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镉毒性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镉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组织器官有着广泛的毒性损伤作用。研究镉的毒性及其致毒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就镉对机体主要组织器官的毒性作用、镉毒性作用机制以及镉致毒性作用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锡矿山含锑废水毒性测定、不同浓度锑离子毒性实验,锑、砷、汞和铅化合物毒性比较,锑离子沉淀反应等实验,获得了大批有价值的数据,肯定了锑的毒性作用,找出了降低废水中锑含量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废水中锑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苯二甲酸在各级生物水平上对不同生命体的毒性研究进展.结果证实对苯二甲酸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使哺乳动物诱发产生膀胱结石、肾结石甚至膀胱癌,对人体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分子毒性,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并且它与其它石化废水污染物的联合毒性呈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嗜水气单胞菌外分泌物的致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菌分泌物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肠毒素毒性,毒性实验证实嗜水气单胞菌外分泌物对小白鼠和中华鳖有较高的致死毒性.层析纯化得到的1种蛋白质有上述3种毒性和致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光菌的生物毒性实验能对环境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较快速、简便地监测与评价其毒性程度。在环境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中开展发光菌毒性实验的探索,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工作、进行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及分析总结等各环节的锻炼,既理解与掌握了发光菌毒性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培养了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无机物小分子的毒性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本文阐述了某些无机小分子的特征,讨论了诸如Cl_2、CO、NO_x、SO_2等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影响,以引起人们对保护化学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应用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对农产品的小白菜样品、罗非鱼样品和大米样品进行生物毒性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毒性物质的浓度与发光细菌的相对发光度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检测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毒性筛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应用CNDO/2方法对21个硝基苯化合物的量化指数进行了计算,经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分子结构对江水细菌毒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化合物对江水细菌毒性与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有关,化合物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强,则毒性越大。根据本所得的QSAR方程可预测硝基苯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硼及其化合物在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理量硼对动物具有营养作用,高剂量硼则有不利影响,甚至具有毒性作用。本文从动物对硼的吸收和排泄,硼在动物机体内的分布,硼与钙、镁、磷等微量元素代谢的关系,硼对骨代谢、生长性能、能量底物代谢、血细胞、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生殖细胞、胚胎发育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硼的毒性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硼对动物的营养和毒性作用,并对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聚氰胺对斑马鱼生理损伤和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聚氰胺对斑马鱼的生理损伤和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是一种毒性较低的物质,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迫切需要准确和快速的食品内毒性成分的检测技术.检测试纸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现场和基层化验室对食品内毒性成分的快速检测.本论文简介和评述了近些年国内报道的食品内毒性成分快速检测试纸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轮虫是水体一类重要的浮游生物,因其具有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世代时间短以及对环境污染物敏感等优点,在水生态毒理学研究和水环境监测中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人们开展了大量关于重金属对轮虫毒性影响的研究工作,结果发现:不同重金属对同一种轮虫的毒性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种类的轮虫对同一重金属的抵抗力不一样.同时,多种生态因子(如温度、藻密度和暴露时间等)影响重金属对轮虫的毒性.重金属还影响轮虫体内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今后应着重从重金属复合污染、低剂量毒性效应、指标优化和野外水体调查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豚毒素的毒性控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毒性机理、毒性控制及其在临床上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金属纳米颗粒在进入水体后的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对金属纳米颗粒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方法:针对在毒性测试中金属纳米颗粒的解析现象,选取三种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纳米氧化锌、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总结了它们在毒性测试中的解析动力学、溶解性以及毒性。同时,综合水生生物对金属纳米颗粒以及离子的吸收动力学,利用动态模型进行模拟,阐述解离的离子在生物对金属纳米颗粒吸收中的贡献。重要结论:在评价金属纳米颗粒和解析离子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的测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金属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吸收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硫酸镉与α-萘黄酮对斑马鱼发育的个体毒性与联合毒性,并探讨其中的联合毒性机制。创新要点:首次对硫酸镉与α-萘黄酮的联合毒性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氧化应激、ATP结合盒式(ABC)转运蛋白及细胞色素P450蛋白(CYP)1A在化合物联合毒性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在不同时间点,依据形态学指标检测硫酸镉与α-萘黄酮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时对斑马鱼胚胎的致死与致畸性毒性。取样品,采用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状态下斑马鱼胚胎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三个氧化还原指标的改变,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样品中多药耐药蛋白(mrp)1及cyp1a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重要结论:硫酸镉与α-萘黄酮的联用能够产生远大于个体且显著增强各自的毒性,而这种增强作用机理在于氧化应激压力的产生,以及两者合用下mrp1及cyp1a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铽的遗传毒性、细胞毒性.1.蚕豆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硝酸铽能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以及诱发染色体畸变,且在3~24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有丝分裂指数(MI)试验结果显示:低浓度下(3~12μg/mL)的硝酸铽能促进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MI升高;但随着浓度的升高,MI下降.说明稀土元素铽对蚕豆根尖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在农业中广泛使用的苗前除草剂乙草胺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使用CiteSpace 5.7 R2软件对2012—2022年乙草胺毒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统计。乙草胺对非目标生物,包括土壤、植物、水生和陆地生物,甚至人类的有害影响已被广泛记录在案。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归因于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与抗氧化酶结合,导致过量的ROS积累和其它毒性途径的激活。这篇综述结合了现有的关于乙草胺环境影响的文献,确定了乙草胺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解决生态环境稳定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农药,对此菌的研究一直久经不衰。本文简要介绍了苏云金杆菌的发现,不同类型对昆虫的毒性、伴孢晶体的分离纯化以及晶体组份的毒性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淡水涡虫毒理学是涡虫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该领域研究所涉及的毒性因子主要包括4类,即辐射、重金属离子、杀虫剂和除草剂以及其他有毒化学试剂.本文按毒性因子的类别对涡虫毒理学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在掺高比例棉籽饼饲粮中加入凹凸棒石粉,对棉籽饼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凹凸律石后,棉籽饼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