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AIC-1000型空气负离子浓度仪对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县)空气负离子资源进行实地观测,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的方法模拟县域空气负离子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龙胜县各监测点位的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为4 265个/cm3,县域空气非常清新,适宜开展空气负离子健康旅游;2)龙胜县空气负离子浓度北部高于南部,人口稀疏区高于人口密集区,森林覆盖区域高于其他植被覆盖区域,瀑布、溪流等动态水集中的区域普遍较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龙胜县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建议:1)在保护好森林和水体资源的基础上,宣传空气负离子的保健功效;2)依据空气负离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划分功能区以充分发掘空气负离子资源的价值;3)在空气负离子低浓度区合理配置绿地面积、营造水体景观;4)定期发布空气负离子浓度,实现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2.
以诸暨市城市广场3个绿地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植物组成及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植物群落组成中,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空气负离子浓度为275~295个/cm3。在综合分析城市广场绿地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在针对植物群落设计和改造时,除要考虑植物美景度、绿化面积以外,还要考虑增加单位面积绿量,丰富植物种类、层次,提高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人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电刺激方法对七名男女射箭运动员在定量负荷后疲劳消除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练习后吸入5分钟中等浓度空气负离子对心率恢复有显著影响、吸入30分钟能加快重心稳定性和主观感觉疲劳的恢复,用电刺激方法消除练习后局部肌疲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实验中,空气净化器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去除室内大气颗粒物的污染,使其污染浓度有效降低,达到国家标准。但对污染物苯的治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甲醛法分析尿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空气中微量尿素尘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的采集、洗脱、消化水解、条件试验及抗干扰试验,证实本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微量尿素尘的含量。方法的标准偏差0.086,回收率在93%~99.5%,尿素在水溶液中检出限低于5mg/L。与PDAB法比较,具有操作方便、使用仪器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高校体育场馆是学生运动与健康的主要场所,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评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室内运动场馆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调查,并根据其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68-2002)对体育馆卫生的规定,测试的主要指标为馆内的温度、湿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结果表明:1)一氧化碳未有超标现象,二氧化碳浓度与学生的数量成正比并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其他指标均有所超标,其中甲醛浓度最高值为0.3%,可吸入颗粒物最高值为0.36%;3)在空间较小的室内运动场馆,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更为明显,对身体的影响也更大。建议:1)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监控体育场馆室内环境;2)合理选定运动场馆的建设位置;3)控制活动人员的数量;4)注意室内有害气体的定期检测和净化;5)加强运动场馆的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烯酰吗啉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和最优几何构型,分析了不同酸碱条件下光催化剂表面对烯酰吗啉分子的吸附和氢键的形成。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光催化剂表面改性有利于催化剂上烯酰吗啉的吸附,并对烯酰吗啉的光催化降解有显著的影响。在紫外光条件下,以Ag沉积量为0.125%的纳米Ag/TiO2为催化剂对浓度为100mg·L-1的烯酰吗啉稀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5h降解率为94%。根据降解过程对烯酰吗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液-质联用色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DMM的可能分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测法测定了小兴安岭主要森林生态的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高,达1.8t/hm2。岳桦林年森林凋落物量最低,只有0.7t/hm2;不同树种叶凋落物的养分含量不同,灰分含量,针叶树叶平均比阔叶树叶低;在阔叶林中,五角槭叶和紫椴叶灰分含量较高,超过8%,红松和落叶松叶最低,都低于6%;不同林分的阔叶、针叶、枝条、果实和其他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百分率不同,阔叶和针叶比较,阔叶红松林的阔叶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地大于针叶的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动式气体采样、2,4-DNPH二硝基苯肼吸收、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西安市冬、夏两季三所普通居民住宅室内、外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冬、夏两季西安地区住宅室内空气中醛酮类污染物浓度水平均较高。其中,夏季室内、外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总质量浓度为85.86±30.33 µg•m-3和78.86±31.40 µg•m-3,冬季为85.40±28.50 µg•m-3和53.77±16.39 µg•m-3;室内均高于室外;甲醛、乙醛、丙酮为最高组分,三者为总质量的75~80%;三所住宅中,2号住宅(H2)醛类污染物严重,表明装修材料(木地板)与吸烟均有一定程度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提高丙烯酸酯涂料性能为目的,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TiO2连同其他助剂添加到丙烯酸酯乳液中,制得成品,考察了涂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能,重点测试了涂料的自清洁和抗菌性能,与不添加改性纳米TiO2的涂料对比,结果涂料的自清洁和抗菌性能均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含改性TiO2涂料经紫外光辐照39 h后,样品表面油脂残存率为0;经过10天培养皿抗菌性能测试,抗菌等级评定为1。  相似文献   

