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鹏举 《中国德育》2012,(21):58-58
问:我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校长经常跟我们讲实施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我想那不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吗?数学课要怎样渗透德育,进行学科德育呢?  相似文献   

2.
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和几座孤零零的教学楼,如今,这里是一所集中小幼于一体的新型国办校,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短短几年时间,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瞩目,荣誉接踵而至:全国德育科研先进校、天津市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南开优质教育示范校……学校在短时间内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人们探寻它的发展轨迹时,赞叹和钦佩的目光不禁投向了学校的“大管家”——校长张慧颖身上。 张慧颖,办学思想超前,管理经验丰富,是一位醉心于创业,具有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精神的专家型、实干型校长。她提出了“学校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地方”、“要变‘封闭式’德育为‘开放式’德育、变‘命令式’德育为‘自省式’德育”等教育理念。她把学校的工作理解为一种责任,提出“树国办校旗帜,让普通大众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目标;她立足学校特点,坚持开展“阳光读书活动”和“礼仪教育”,开展“轮滑运动”,走出特色办学之路;她坚守“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提出新课程教学十项要求和“六要”、“六不要”、“四赞赏”,使学校教学“减负高效”,使学生“低进高出”。2003~2005年,南开实验学校中考成绩持续居区国办校之首,曾在区教育教学十项表彰中占了九项。张校长被评为“全国百名德育专家”、天津市最具创新精神校长、天津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十五课题先进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局级优秀党员,她撰写的多篇论丈获国家级奖励。她常说:“看到学生、教师、学校在成长、在发展,我就是付出得再多,也无怨无悔。”[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位工会主席对校长说“我要在你的领导之下努力工作”,校长一听就觉得不对头:“怎么在我的领导之下呢?”校长问主席:“你若受我的领导,你怎么代表教职工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4.
张丽钧 《小读者》2013,(1):21-21
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堪称“三无”图书馆——无墙、无门、无岗。10万册图书统统躺在完全开放的书架上,在没有任何监控设施的宽松环境里,任由师生自助借阅。当参观者走进这个“不设防”的图书馆时,无不感到震惊。人们追着校长问:“你怎么不设图书管理员呢?”校长乐呵呵地反问大家:“你们说,我这10万册藏书设几个图书管理员合适呢?”有人答:“6个吧。”校长问:“6个人一年的工资是多少?”回答说:“30万。”校长问:“我每年拿出30万,养人好还是买书好?”大家不吭声了。  相似文献   

5.
近期,我随武汉市教育局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到新西兰基督城教育学院参加了近一个月的培训。看到新西兰的城市像花园一样漂亮、干净、整洁,见到新西兰的公民文明、礼貌、自主,看到新西兰的少年儿童活泼、健康、自信,我特别想知道新西兰的中小学是怎样进行德育的。遗憾的是.给我们授课的教授在讲课中没有谈到德育;到中小学去考察,他们的校长介绍学校教育时连“德育”这个词都没有提到;我们学员问到过德育方面的问题,教授和校长只是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他们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但没有正面系统地回答。由此,我心里产生了疑问:难道新西兰的中小学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里的疑虑趋使我透过新西兰基础教育的一些现象和中小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来探究新西兰中小学的德育。  相似文献   

6.
姜军 《教育文汇》2009,(3):28-28
我虽是一个又瘦又矮的文弱书生,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具有很强对抗性的运动——打篮球的喜爱。校长不大理解我的爱好,曾“嘲讽”我说:一个语文教师不去读读书、磨磨笔,怎么总去碰你不可能成功的东西呢?言下之意,打篮球,我永远不会有出息。尽管这样,我还是像我的偶像——NBA新奥尔良黄蜂队后卫克里斯·保罗一样把篮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和一些校长朋友聚会,不少朋友说:“某某学校的张校长和某某学校的王校长由于工作出色被调到教育局工作。”听到他们的谈话,我惊愕了:“三十岁刚过,做一线校长不到三年,刚将学校办得有起色,办得有特色,怎么能离开学校呢?他的教育理想、管理思想应该还没有得到完全彰显吧?  相似文献   

8.
花开有声     
在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是否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经常会想起校长说的一句话:“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要留心。”近年来,学校重视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改革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9.
傅锦疆1948年出生19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72年——1984年任教于上海市格致中学1984年——1996年任格致中学副校长1996年——至今任东格致中学校长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奖”“上海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上海市优秀校长”“我心目中的好校长提名奖”等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孙春华 《中学教育》2006,(10):21-21
今年的3月份,我有幸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他们的很多方面都给人以很深的震撼和启发,该学的东西很多,让人思考的东西更多。特别是崔其升校长在报告中谈到的一段话,至今铭记在心。他说:“现在的校长,十个有八个是有改革意愿的,但为什么改革那么难?我认为校长缺少权威是最重要的一点。校长没有权威,就没有办法推行改革。校长的权威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带头奉献、亲身示范。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先得做到。  相似文献   

11.
体验军风     
俺爹经常对我说:“长大了,叫你去当兵,体验体验什么是苦,在校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生活?我和你娘还能照顾你一辈子啊?!”一听这话,我乐了,当兵?当兵好啊,学学射击,站站岗,可比上学强多了,怎么能说是受苦?那种潇洒,简直是享受嘛!后来,在一中我报考了技工学校,录取到钳工专业,班主任给我们讲了校纪校规,然后宣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身体和意志,培养大家的组织纪律性,从下星期起,开始为期一周的军训……”哗——掌声、欢呼声立即把老师的话给淹没了。终于盼来了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校长给九…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校长孙伟宏:12月18日上午,我聆听了蒋乃平老师“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德育课程改革”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对“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高雪美 《辅导员》2014,(19):39-39
我去晨跑,为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做准备。刚进操场,就看虬了钮校长,他也看到我了。 钮校长和蔼地看着我,边跑边问:“我要跑十圈,现在这是第九圈了。你跑几圈?”  相似文献   

15.
感恩的心     
今天,有点不寻常。做完操后,大家并未按惯例跑步进教室,因为广播里响起了歌曲——《感恩的心》。校长缓缓登上升旗台,学生们的眼中透露着好奇,甚至已经有人在小声地议论了:“今天为什么要放音乐”“校长怎么亲自上台呢?”“校长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校长队伍建设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处在一个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新时代。中小学校长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该怎么定位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这是教育外部与教育内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自身,都必须重新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12,(3)
校长打电话给一位家长:“先生,关于您儿子,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家长:“先说坏消息吧。” 校长:“坏消息是,您的儿子表现得像个女孩儿。” 家长:“那好消息呢?” 校长:“好消息是,他刚刚当选为本校校花。”  相似文献   

18.
“育人德为先”,关注德育就是关注了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关注了一个民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各项教育的前提。近年来,我局本着抓好“德育实效性”这一理念,在关注“德育实效性”上下工夫,努力开创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 “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 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小明梦游记     
夜深了,小明渐渐进入了梦乡。他忽然发现,自己成了校长。 小明校长在校园里溜达,心中很是纳闷: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怎么空无一人?他抬眼看见教室里同学们正埋头书山题海。想想自己写作业时的“痛苦”,他心想:我要向全校“受苦受难”的同学们大喊:“你们解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