个不可删除的谓词性成分,因此应是三价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  相似文献   

15.
先秦趋向动词的句法表现复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必须带处所宾语;二是是否有使动交替形式。根据这两方面的表现以及非宾格动词的判断式,趋向动词中的一部分可归为非宾格动词,一部分归入及物动词或非作格动词,少数动词还可以两属。先秦趋向动词并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语义类,影响非宾格性的主要因素为客体论元在语义上是接近施事还是接近受事。  相似文献   

16.
对比总结了英汉使役的表达形式,指出英语和汉语典型的使役表达有着根本的不同:英语以词汇使役为主要手段,汉语以使役句为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在英语使役表达上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元结构主要表示述语和与之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致使句表达某实体发生某种情状是受某种致使主体的作用而引发的,论元易位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的致使句,对比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易位的异同,介绍英语中心理致使动词翻译的常见错误,以期对英汉致使句差异的了解及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8.
使役表现是使第三方的动作实现使役主语的意志,但当第三方由无生命物即无自律行为能力的对象充当时,和日语中某些他动词用法产生混淆,文章试从使役主语的心理需求层面上来谈使役意义的他动词和使役表现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情感性使役动词在构词和句法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本文首先从语义场理论着手,对情感性使役动词进行归类。然后以词汇语义为依据,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其词形变体和句法构造方式,并着重阐述了作为变体形式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两岸四地“将”字句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多,但是语义类型却有不小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大陆多为[+强处置性、弱致使性],而台港澳地区则多用[+强致使性、弱处置性]动词。除此之外.大陆与台港澳在“将”字句在书面语体色彩上还有一定的“程度”之别,而台港澳三地之间也存在“大同”之下的“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