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要求,生命世界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2.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要求,生命世界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饲养观察活动是认识生命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通过长时间对动植物的养护、观察、记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一种负责任的勇气,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蚂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动物,观…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滋养生命,清醒地守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走出枯燥,体验快乐,不断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神圣使命。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开始,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和自信心,以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1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一切自然科学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自然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加快溶解”活动设计:(1)活动意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一些加快溶解…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认识、应用”。玩是孩子感知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快乐的学习,大胆的尝试,用精心准备的玩耍方式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去激励孩子创新的精神。〈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部分,很抽象。在此之前,孩子们只积累了一些直观的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非常贫乏。因此,教学时与直观图形学具结合,让学生在摆一摆,找一找,涂一涂等大量的活动中去寻找规律。  相似文献   

6.
“你要我们做什么 ?你要我怎么做 ?”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种被动、机械的模式下进行着学习 ,思想僵化、缺乏创新。反思我们的教学则不难发现 :这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 ,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 :“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并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是科…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笔者认为科学课堂教学首先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参与活动 ,进行科学探究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我的手》一课的教学围绕“科学学习要探究”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三个重点的体验活动中感悟手的灵活与手的构造等有关。下面是三个体验活动片断。片断一 (体验活动之一 ) :……师 :刚才有的同学提出 ,手这样灵巧 ,可能跟关节有关。那么你们知道关节在哪里 ?先让一生上…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这一理论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学科学也“要在做上教,做上学”。要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9.
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勿庸置疑的是问号。人类由于问号而思索,由于思索而打开了科学的大门。科学也由于在人类的质疑问难中得到永无休止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科学及其发展,也就没有了人类自己。因此,质疑问难、创造性思维、科学及其发展存在着一种“鱼与水”,“水与乳”的天然关系。从这个意义出发,作为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而采用的途径之一,那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10.
三年级科学课的养蚕活动,是学生认识动物生命周期的好途径。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观察蚕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科学课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科学的了解,而不是一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 “连续测量一杯热水降温过程”的实验活动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热与温度”第一课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预测、实验、收集数据和作曲线图等几个实验流程,逐步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并能从中领悟到身边平常的小事里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问题和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最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跟不上步伐,潜能得不到发挥而成为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或者因为默默无闻而成为教师在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或者因为扰乱课堂而成为班主任的麻烦,因此他们是教师们最不愿意面对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许多时候,他们扮演的只是“陪读”的角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创新教育。让所谓…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各自的想法,然后才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教师创设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活动中探究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学科是义务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如何在自然实验的过程教学中 ,渗透科学启蒙教学呢 ?把有结构的材料给孩子 ,让他自由地去探究 ,是引导他们学习的一个好办法 ,也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优化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问题化”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儿童要提出与概念相关的适当问题 ,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为儿童提供“问题化”的材料 ,把要研究、发现的问题蕴含在有结构的材料之中 ,使儿童的认识活动向着有效…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日前也在进行着,目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经过的教学实践,我深深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点”,即结合点、生命点、兴奋点和情感点,与山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认识自然现象 ,揭示发现自然规律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探究 ,应成为我们自然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那么 ,在实际的教学中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探究呢 ?学会“观察”学会“观察” ,不仅指要学会用眼去看 ,而且要会用手摸 ,用口尝、用耳听、用鼻嗅等方法来帮助观察。实践活动中要“观察”的东西很多 (各种事物 ,多种现象 ) ,有的学生不知从何“观察”起。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随机地指导他们有序地去“观察”主要事物和事物的主要方向 ,明确“观察”的目的 ,掌握…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要成为主体就应让课堂洋溢生命的活力,显然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而表演则是活动的主要形式,表演能为阅读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笔认为阅读教学课堂表演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知识需要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渴望加入到教学中去。因此,作为教师,要热情保护、扶植、鼓励这种意识,及时捕捉,坚持不懈地利用这个因素,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大胆让他们像解放军战士那样“流一身汗,滚一身泥,练一身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合理选择科学活动材料,设计真正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科学探究体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理想境界?也许我们能从以下科学探究活动设计案例中得到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笔者认为科学课堂教学首先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参与活动,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