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我校“同上一课”教研活动谈起。三年级有6位语文教师,推出3人同上《掌声》。听课中,三种“上课观”给我留下不尽的思考。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在课堂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私下里给几个学生做了特别交代。可想而知,他的《掌声》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印象是——假!另一位教师课前让学生“好好自学”了一下,结果,学生的朗读比较流利,感情丰富,发言又积极,兴致也高涨。课堂结构组织得更是严密,一环扣一环,似乎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2.
追求真实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我校三年级组开展的"同上一课"教研活动谈起.三年级有六位语文教师,他们推出3人同上<掌声>.听课中,三种"课观"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应该说几位教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都做得比较好.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课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私下里还给几个学生做了特别交代.可想而知,他的<掌声>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  相似文献   

3.
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同课教学比赛"活动,其中四年级组三位教师同上了《特殊的葬礼》一课,课堂上三种不同的效果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三位教师在课前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准备,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都渗透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这三节课都博得了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掌声之后,静下心来,在细细的咀嚼中,我发现这三节课蕴涵着三种不同的味道,体现出三种不同的"课观"。  相似文献   

4.
又去听课,这次是南京市同仁小学,这是小班化试点做得较好的一所学校。由于临近暑假,所听的两堂课就都属于复习课的范围:一是三年级的“面积单元整理复习”,一是五年级“圆的周长与面积(复习)”。内容不同,教师当然也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此,两堂课的设计就有一定区别。例如,三年级的课更加注重“重点知识”,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围绕...  相似文献   

5.
《难报三春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的内容.讨论的是“孝敬父母”这一经典话题。因为历年来各个版本的小学到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都把它作为重点.所以.这一教学内容对听课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对授课教师来说,更难有创新。但湖北武汉的吴又存老师却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将几个简简单单的教学环节处理得恰如其分,把这一“老”课上出了“新”意,也上出了“深”意。  相似文献   

6.
课堂只有40分钟(有的地区也有35分钟、30分钟的小课),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如何将这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跳出和学生闲聊的怪圈在观摩课开始前,教师都要与学生接触,通过与学生闲聊,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但很多教师与学生的谈话只是为了烘托现场气氛,如“想对我说些什么呀?”“想对后面的听课老师说些什么呀?”说得好,听课者一笑或报以掌声;说得不好,反…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了几节青年教师的竞赛课,其中有两位教师上的都是初中语文课标版第一册中的《羚羊木雕》。讲课的教师课前作了认真准备,课讲得不错,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台下听课的教师反响也很好。然而,听了这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校语文教研组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两位一年级老师都执教《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在课终处理文章最后一节(妈妈笑着说:“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法。  相似文献   

9.
学校举行全校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由一位五年级的教师执教《草原》一课。课上,教师教态自然得体,基本功扎实,三维目标训练到位,学生合作交流恰到好处,尤其是学生的质疑常常是一语中的,同伴的释疑更是画龙点睛。精彩纷呈之时,每次都会赢得听课领导与教师们的热烈掌声。我原本坐在最后一排,教师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口吐莲花的回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根据组织者的要求,同一年级的参赛教师必须执教同一篇课文,而且必须上第一课时。四年级有三位教师执教《猫》这一课。他们在课时任务划分上是一致的,都是初读课文,理出顺序后学习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写大猫的部分。但是,在这核心部分的教学上,三位教师的教法却大相径庭。A教师:先理出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然后明示这节课学习写大猫的段落。在学习前三段时,教师指着课件上的学习提纲问学生:“这只大猫性格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学后开始交流。“我从‘它屏息凝…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全镇的课改展示活动。宋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语《西门豹》一课。在教学中,宋老师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也学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气氛高潮迭起。结课时,宋老师对全体学生深深鞠了一躬,温柔而亲切地说道:“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整节课在全体听课老师和学生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2.
<正>某校举行校内课堂教学评比,邀我去听课指导。其中一个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搭配(二)”,由两位青年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两位教师的课整体都不错,个人素养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所设计的学习方式灵活丰富,课堂组织和引导也非常有效。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较好地感悟了“有序思考”,并能顺利解决相关的搭配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一所学校听课,教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平移与旋转”,课进行得很顺利,没有什么“波折”。在课后会议上,我关注到一位“观察员”汇报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听课,特别是听阅读课,是我的“家常便饭”,也是笔者深入教学实践、汲取教育营养、发现教育现象,进而探索教育规律的“必修课”。在我看来,听课是学习,听课是借鉴,听课是欣赏,听课也是一种精神享受。一、听课之时的感受近两年来,听了一些“观摩课”和“比赛课”,感受颇深。有的课令我兴奋,有的课给我启示,也有的课让我忧心忡忡……一位特级教师导读《有一个小山村》一课,其法之巧,令人叹服。教师先让学生通读三遍课文,并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圈出生字、新词。而当有的学生找出新词提问时,教师却劝他先读书,联系上下文解读关键词语的意思。解…  相似文献   

15.
下面记的是我县秣陵公社前晋单班小学陈友椿老师的一堂课的简况。这一堂课,一年级语文教《鸡鸭鹅》(第一课时),直接教学安排了13分钟;二年级算术为练习课,指导学生做练习24,直接教学安排了5分钟;三年级语文教《狼和猫》(第二课时),读讲课文,直接教学安排了17分钟;四年级算术,开始新授《运算顺序和括号》,直接教学安排了10分钟。我们听课以后,认为这是上得比较好的一堂课。现在把我们对这一堂课的意见一并写出来,和同志们研究。上课开始了,教师先走到一年级课桌前,拉开自制的折迭式小黑板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一、填字:一( )树,二( )花,三( )葡萄,四( )梨;二、默出学过的“艹”“竹”头的字和“木”“才”旁的字。指导儿童认真地写在作业本上。接着指导二、三年级的小助手领同学们进行自动作业。二年级小助手站在课桌前指名同学背6的乘法口诀。三年级小助手出示写有拼音字母的卡片,让同学们看着卡片默写“卸”“摔”“驮”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李敏老师在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的一节课“统计”,这节课给许多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有关教学情节进行摘录,并作简要评析,以期与各位同行共赏。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前热身)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小朋友做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教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课…  相似文献   

17.
一次,于永正老师在某市一个大戏院里上公开课。第一堂课结束后,于老师问学生:课间最要紧的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做游戏,让大脑轻松一下;有的说是复习功课,把老师刚才讲的内容重温一下……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于老师大声而又温柔地说:同学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课间最要紧的是上厕所!”他把“上厕所”三个字说得特别重。下边听课席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随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刚落,于老师又告诉学生如何去上厕所,一路要注意什么。一位小学教师在执教课题为《智力闯关竞赛》创造活动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用硬币摆成三…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呢?当代的教师又是怎样的教师呢?前一段时间,我偶尔到一所小学去听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所有老师的课我都听了。听课期间曾因一位老师生病,我有幸代了一节课。在上课的时候,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微笑地看着他,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当学生讲话调皮时,我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小头,让他安静地听课;学生答对了,我鼓励他,“请”他坐下;答错了,我也鼓励他,“请”他坐下……总之,我认为他们年龄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了两位优秀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其内容都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揠苗助长》。两位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都匠心独运、非常巧妙,课上得也很精彩。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两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而且都在揭示寓意这一环节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现场】2008年秋,我受邀担任一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的评委。听课前我拿到日程表一看,在本次活动的12节语文课中,竟有3位老师同时执教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我猜想:3位老师都选了这一课,可能是因为好多课一些名教师、特级教师都上过了,大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次就选一个大家不怎么上的新课型,或许能有耳目一新的效果。因此,我对这3节课也充满了期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