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博物馆学也不例外。尽管这门学科目前在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 ,尽管这门学科是否成立还遭到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诟病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已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 :“博物馆学是一门已具有学科基础并正在建设之中的科学学科”。因而 ,对这门学科的历史作一番疏理的构想 ,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试分述之。  一、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史即博物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概而言之 ,…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思想蓬勃兴起,博物馆被视为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得到了政府、学界的广泛提倡,并由此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国家对博物馆的宏观管理、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协会成立等因素,推动了博物馆学研究的进步,并最终促成了中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诞生。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科的设立标志着博物馆学在中国正式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也成为了中国博物馆学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两所系、科的发展各具特色,它们为中国文博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中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学科地位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博物馆学属于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范畴。但限于种种条件,学界对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还处在构想和初创阶段,尚没有专门研究的著作问世,研究成果多散见于一些博物馆学通论性的著述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博物馆》自1984年创刊以来,便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实践及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迄今为止,已有数十位学者发表论文逾百篇,研讨博物馆学理论,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殚精竭虑。筚路蓝缕,惠及学林。今值《中国博物馆》创刊百期,在此特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一摘要式的综述,既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成绩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5.
在英美博物馆学传统和新博物馆学的影响下,以欧陆为代表的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势微,作为传统博物馆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史研究同样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针对此现象,首先,文章通过重回博物馆学体系的方法来界定博物馆史在学科中的位置,以及博物馆史的内涵与外延;其次,罗列西方博物馆史的几种书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西方博物馆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且还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最后,文章回到中国语境,直面中国博物馆史与博物馆学体系所面临的困境,从博物馆学的"四对关系"角度来探讨中国博物馆学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博物馆学的研究,自八十年代初成立中国博物馆学会以来,已取得重大进展,博物馆学的体系也已日趋完整。1987年中国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委员会成立,使藏品管理学的研究开展得极为广泛,截至1996年底,已召开十届学术研讨会,分别对藏品保管与博物馆发展之关系、藏品分类及库房建筑与设备、藏品定名及藏品统计、藏品登记与建档、藏品计件、藏品柜架与藏品之关系、藏品包装运输与文物保护之关系、藏品修复与保护的关系,以及在改革开放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了自1979年至今10年来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绩,分析了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并对今后博物馆学理论建设的思路和走向,提出了见解。作者认为,过去的10年,中国博物馆学开始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时期,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研究方向,博物馆学一向闭锁、寂寥的局面有了改观,增强了构建学科基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影响。文章指出,东西方博物馆学是由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南,是中国博物馆学的优势和长处;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博物馆实际紧密结合,是今后博物馆学能否有一个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学史材料的初步检视,认识到这门学科是从一种外来的知识介绍传播起步的,而不是对本土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而上升成为的一门科学。随着博物馆知识的积累,各种打上时代特色的关于博物馆的思考出现了,这种思考逐渐变成一种理论探讨、一种学术研究,作为学问的特色逐步形成,在这种探索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求其学科特点,建立有学科特色的体系与规范。我们从学史的初步研究中看到了这种努力与发展趋势,但就严格的科学定义而言,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外博物馆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为出发点,阐述了博物馆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来自社会实践并受其检验。现在,应该充分开发它的科学价值。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博物馆学属于社会技术科学门类,即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技术科学属性。由此,进一步论述了它同哲学、史学以及诸多学科的广泛联系和正确处理这些联系的方法,论述了建立中国博物馆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我们自己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本刊主编苏东海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此文中,作者回顾了近八十年来中国博物馆及博物馆学发展的状况。他着重从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等因素出发,分析记述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博物倌和博物馆学研究的特点,并就如何评价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建设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博物馆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12.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和舛傲不训的自然界的抗争之中。迄今的研究成果表明,远在几千年前,人类就产生了保存与自然界抗争及在社会活动中有意义、有价值物品的愿望。斗转星移几多世纪,随着社会的演化发展,人类的上述愿望终于出现了一种物质的载体,用以收藏文化、生物等实物,这就是博物馆的诞生。社会不断发展,博物馆越益增多,门类越来越全,分工越过越细,不断演变,终成洋洋大观,博物馆成了人类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博物馆这一人类社会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部分,不能不激起人们研究的兴趣。因其不可分割,它便有了与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数字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近些年来在博物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博物馆学”理念的介分绍,结合新兴数字博物馆的独特性,对“新博物馆学”语境下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予以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2001,(1):25-28,32
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博物馆正面临经济与社会的挑战 ,博物馆学也在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附属机构中就有一个名为“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 (Internationalmovementofnewmuseology)的组织。为了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 ,有必要对国际上博物馆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进展有所了解 ,下面就是对新博物馆学的简要论述。   (一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 ,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 ,并且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博物馆学界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的操作与技术层面向理论分析的层面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本文就当代博物馆学出现的理论化倾向作一个初步的分析。一博物馆学是为了帮助博物馆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产生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长期以来,西方博物馆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重操作、重技术的风气,理论问题较少受到关注。这一点我们从众多博物馆学论著所强调的方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国际博物馆事务管理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撰写的博物馆学著作,还是莱斯特大学的课程内容,所讨论的多…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博物馆学学科30余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遭遇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专业隶属关系尴尬、学术环境不佳、师资力量薄弱、招生困难,而且四重困境相互交织,其影响波及学科本身、专业人才培养和博物馆机构实践等方面。由此,本文提出高校博物馆学突破困境的发展对策: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学科研究整体水平;放眼世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变革教育观念,培育高水平博物馆学人才队伍;养成独立意识,实现多学科合作;合纵连横,建设学科发展环境;争取话语权,在社会领域发声等。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学是一门十分年轻并且还很不成熟的学科,这从它至今在国家社会科学分类体系中尚无确定的位置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1].对于博物馆学自身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它与相关学科的区别、联系等等问题,人们并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明确认识.博物馆学学科发展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对博物馆专业人材的培养上.自从80年代南开大学率先在历史系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四年制的本科学生以来,十几年的时间中,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十几所大学相继成立了博物馆学(或文博)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材.……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兴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档案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三门学科课程体系的整合是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有共同的研究对象——文献,共同的建设任务——资源数字化,和共同的服务内容——数字文化服务,这些共性为三门学科的课程体系整合提供了现实依据。近年来,国外的iSchools运动、面向宽广信息职业的专业教育以及相关国际会议也正在倡导并推动这种整合。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人机交互为核心,以文化管理、生态管理、馆藏管理、技术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档案学课程体系整合模型。图1。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的进步表现为技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要低估技术革命的意义,但是也不要过高估计技术的意义。如果发展到技术崇拜,形成了技术主义,技术的危害就产生了。技术膨胀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文化的边缘化、文化价值的旁落,所以必须警惕技术主义的泛滥。技术主义正在侵入博物馆,侵入博物馆学。在国际博物馆界和中国博物馆界的一些论文中,正在鼓吹技术主义,把信息技术说成是决定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似乎技术正在决定着博物馆的前途和命运,甚至说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博物馆的存在基础和存在方式。这些都是耸人听闻的夸张,并不符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技术主义的错误有四: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成为博物馆培训项目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