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荟萃世界名山之美,饮誉中外;其松、石、云、泉之奇丽。驰名天下,索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谈。历来歌咏黄山的诗歌颇多,《黄山印象记》以其独特的诗美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2.
黄山印象     
从黄山回来,我的身心仍被那山的奇秀气魄所震撼。它把雄伟和秀丽融为一体,融成了一种超越,使前人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它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杰作,崔嵬的山岭,自开天辟地之时,就得到自然的眷顾,巧合而又玄机暗藏地创造了各种奇观;它给人的是山庐梦影完美的结合,在远离尘俗中涤净人的心灵,用它的灵秀摇荡着每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3.
“未到张家界时,我就听人说,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迷人的张家界》同学们,你们领略过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吗?下面,就听我来给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4.
黄山天下秀     
自古以来,我们黄山就像一个女子“天生丽质”,“养在深闺人未识”。虽说古往今来赞美黄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也曾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相似文献   

5.
游黄山     
我旱就听说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今年暑假,爸爸要带我去黄山游玩,我兴奋极了。乘上开往黄山的火车,经过一天的旅程,我终于看到了黄山。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  相似文献   

7.
党的两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分别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和新世纪开启之时亲临黄山考察工作,就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黄山谈话".黄山谈话精神,作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经济思想,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旅游经济发展,为黄山改革开放和旅游经济发展,开创了广阔的时空.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渐江以黄山为师,取材于黄山,写景于黄山,汲黄山之性灵,寄黄山之真情。继承与弘扬了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法古人,师造化",开"新安画派"之先路,为我国山水画艺术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绘画崇尚传神写意,造型手法以结构线条为本,宗经、正纬,注重隐秀达情。前年秋,我于黄山等地巡游写生,即刻意探讨传统,师法自然,求索新意。黄山天下秀,气贯群伦。李白诗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全芙蓉。”把黄山描写得雄、奇、幻、险,壮观之极。今日之黄山,宾馆林立,游客云集,红男绿女,景象纷呈。大自然给人以神奇,人又赋予大自然以新的生命力,这“神奇”和“新的生命力”,便是我登黄山时所追求的“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的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  相似文献   

11.
十八年前的公元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五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以七十八岁高龄,风尘仆仆,神采奕奕亲临我们黄山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老人家就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黄山的发展等等问题,结合黄山游览区的实际,十分亲切具体地作了重要谈话。这位巨人站立在黄山之巅、黄山松下,俯瞰历史峰峦。透析时代风  相似文献   

12.
看山,普通总是仰起头来看的。然而黄山不同,常常要低下头去看。因为黄山是群山,登上一个高峰,就可俯瞰群山。这教人想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精神为之兴奋.胸襟为之开朗。  相似文献   

13.
黄山简介     
黄山,雄峙于安徽省的南部,景区面积1545平方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中国黄山,人间仙境。她集名山之大成,兼有泰岱之雄伟、华岳之险峻、峨嵋之清凉、衡山之烟云、雁荡之巧石、匡庐之飞瀑,又融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等“五绝”胜景于一体。她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勾画出奇、伟、幻、险的美景;又以宗教遗址、古代关卡、石桥艺术、摩崖石刻、黄山画派、诗词歌赋等展示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国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两次游历黄山,感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黄山的对联中,有不少极有气魄的,因黄山绝美而在黄山流连忘返且留下墨宝的名人雅士,更是年复年代复代“络绎不绝”。比如,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过黄山后,就曾痴迷久久感慨久久,还欣然留下了一幅名联: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然,这一对联完全可以做为宣传黄山的广告。不是吗?它通过两度对比突出了黄山的美,对比一:游过五岳的人将会因五岳的美而觉得看一般的山太索然无味。对比二,游过黄山的人的将会因黄山的美而觉得看五岳索然乏味。如此突出黄山,言简意赅,加之对联又出自遍游过名山大川的徐霞客之口,能不让人对黄山欣然神…  相似文献   

15.
学会坚守     
当人们来到黄山,总不忘去看看那棵象征黄山之魂的迎客松。几百年来,它一直在黄山极顶的悬崖峭壁上庄严地站着,似乎永不衰老,永不退却,也永不疲惫。它就这样站着,忘却时空的流转穿梭,直到站成一种风景,一种品质,一种永恒。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作文敢于“创一家之言”,是指让学生的思想更解放些,大胆想象、大胆假设、不拘定论,不傍他人,敢于“述前人之所未述”“察他人之所未察”,只要“自圆其说”,就允许学生标新立畀,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7.
<正>程少堂老师认为,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她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一流的好课,也要像黄山一样具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程老师借黄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地提出了优秀语文课的标准。在笔者看来,这个点评其实是"语文味"定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一、具有自然之美黄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古往今来,它以  相似文献   

18.
学会坚守     
当人们来到黄山,总不忘去看看那棵象征黄山之魅的迎客松。几百年来,它一直在黄山极顶的悬崖峭壁上庄严地站着,似乎永不衰老,永不退却,也永不疲惫。它就这样站着,忘却时空的流转穿梭,直到站成一种风景,一种品质,一种永恒。  相似文献   

19.
[原文]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  相似文献   

20.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作者以传神之笔描绘了黄山风景区千姿百态的奇石,带给我们无限遐想和审美愉悦.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敢与课文作者比拼--我为黄山奇石取名字"的环节,要求所改名字既要体现景物的特点,又要给人以美感,还要富有吸引力.没想到这一教学设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单,个个兴趣盎然.他们先是找出并归纳作者为黄山奇石命名的规律,然后自己试着为黄山奇石改名字.课堂上小手林立,妙语如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