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晔 《教师》2012,(31):84-84
体育教学经验是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一员。对理解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教育界、体育界普遍重视对教学经验的研究,它不仅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研究发生了新的转向和追求.也意味着对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新认识及新的技术、技能知识观的产生。同时,体育经验合作教学需要师生间共同行动、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本土研究是中国人类学界的传统和目标,而重视少数民族本土知识的探讨和研究,则意味着人类学本土研究的一种深化。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作为本土知识重要内容之一的云南民族工艺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及其在旅游业背景下的文化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高中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行生本教育,即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准确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视为最高的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杜威的经验观在对原有的经验概念的改造的基础上论述了经验的新内涵。他认为教育生长的起点是经验,教育的归结点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的经验观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统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相似文献   

5.
以前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主要是从理论上认识艺术教育,注重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也曾大声疾呼要科学训练,反对经验教学。一度认为科学训练是唯一的,经验教学是必须废止的。毕业以后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偏颇,有必要作一些反思。其实不必把科学训练与经验教学对立起来。科学意味着严格的定律和预测,经验意味着灵活的运用和创造。科学训练主要是以理性的方式认识艺术教育,经验教学则主要是以感性的方式作用于艺术教育。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理性上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感性的运用也不可缺少。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单凭经…  相似文献   

6.
教师研究是教师为了解决自己面临的教育与教学问题,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在自己工作的中小学校里进行的系统探究活动.教师研究具有内在性、系统思考性、教育取向性等基本特征.教师研究不仅具有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对教育知识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教育知识发展的教师研究主要有理论检验与完善式、问题解决式、教育创新式、经验培育式等四种.  相似文献   

7.
吕长生 《中学教育》2010,(10):24-28
"经验"作为杜威教育思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在对原有经验的批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体现了新的内涵,即经验概念在内容来源和性质上的统一性。以此为基础,杜威分析了经验有教育意义的标准以及经验的改造的层次性。从杜威对经验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统一,重视教师在儿童获取经验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教师知识研究者认识到教师经验以及体现于其中的实践性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西方国家不同路向的教师知识研究成果为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有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与西方同类研究相比,中国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和实证研究。中国的外语教育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传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要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本土化特色,从澄清本体性问题、拓展研究视域和扎根实地研究等方面进行突破,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整体建构,这对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杜威的经验观是其教育理论的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他在对原有的经验概念的改造的基础上,论述了经验的新内涵,认为教育生长的起点是经验,教育的归结点是经验的不断改造。衡量经验有教育意义的标准是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杜威的经验观给我们的启示是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统一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相似文献   

10.
把教学理解为经验传承活动,承认了经验之于教师发展的价值,但有唯经验化、技术化危险。将教学看作实践反思活动,有助于确立教师的专业主体身份,却可能产生狭隘的"专业主义"倾向。把教学作为人生教育活动,是将教学作为师生当下生活实践和导向人生价值觉醒的行动,它把教师的人生经验、生活实践与教学行动联为一体,教师、学生和知识经验形成一种互渗结构,成为经由现实达至超越的人生实践。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不仅需要从经验传承和实践反思的角度理解教师的教学活动,更需要从"人生教育"的角度去进行理解,这样更有可能使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回归教育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11.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教育技术、一般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者提出当前教师应具有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善于利用教育技术有效表征和呈现学科内容以利于教学和学生理解。可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模式帮助教师获得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该理论是对教师知识研究的拓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当前普遍关注和研究的有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教学价值及其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在充分厘清"经验"含义的基础上提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即在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具有个性特征、指向于学习策略与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相应地做出改变实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价值,在知识形成的关键处,要放慢教与学的脚步。同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从头到尾想问题,注重对其在学习策略与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从过程性目标检测、个性化经验检测及策略与方法检测三个维度,开展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评价研究,并以之引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研究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应是一种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可靠信念,个体经验不是合法知识,只有上升到理性才能成为“知识”。这种知识理念不仅在理论上难以立足,而且在实践上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使教育研究远离教育实践。面向生活的教育研究对传统的知识观发起了挑战,认为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因其重视教师个体经验与默会知识的挖掘,努力追求教育中的“真实”,冲破了本质主义知识观的羁绊,是我国教育学界进行的一场非本质主义的教育学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4.
教师认识论与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认识论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研究领域。教师认识论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取向:哲学取向、教育心理学取向和教师教育取向。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是教师对教学知识的积累、掌握与运用。而教师认识论作为教学知识的知识,在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积累、掌握与运用中起支配的作用。因此,在教师职前与职后的教育活动中,必须重视教师自觉认识论的形成,以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知识概念化是美国阿维诺学院进行的教师教育项目研究,在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介绍和剖析阿维诺学院教学知识概念化的基础、教学知识概念化的过程及其管理策略,对我国加强和完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管理策略有很好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经验的概念化”思想理解教学经验的概念化,这是将教学经验上升为实践性教学知识、实现教学经验理论升华的过程,其内在逻辑是在历时态的时间结构中探寻教学经验的实践规律,以生成实践性教学知识并充分发挥教学经验的校本指导意义。根据教学经验概念化的内在逻辑,立足校本发展、面向教育实践,教学经验概念化应遵循“改造经验创生知识”的基本理路,通过“呈现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检验”的实践路径,促进教师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生成,从而实现教学经验的理论升华并发挥其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的知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教育研究中的“中国研究”,即强调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教育自主性的教育研究,“中国人及其文化传统”成为中国教育经验与教育知识的可能性的基本前提,也是其存在的根基所在。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存在形态,主要包括文本性存在、生命性存在和过程性存在。提出“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与中国知识”的命题,其宗旨和意义,一是追寻以“中国人”为基点的教育研究;二是为人类教育学界作出中国人的贡献。当代中国教育知识界对人类教育学界的贡献,体现在基础理论、基本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双向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重新确立了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标教材的文学作品教学,知识开发相对系统,增加了许多新的文学要素,评价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吸收了文学研究领域已被学界广泛认同的新成果。因此,语文教师的文学知识理应更新,与课程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教学法中一种新教学工具,精心设计板书是备课的重要内容。好的板书不仅呈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展示教学流程,还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板书在中学语文课中更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但当前教师较多运用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板书没有足够重视,使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就中学语文课板书的重要性及板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邢彦文 《考试周刊》2015,(19):34-36
板书是教学法中一种新教学工具,精心设计板书是备课的重要内容。好的板书不仅呈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展示教学流程,还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板书在中学语文课中更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但当前教师较多运用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板书没有足够重视,使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就中学语文课板书的重要性及板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