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课外阅读》2013,(13):66-67
<正>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是浩如烟海的诸多品种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尽管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饮茶的科学     
饮茶的科学蓟平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R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是真正懂茶、能够科学地饮茶的人,其实并不多。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科学的饮茶方法。一、选好茶叶饮茶首先要准备茶叶,茶叶当然以名茶为佳。所谓名茶,是指其品质优良有一定知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名茶在中国茶叶发展历史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大别山区"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本文在介绍"六安瓜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展"六安瓜片",弘扬中国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标题隐含     
杨亚玲 《语文知识》2004,(11):30-31
有些章的标题往往含有超出字面的意义。如“名茶制作”其实是“怎样制作名茶,制作名茶的方法”的意思,“我写小说”是“我写小说的情况(感想、体会)”或“我是怎样写小说的”之类的意思。这种标题中含有超出字面意义的现象就是标题隐含。  相似文献   

5.
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安溪是“中国乌茶(名茶)之乡”,产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茶化绚丽独特、具有全国性的地位与影响,茶化的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中系统论述了安溪的茶化及其旅游开发意义,分析其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们讨论较热烈的一个审美话题。文章以名茶及人们的名茶生活为例,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是一种历史现象,名茶与人们日常生活不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名茶的日常审美化发展也表现出一些相应的特征。名茶美学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的产茶大国之一,我国出产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各种名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是,在上个世  相似文献   

8.
对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实施法律保护,是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西湖龙井”等名茶纷纷实施了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江西省地方名优产品、省名茶之首的庐山云雾茶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亟待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遁入佛门四百多年的珍贵名茶“碧玉春”面世后,被茶艺专家和评鉴人士誉为“中国名茶(绿茶)之代表”。“碧玉春”茶风味独特,外形紧结油亮,毫锋毕露,内质集毫香型、熟香型于一体。有鸡汤和熟栗的清香。它弥补了我国绿茶“汤色泛黄、茶碱味涩和不耐冲泡”等缺点。在中国社会福利教科文中心于四川举办的“茶文化交流名茶优选会”上,特级“碧玉春”荣获超级分101分,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碧玉春”茶产于四川邛崃山,唐代始为贡品,明代洪武年间列为御品。后来其制艺传人遁入空门,其后百年仅知其名,但不知其制作工艺。后来,“碧玉春…  相似文献   

10.
品茶     
杨欢  俞佳芬 《现代语文》2004,(12):37-37
看到了宜兴,就想到了紫砂壶.也便闻到了茶香。宜兴的少年能有品茶的雅兴,且能有所悟,也该是因有了名壶、名茶的一份滋润了。  相似文献   

11.
茶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衡山茶生长环境优越,名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内涵丰富,茶叶生产布局特殊。衡山旅游名茶开发必须走“名山名茶”之路,服务经销必须形式多样,突出衡山特色,并改善经营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福建安溪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产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越来越多,茶产品的文化性成为茶业竞争的重要元素,文化附加值作用于产品,品牌经济应运而生。茶文化对安溪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低碳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印江县位于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核心区,充分利用中国名茶之乡这一品牌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构建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对于丰富梵净山旅游元素,平衡东西旅游格局,促进茶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潮州凤凰单丛茶初制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潮州凤凰单丛茶初制工艺流程的分析研究,有助于茶区农户提高名茶制作工艺技术与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一、茶叶盒上的对联。驰名海内外的四川名茶——蒙山茶的茶叶盒上有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是直接从白居易的茶诗中“截取”过来的,不仅对仗奇巧,主题突出,而且充满诗情画意,了无雕凿之痕。用来作茶叶盒上的对联,更是古色古香,赏心悦目,顿添茶兴。  相似文献   

16.
挖掘教材趣味提高教学效益吴清泉美食在满足身体的营养需要外,还能增进人们的食欲。人们饮用名茶,不单为了解渴,还要从中感受到甘醇浓香。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感受体育教材的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获得某种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7.
蓝溪中学座落在中国名茶铁观音(乌龙茶)之乡——安溪县南部的官桥镇赤岭村,是一所具有64年办学历史的侨乡老校,学校于2000年11月被授予省三级达标校称号。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省二级达标校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抓手,  相似文献   

18.
新近发现清末民初徽州双语文书四则:《祁门公馨茶庄英汉双语标识》《同春祥茶号英汉双语标识》《志成祥茶号英汉双语标识》《中国安徽省第一茶务讲习所中国名茶英汉双语标识》.这四则文书蕴含了近代徽商丰富的商业理念与语言信息,其中所记录的内容既可以窥见徽州茶商为祁门红茶打开国际市场的努力与智慧,也展示出民国时期徽商英语水平与英语语...  相似文献   

19.
略述宋代建茶的制作勾利军宋代是我国古代茶叶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建建州茶质量最佳,有“自建茶出,天下所产名茶皆不可数”①之称,代表了宋代茶叶生产的最高水平。建茶的采摘、焙制技术十分复杂、考究,至今未见专文论述。本文以《北苑别录》的记载为主,参之其它史...  相似文献   

20.
卢婵婵 《教师》2013,(30):30-30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名山、名寺、名茶、民风”积淀着深厚的沩山文化: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品味清幽典雅的茶文化,传承热情好客的民俗风,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磨炼学生的演讲水平,学校依托地方人义资源,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构建了系列化地方特色课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综合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