1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其实验原理中抽象的气压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实验过程的气压变化,通过实验测得红磷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进而求得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使学生学会运用"气压变化"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阐释了此研究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银杏复合园4个不同栽培层次为对象,研究苗木叶片的生长情况、生态环境、光合作用特性、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银杏不同层次起到相互遮荫的效果,各层的透光率分别为81.7%、63.4%、37.8%、29.6%。Ⅱ、Ⅲ、Ⅳ层夏季气温、叶面温度均明显降低;银杏果穗叶苗复合园空气湿度明显提高。Ⅱ、Ⅲ、Ⅳ层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是Ⅰ层的1.61倍、2.58倍和2.25倍;各层次银杏苗木叶片的生长量、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SA预处理的小麦幼苗中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升高,MDA含量则呈现先逐渐降低而后有所升高的趋势.当SA的浓度为1.5 mmol/L时,作物小麦幼苗的抗寒性最强,而当SA的浓度高于1.75mmol/L,小麦的抗寒性并未明显增强.此外,不同浓度的SA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也各有不同,适宜浓度时起促进作用,浓度过高时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空气污染对运动人群血清IL-6、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大气污染对运动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空气污染区选取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群为实验组(EG),非运动人群为阳性对照组(CG1);在洁净区选取健康非运动人群为阴性对照组(CG2)。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CG1和EG受试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2(P<0.05,P<0.01);EG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CG1(P<0.05)。结论: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变化与污染物接触量有关。在污染环境中运动更易引起机体的炎性反应,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铝溶液处理豌豆根尖,研究铝对豌豆根尖的生长和微核的形 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对豌豆根尖产生毒害的初始浓度为1mg/L,0.5-1.5mg/L三种不同浓度 的硫酸铝溶液处理豌豆根尖,微核总数及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 、Cd2 、Pb2 、Cr2 处理对甘蓝型油菜黔油12号、黔油14号、黔油18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Hg2 、Cd2 、Pb2 、Cr2 胁迫下,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绿素总量有下降趋势。三个油菜品种中,黔油18号对重金属耐受性最强,黔油14号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有效的小麦细胞诱导再生培养体系,以中梁22小麦幼胚和成熟胚为材料,分别在含不同浓度2,4-D的HB和MS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其对小麦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的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浓度为0.5mg/L的2,4-D的诱导率最高达到78.6%,有利于形成胚性愈伤组织;不同培养基之间差异显著,HB培养基的诱导率高于MS培养基;不同外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区大气污染物“周末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13年北京市城区1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周末效应"及O3出现"周末效应"的原因.结果如下:SO2的日变化规律为单峰型曲线,在上午11:00出现峰值;且周末SO2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15.57%.NO2的日变化规律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08:00和22:00;且在00:00—18:00之间,周末NO2平均小时浓度高于工作日,一天内的平均偏差为7.50%.PM10和PM2.5在工作日的日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曲线;在周末为波浪型曲线,且周末平均小时浓度均高于工作日浓度,一天内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7.84%和20.22%.北京市城区O3的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曲线,在16:00出现峰值.O3的"周末效应"表现为11:00—24:00之间周末O3浓度高于工作日,且各前体物的浓度也高于或接近工作日浓度.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O3抑制阶段,周末NO浓度明显低于工作日浓度,导致NO对O3的抑制作用在周末要弱于工作日,有利于O3的生成;原因之二是前体物CO浓度在周末升高,促进了O3的生成,导致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初中化学上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与老教材相比有较大改变,现象更明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观察。但教师的操作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简单。由于要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生成的P2O5会污染空气,进一步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生成偏磷酸,会危害师生健康。又由于红磷是点燃后再伸入到集气瓶中,而橡胶塞与导管连接着,要快速完成该操作并不是很方便,稍有不慎,就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准确性降低,甚至导致实验失败。为了加强学生的环保与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对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