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银行业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活动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根本性管理活动。IT建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组织学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前沿性管理行为,共同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对IT建设和组织学习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功能上的经验性分析,揭示了基于IT建设和组织学习为导向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理,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功能并提高IT建设和组织学习的成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核算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会计系统的安全性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性前提。因此,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子分析可以对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给予实证性检验,同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IT建设、组织学习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已日益上升为银行业的首要风险,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领域。二十年来,银行信息化建设在我国金融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组织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提高。IT建设和组织学习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必然存在天然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IT建设、组织学习和操作风险控制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全模型检验方法,可以对IT建设与组织学习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上的传导机理进行经验性的解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IT建设和组织学习的功能、加强操作风险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出,操作风险正上升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因此操作风险的控制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行为,二者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翔实的数据调查、借助于结构方程分析中的全模型验证方法,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活动、操作风险控制活动所组成的运作系统进行微观传导机制上的经验性解析,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改善内部控制的效率及深入挖掘信息化建设的潜力等前沿性管理行为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管理行为,是商业银行实施风险控制战略的一项有效手段。资金清算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常规性业务,因此对资金清算业务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分。资金清算业务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资金清算业务内部控制行为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而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可靠的现实性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特别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子分析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给予实证检验,从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使我们认识到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商业银行、监管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各种金融系统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本文概括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应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自身情况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同健  李迅  孔胜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24-32,39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认为:操作风险将逐渐上升为现代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操作风险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领域。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而内部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活动,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的提升具有天然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基于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导向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绩效提升系统的经验性解析,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功能、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资金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对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子分析可以对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揭示我国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并且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因此,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子分析可以对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体系结构给予实证检验,从而揭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操作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组织学习是一种前沿性的管理方法,在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经验性研究揭示了操作风险控制的微观机理,从而为我国银行业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效能,进而提高操作风险的控制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内在缺陷,决定了我国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国内外银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灵活有效的产权组织形式,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在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实施上,国有商业银行理想的产权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国家采取相对控股甚至不控股,并争取实现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织创新。从村镇银行的发展环境、运营特点分析入手,建议目前村镇银行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有序发展;落实政策,扶持引导,为其提供基础保障;加强监管,强化服务,着力化解经营风险;拓宽渠道,注重融资,积极搭建资本运作平台等。  相似文献   

14.
The challenge for leaders today is to create and develop the capability of their organization. Leaders must perceive and manage their organization as a dynamic, open system where learning is the core competence underlying innovation,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Creating a culture of learning is the first work of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ractical framework in which to consider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emphasiz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systems thinking and learning theory in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并就风险管理的政策与流程、技术与系统、组织与文化进行叙述。分析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三个层次,对国际上对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在组织架构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专营中心,这是当前银行业的新兴业务。继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被广泛关注以来,国务院银监会等政府机构也下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中小企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是当前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本文试图从路径优化、组织架构和制度设计的角度,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在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专营中心过程中,如何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运营效率,以实现有效的专业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终身学习的历史逻辑演进的梳理与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习化社会是终身学习理论进行可操作性定义时所衍生的逻辑结果,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制度化模式。在其型构过程中,学习化社会作为组织系统的分析框架具有五个侧度:行动主体;物质基础;非物质资源投入;制度安排;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流程银行是针对传统银行提出的新概念,主要具有面向流程管理的组织架构、虚拟工作团队的工作方式、配备专门的流程负责人、领导方式以协调为主等内涵。我国各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开始实施流程银行的再造,但是进展不大,目前仍然处于内部型流程银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行政组织理论和学理比较角度,对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转化机制、知识传递机制进行了研究和辨析,结果显示:个体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组织学习是个体学习的系统性整合,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学习的学习指导理念与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This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synthesizes the concepts and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with theories of individual learning. The knowledge conversion concept (Nonaka & Takeuchi, 1995; Nonaka, Toyama, & Byosière, 2001) is used as the ba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process, while major learning theories relevant to working adult learners are newly synthesized into four types of individual learning processes: adaptive, generative, transformative, and reflective. The results suggest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low map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acilitated by cultu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enablers. Implications for using this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racticing performance technology solu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