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高校德育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德育创新中具有的必然性、必要性,构建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竞争是当代国际竞争的核心组成部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化建设和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教育的使命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育德。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是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德育遭遇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守护神,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在新世纪新国情条件下的现实需要。民族精神的教育要纳入高校德育的全过程,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核心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价值功能内在规定了全球化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价值目标;确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目标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内在必然;创新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实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教化的德育功能,它是当前高校德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信息多元化等挑战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工作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教化的德育功能,它是当前高校德育应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信息多元化等挑战的必然要求。高校德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新时期工作的神圣使命,积极探索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大课题,并提出了在新时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搞好高校德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认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和前提。多元文化并存下的文化激荡和碰撞,引发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要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借鉴和吸收西方文明成果,扩大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基础。通过强化文化认同,促进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和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呈现出淡化或弱化的趋势。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摇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培育当代大学生,是高校的崇高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走向深入的价值观教育研究,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为引领与培育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胥望 《考试周刊》2008,(15):12-13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民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民族精神的培育涉及到方方面面.高校应当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与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重要的工作职责。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阐明了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要用先进文化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空间,用我国历史和国情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们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创造有利的氛围。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当代大学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探讨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从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结合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抓好有关课程体制建设、结合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德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传承。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性,提出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弘扬中国精神的主旋律,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宣传途径,以培育富有中国精神的国之栋梁。  相似文献   

18.
刘艳丽 《考试周刊》2012,(33):159-160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校应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陆海燕 《文教资料》2012,(14):110-112
高校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相近、教育载体互补。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文章从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日常国防教育活动三方面探讨高校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学科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