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不少案件的当事人常采取隐藏自己的笔迹形象,摹仿他人笔迹来仿造填写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以达到自己非法的目的.摹仿笔迹-般字数较少,特征选择面窄,可供比对的特征少,书写人的特征暴露少,检验难度大.因此加强对摹仿笔迹的研完与检验,是文检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签名笔迹所进行的笔迹鉴定是鉴定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许多签名笔迹的伪造者在伪造签名笔迹之前会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练习摹仿,这令笔迹鉴定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研究练习摹仿对签名笔迹的影响。在练习摹仿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练习人是否拥有笔迹鉴定相关的专业知识是相当值得注意的一项因素,本文将通过某研究性实验探析笔迹鉴定知识与签名笔迹的练习摹仿成果间的关系,希望能对笔迹鉴定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套摹笔迹属于摹仿笔迹的一种,它是以他人笔迹为摹本,将摹仿材料置于摹本之上,通过透光所见影像进行摹写的字迹。为了深入研究套摹笔迹的内在规律,笔者以签名为例,通过系统实验,概括研究了套摹笔迹的一般特点,实际统计了套摹笔画覆盖完整度范围,分析统计了套摹笔迹特征的稳定与变化规律,对套摹笔迹中各类笔迹特征的摹仿率进行排序,并探讨了影响套摹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形快实慢、抖动弯曲、中途停顿、笔力平缓这四类特点是识别套摹笔迹的重要依据,连笔特征、起笔特征、收笔特征、笔力特征、附加符号,这五类特征是套摹笔迹的检验的重点所在。套摹签名的简单度、摹仿人的书写水平、认真程度和透光强度均与套摹效果成正相关。上述规律可为笔迹鉴定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2)
作为笔迹鉴定中较高难度的一种,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常见于司法实践领域中。本文旨在对签名笔迹特征鉴定价值做出系统研究及相应分析,以期为司法工作中笔迹鉴定水平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做出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字检验工作中,摹仿字迹检验与其他伪装字迹检验有着明显的不同。摹仿字迹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给鉴定人员判断摹仿字迹带来一定难度,很容易出现对摹仿字迹的误判,不利于案件的侦破。因此正确识别、判断摹仿字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判断摹仿字迹呢?  相似文献   

6.
笔迹是通过个人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的文字符号形象,他的本质是人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技能,笔迹分为正常笔迹、伪装笔迹、模仿笔迹、条件变化笔迹和绘画笔迹等。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迹的一项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藏文同属于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二者在检验原理与检验方法上基本相同,但是,藏文是由30个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有着自己固定的语法,它们在发音、构句、书写等方面与汉字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检验藏文笔迹时,不能照搬检验汉字笔迹的一套模式来认识藏文笔迹特征,而应根据藏文的特点来分析和认识藏文的书写规律,研究其特征。  相似文献   

8.
闫兵  李菲 《科技风》2014,(18):44-44
在司法鉴定时间中遇到的涉及笔迹鉴定案件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中出现了大量字迹较少,且具有一定伪装的物证字迹,这些字迹的往往笔画简单,特征表现不明显,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进行检验。对此,本文对逆向检验方法在笔迹检验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通过逆向思维,调换检材与样本在检验过程中的相对位置,用已知的样本笔迹特征为条件,对检材的同一性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检验难度,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笔迹检验的误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书检验工作运用检验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如今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中,它能够为其提供可靠的线索和证据。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如何运用文书检验为侦查提供方向,如何运用错别字的特征完成笔迹检验,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少量字迹的检验一直是笔迹学研究的重点,鉴定中因为笔迹特征少且特征出现频率低,再加上主观伪装等,很难准确作出鉴定结论。但多数情况下,还是有条件检验的,一般来说人的书写习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只要我们细致观察、反复研究,便可以作出正确的结论。本文主要对少量字迹的检验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还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其中有共性的差异,又有非本质性的差异,在评判笔迹书写的差异性时,要依据已知的笔迹书写习惯,对未知的书写习惯进行科学性的评判,如果不这样做将使笔迹鉴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目前的笔迹鉴定中,最大的争议焦点就是对差异性的性质以及认识上的判断,这也是评判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和严谨性的主要依据。本文分析了笔迹鉴定评断的差异点。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1,(6):16-16
人们通常都认为,规整的容易辨认的字迹便于学习和记忆,然而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事实恰恰相反:非常规字体或模糊潦草的笔迹反而町以加深印象,并提高记忆效率。心理学家表示,相比从简单的文字里“被动获取”的信息,那些需要“主动生成”的信息更容易被长期准确地记住。  相似文献   

14.
陈璐  廖芳 《科技广场》2008,(2):47-48
笔迹分析法由于其简捷、方便、准确性高、个性化强等特点越来越得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笔迹分析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笔迹分析法较其他人才测评的突出优势等。  相似文献   

15.
充分认识机器人书写的笔迹特征,可提高笔迹鉴定的准确程度;通过对写字机器人的结构、工作原理、笔痕特征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写字机器人书写字迹的独有特征及笔痕反映规律,其典型特征不但可以判断笔迹的形成方式,而且还可以作为揭露伪造、变造文件的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写实绘画一直是中外美术的主要倾向。因其作品平易近人,如实摹仿,故具有独特的审美意韵。摹仿是人类的天性,达芬奇说:"镜子是画家之师",而写实绘画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经典的R/S模型及其改进的模型即修正的R/S检验等两种较为常用的股票长记性检验方式对中国低碳证券市场的长记忆陛进行研究。并且选取十五支具有代表性的中小板低碳股票运用R/S模型及其改进的模型进行实际数据的检验。最终得出结论:该十五支低碳股票日收益率为随机波动序列,不具有显著长记忆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笔迹学的发展基本取向: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研究的取向;笔迹心理分析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和教育评估中的研究取向;笔迹与人格的研究取向。我国的笔迹学研究取向:以应用研究带动实证研究的取向;以人格研究向人生成功研究拓展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9.
没有你的图像记录,现场也没有目击者看到过你,但专家仍然能说出你的模样,因为——有笔迹,就能让你显形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5份笔迹扫描资料,呈现在了我国一位高级笔迹分析专家的面前。这些笔迹出自某新闻媒体的5位记者之手。半个小时过后,这位专家通过观察笔迹,就说出了从未  相似文献   

20.
书写速度与笔迹的工整程度息息相关,书写速度的快慢变化都会对个人的笔迹造成影响,而这也就成为了笔迹鉴定侦查领域中的重要线索来源,因此我们需要对因不同下笔力度以及书写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笔迹变动具备一定的了解,以便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辨识相应的笔迹。而书写速度的变化包括强制性快速下笔,强制性慢速落笔以及正常下笔等,如果想全面地掌握书写速度与笔迹的关系就要对这几种变化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主要分析了书写速变化与笔迹的关系,以期为需要了解这一领域的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