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犹太民族在华散居的历史上,开封犹太人尤为令人注目。自唐宋年间,犹太人经陆路和水路达到开封后,便开始了具有犹太民族特色的社区生活。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宗教、风俗礼仪等活动中,经过700多年的修养生息,开封犹太人自然地融合到中化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被汉化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犹太教信仰的放弃。在开封,犹太教经历了一个懦化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开封犹太人逐步接受儒家思想,放弃犹太教信仰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参加科举、与外族通婚、遵从汉俗等诸方面。这最终导致开封犹太人的完全汉化。  相似文献   

3.
边缘化:美国犹太人的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犹太作家,他特别关注处于同化时期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生活在美国,但他们又有着犹太文化背景,所以,他们感到,他们既不是一个自信的美国人,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只能生活在双重文化的边缘体。  相似文献   

4.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遭遇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运动)所一直倡导的犹太启蒙、改革与同化的压力,这导致犹太人问题日益突兀和严重。赫斯全面批判了犹太启蒙派、犹太改革派和犹太同化派的主张。赫斯认为,一旦开启了犹太启蒙,犹太人接下来就必然走向犹太改革和犹太同化。犹太人问题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进而也不是解放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赫斯将前人所认为的宗教范畴问题转换成了民族范畴问题,由此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因此,赫斯认为,犹太人只有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  相似文献   

5.
身份困惑困扰着阿莫司.奥兹笔下的20世纪巴勒斯坦犹太移民,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危机四伏。伴随着大流散,犹太人分散地生存于异质文化中。在犹太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中,文化同化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关系取向。文化同化使犹太民族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犹太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与自我身份的困惑。  相似文献   

6.
在繁荣的唐代 ,犹太人在西亚和中国进行着穿梭贸易 ,可并未在中国真正定居下来。由于唐末的动乱 ,他们逃离了中国。在宋元时代 ,中国虽有动乱 ,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排外事件 ,因而犹太人得以在华生根繁衍。同时 ,犹太人在开封修建教堂的过程 ,也是一个渐渐被大中华社会接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开封犹太文化的内在超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文化是唯一发生于上古而延续至今的大文化,只有中华文化才能与之相比,由于西方文化相当一部分“胚芽”包含在犹太文化之中,因此,中西文化的比较,必然导向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的比较研究。 开封犹太人做为犹太文化的载体,将古老的犹太文化带进了中国,和中国文化发生了直接的接触,经过七个世纪的交融,开封犹太文化被儒家文化同化了。这种同化过程也是犹太文化价值观转变的内在过程。  相似文献   

8.
林钊 《教学与研究》2021,(10):56-64
"犹太人问题"的核心是犹太人如何在现代性的框架中获得解放,犹太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犹太人而获得解放.鲍威尔给出了同化主义的解决路径,要求犹太人和基督徒摒除宗教的特殊性而同化为"人".针对这个启蒙主义的方案,马克思另辟蹊径,他通过对政治解放的剖析改变了问题的提法,指出犹太人无法在现代性中获得解放,要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超越现代性.犹太人在经历政治复国主义和文化复国主义的争论后最终重建以色列,但犹太国的重建并不是解放的实现,因为他们没有走出现代性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历史启示在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苦难深重的民族的解放与复兴必须同时获取和扬弃现代性.对于正在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来说,需要谨记犹太人的教训和马克思的教诲,需要在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之上谋求中国人的解放和人的解放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公元11世纪,一部分向东方流亡的犹太人在中原以开封为中心定居下来,他们很快便被接纳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中国历史上,犹太人曾为我国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也正是这批犹太人给当代中国留下了诸多话题.自20世界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国内各项政策都相继宽松了,因此在中国学术界悄然兴起了一股研究犹太人及其文化的热潮.1989年,上海成立了“上海犹太学研究会”,1990年,  相似文献   

10.
《只争朝夕》是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中篇小说的代表作。索尔·贝娄充分地吸收了犹太传统文化,讲述了主人公威尔赫姆一天内的遭遇。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与叙述下,威尔赫姆这些年的生活一下子就浓缩在他一天的具体活动中,是美国犹太人的精神苦闷,极度压抑而不为人所理解的情感的反映,同时体现了美国社会同化下他们所坚持的民族犹太性。  相似文献   

11.
历史和我们海外的胡平和大陆的王康是同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我后来不断引用了这个说法。历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似乎高于其他民族。你可以想象西方民族是一个理念的民族,犹太人是一个信仰的民族,印度人是一个出世的民族,  相似文献   

12.
犹太人是一个独特的民族。一方面,他们创造了对西方影响深远的文明,另一方面却经历了比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多的劫难。在2000多年的岁月中,犹太人历经流离失所,屡遭摧残屠戮,饱受人间磨难,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本期介绍的马塞逸要塞,正是犹太民族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1901-2001年,世界上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犹太裔152位,占23.35%,而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到0.3%.对此,犹太人认为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超乎寻常的智商,而应归功于他们重视教育.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崇尚阅读.酷爱读书是重视教育的标志.犹太人把读书作为传承教育、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被誉为"读书的民族""教育的民族""记忆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10,(6):47-48
《论语》让孩子心智健康三年一班朱蓬勃的家长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有必要用正义之道来约束自己的。犹太人之所以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圣经》为道。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始圣,与他的弟子整理了指导人们修身的典籍《论语》,堪当我们中国的《圣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经说,整个世界被五个犹太人改变了:第一个犹太人叫摩西,第二个犹太人叫耶稣,第三个犹太人叫马克思,第四个犹太人叫爱因斯坦,第五个犹太人叫弗洛伊德……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尤其是在科学和思想上的贡献,是和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和这个民族的思想深刻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几年前我在广州作过一次演讲,有媒体说我是炮轰中国教育,实际上并不是炮轰,而是思考: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世界级的人才?当时我提出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文理分科. 表面上看起来,文理分科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二者是不能分开的,过早分开的后果,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使学生远离了本来所需要的知识,远离了本来很需要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的原始祖居地是西亚的两河平原,他们在那里与其它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公元前13世纪中叶,大部分犹太人迁移到了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及其相邻地区,“希伯莱”这个古老的词汇便展示了这段历史,《史经》称犹太人的始祖是“以伯利人”,以伯利和希伯莱都是“大河彼岸”的意思,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即是从幼发拉底河东岸来到巴勒斯坦的.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漂泊流散,但这个民族没有消失,没有被异族同化面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一旦有了重建的机会,50年间便在多荒山沙漠的弹丸之地建成了世界上“最小的大国”。在失去家园的一千八百多年间.犹太人备受歧视、欺凌.甚至惨遭屠杀。然而犹太民族却人才辈出,出  相似文献   

19.
美利坚民族是由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个民族的移民汇聚融合而成的。这片数百年前印第安人的家园上,如今生活着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印度人、犹太人、阿拉伯人等等,还有他们的后裔。在这个大熔炉中各国移民的后代与他们的祖先在语言、文化、信仰、价值观上也许已经大相径庭了、但大多数保留了自己父系祖先的婚氏。在一个民族、宗教等话题仍很敏感的世界里,姓氏这一独特的文化信息不失为我们推知一个人血脉来源的较方便易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在苏联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犹太人在移民的动机上有很大的区别。早期移民主要是边缘地区犹太人,他们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影响比较大,后期移民主要是生活在苏联中心地区的犹太人,他们主要是因为政治和文化因素而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