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迈入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影响了青年女性人格、价值观念和职业角色社会化,阻碍了青年女性成长、成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大众传媒中存在的"性别成见",减少直至消除这种性别成见对女性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迈人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影响了青年女性人格、价值观念和职业角色社会化,阻碍了青年女性成长、成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大众传媒中存在的“性别成见”,减少直至消除这种性别成见对女性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商业化报道中,由于受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媒介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存在着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现象。大众传媒的这种性别成见导致女性形象的固定化和非真实性,女性成为弱势群体,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传媒关于女性形象的偏差塑造,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柄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也随之日益发展壮大,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功能不仅在于进行信息的传播,还在于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指引和行为活动的暗示,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强化具有导向作用,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可能会传播社会的积极一面,但是有时也会相反.例如对于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和固化,大众传媒就在其中起到了很深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本文对大众传媒如何建构性别文化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传媒发展的新方向,以促进性别观念和性别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一篇《杭州美女地图》奇文引发的争论,反映一个严酷现实:在大众传媒中,女性常常作为物的形象出现。究竞谁在定义美女?对美女赞美的背后隐含着什么?社会性别(Gender)理论为我们拨开迷雾,直抵现象的本质:女性形象作为男权中心欲望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下不断被强化。在性别平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中国知识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教育男生和女生: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平等教育长期被视作教育中的次要问题,教育学界对此也存在不少误解。“零和式”的教育使性别平等问题走向了极端。性别平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使女生享有平等的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使男生受益。打破教育体制中固有的性别成见才是实现平等教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们今天的很多思想都可以从幼儿时期找到根源。幼儿时期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性别角色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为此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幼儿性别角色建构进行分析,希望观察幼儿所在的家庭、学校以及相关大众传媒是如何把幼儿造就成具有男性或女性的气质角色。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强化家长、学校和大众传媒对于性别的...  相似文献   

9.
平等性别教育长期作为教育中的次要问题,教育学界对此也存在不少误解。“零和式”的教育使性别平等问题走向了极端。平等性别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女生享有平等的教育的机会,同时使男生受益。打破教育体制中固有的性别成见才是实现平等教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就业率低、从事职业范围狭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主要原因有社会文化因素、就业政策和法律因素、教育因素以及大众传媒因素等几方面。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即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中拥有社会性别视角、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以社会性别视角完善女性就业法律、大众传媒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就业、从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期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