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F=ma。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也是整个力学的核心。所以,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牛顿第二定律在中学物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中学物理中的力学、运动学、功和能等知识都有着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用公式表示为:F=ma,其物理意义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动力学的核心,也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反映了力、质量跟加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为(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写成公式是: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上式可简化为:F=ma。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是力学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外力和质量间的定量关系,是一条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规律.下面介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的几种典型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的是力对物体产生的瞬时效应.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合外力,而与这一时刻之前或之后的力无关.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化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这一特点通常被称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加速度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本文主要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如果我们能灵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不同表达式解题,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多种表达式牛顿第二定律准确地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它有多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分析物体所受外力和运动的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隔离某个物体求出所受的力.(2)先隔离后整体:先隔离某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整体分析,求出物体所受外力或运动情况.下面举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一、传统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写成表达式为F=ma.通常情况下只针对一个物体或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而在解决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受力问题时,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常采用隔离法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二、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拓展通过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分析,总结.结合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它阐明了物体的加速度a跟合外力F和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应用该定律时,应抓住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 (必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中 ,“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被安排在牛顿第一定律之后 .这节课内容是为牛顿第二定律做知识准备 ,实际上是从牛顿第一定律向牛顿第二定律过渡的教材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 ,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所以“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首先要结合实例说明 ,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运动速度 (大小或方向 )的改变 .即物体有了加速度 ,从而把牛顿第一定律关于“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认识上升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物体所产生的加速…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物理中常涉及到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有关动力学问题,但有时对单个物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很麻烦,这时,我们如适当选取质点系,用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来解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内容为:如果一个质点系内各物体的加速度各不相同,这个质点系在任意的x方向受的合外力为Fx,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内容和表达式虽然很简洁,但所包含的内涵却非常丰富.在理解和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要领会、掌握和注意以下“八性”.一、正比性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即加速度与作用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问题1 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6.
牛顿第二定律F=ma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它给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的定量关系.这篇文章重点分析对于一个加速度不为零的质点如何利用力平衡使问题简化,并得出结论——沿加速度平行方向合力投影与加速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沿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合力投影是平衡力.  相似文献   

17.
牛顿第二定律F=ma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定律,它给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的定量关系.这篇文章重点分析对于一个加速度不为零的质点如何利用力平衡使问题简化,并得出结论——沿加速度平行方向合力投影与加速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沿垂直于加速度方向合力投影是平衡力.  相似文献   

18.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19.
中学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是建立在用实验得出对质量相等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和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成反比这两个结论的基础上的,再进一步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公式。可见,作好这两个实验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了惯性是所有物体的基本属性,并给出了力和惯性的涵义。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运动状态要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这个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它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