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少 《学子》2015,(5):31
根据少工委下发《关于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通知》,开学后,浙江省许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主题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总结活动课。浙江省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利用队会的契机,有的中队延伸了学校元宵节的话题,了解着元宵节的其他风俗习惯;有的中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少先队小干部》2015,(4):40-43
全国少先队员寒假、春节期间积极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五个一"活动日前,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发动全国少先队员在寒假、春节期间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的通知。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为主题,活动开始以来,少先队员们在"参加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参观当地一个历史名胜""学讲一个传统故事""为长辈做一件事情""做一次文明宣传员"的"五个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金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明确了“建国学德育文化校园,育德技双馨职业人才”的工作思路,制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列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深入开展“国学进校园”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以国学经典引领校园文化。金州职教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成立教研室,策划教育活动,编写《心灵的约会》等校本教材,利用学生自习时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语段的诵读学习。把国学经典纳入语文课堂教学,每周安排1课时组织专题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实验小学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特色活动为依托,逐步完善“五学并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学经典”“学书画”“学民乐”“学武术”“学棋弈”,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课堂。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临沂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试点学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学校,202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相似文献   

5.
<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2月5日为元宵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了元宵节主题研学活动,使同学们充分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此次研学活动以元宵节的历史文化为主线,学员们一起探习俗、赏花灯、学诗词、猜灯谜、品美食,踏上探寻传统节日文化的奇妙旅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开设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说起传统佳节,我得好好说说我们白沙镇的元宵节。白沙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闹元宵”活动是镇上每年最大的文化盛宴。今年元宵节,全国各地约二十万游客慕名而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了这一盛况。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围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同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于。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Ⅸ、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王莉娜  杨克  白地动  宋伯虎 《教师》2019,(17):17-20
文章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认知、正向影响、意义与作用,梳理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提出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师生全员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传承特色“京商文化”,“诚信文化”行业文化、产业文化,深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构建以财贸文化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元宵节是少先队组织开展灯谜活动的大好时机。由于元宵节处于寒假之中,观灯猜谜活动往往在社区举行,活动的社会性很强,更适合少先队员以假日小队、联合中队或社区大、中队为单位参与。我们可以在开展为五保户送元宵、陪爷爷奶奶逛灯会等送温暖活动的同时,举办大家都来猜灯谜、我出谜语你来猜等文体活动。少先队辅导员在组织辅导灯谜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少先队员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吸纳健康向上的文化营养,促使他们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王换成 《教师》2015,(8):56
在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精神基因根植于广大中职生的精神之中,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甘肃省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武山县职业中专”)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到了可喜的成果. 一、武山县职业中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学》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共同开发出版的收录《论语》《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材,它是我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学校层面到班级活动,我们积极开展阅读《国学》的活动。这既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能让他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一行为悄然改变着学生的气质,形成了我班特有的班级文化。一、巧用国学,激活其德育价值国学启蒙教育旨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少年儿童的道德文化修养,弘扬民族精神。我巧  相似文献   

13.
练习一     
<正>班级开展“我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班长小洛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协助她完成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1.下面是活动开场白中的一段话,有些字的读音和字形小洛拿不准,请你帮她做出判断。在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以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再冠冕堂皇的话,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不同层面同时建构富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国家、地方与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并以“传统文化专修课”、“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课”与“渗透性活动课”等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通过“渗透”“浸染”,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洗礼,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牢固的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1,(4):F0003-F0003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6.
各相关学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特开展“书香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7.
陈林 《江苏教育》2023,(2):26-28
“文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的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建设,都不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无论进行怎样的文化叙事,都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建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一种“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与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形成学校文化认同;应用与洞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照中演绎学校文化叙事;神入与自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只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根”的作用,学校才能准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201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孔孟之乡,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提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学校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三方联动,以"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扎根、绽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甘肃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与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上了新台阶。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源,结合实际设计并实施“身边的本草”校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中医认识与实践体验,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与做、知与行的过程中理解与传承中医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提高公民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