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教育产品、教育服务这三个概念,在教育产业论、商品化那里是不做区分的,在有的文章中也是混同使用。如《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就是如此:“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部分”、“教育产品是垄断的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当我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的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育产品、教育服务这三个概念,在教育产业论、商品化那里是不做区分的,在有的文章中也是混同使用。如《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一文就是如此:“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的部分”、“教育产品是垄断的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当我国教育界还在热衷于进行教育能否产业化商品化的经院式的讨论时,许多国家实际上已经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学产生的过程中,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在前,教育思想在后,最后才产生了教育科学。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是对教育的最初级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表面性、局部性和偶然性。教育思想是对教育实践基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Genera or liberal education)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思想反对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强调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出现了对通识教育的两种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只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优化和互相配合,才能为新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反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有损于其他环节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新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似乎已经成为“陈旧”的话题.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也会经常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而使看来“陈旧”的话题又常讲常新.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社区发展、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0年代在我国兴起社区教育,最早在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开展,相继又在其他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后,又从城市推向农村,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并不是学习西方的产物,而是出于自身需要的创造。首先是学校青少年的德育需要社会支持,动员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而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德育社会化为重点,创造和优化育人的环境和组织,社区与学校结合,共同贯彻教育方  相似文献   

7.
现在大家都知道,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有赖于教育,所以说,教育是基础。看来,关于教育在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关于教育的重要性这层道理,似乎人人都知道了。但是从许多实际情况来看却又不然,往往把教育摆在次要的地位。“一工交,二财贸,腾开手来抓文教”的思想,还在不少干部的头脑中占据地位。在社会上,轻视教师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由此看来,关于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因此,为了改变上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多来,国务院组织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就教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决策思路。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会议及时讨论了这个问题,党中央还决定召开党的专门会议讨论教育工作。这是我们党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可以预料,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决策将在今年作出,教育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会进一步落实。为了迎接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认识教育、改革教育。一、重新认识教育邓小平同志3月23日与外宾的谈话,明确提出:我国十年来获得可喜的发展,成就是主要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言简意赅,切中时弊。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育界甚至整个教育界,人们都习惯使用理念、教育理念等术语,然而大都对其内涵和特点认识不清楚,从长远来看,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试图对理念、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理念进行解说,以期更好地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之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报刊、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之中。尽管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外延的探讨仍存在歧义,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共同构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已成为普遍共识。笔者认为,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概念的学理探讨,不仅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科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一)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社会形态要保持其存在和发展的稳定,除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语文教育界甚至整个教育界,人们都习惯使用理念、教育理念等术语,然而大都对其内涵和特点认识不清楚,从长远来看,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本文试图对理念、教育理念和语文教育理念进行解说,以期更好地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3.
自班级授课制实施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灌输教育、自主教育、对话教育的嬗变。灌输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自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对话教育以人为中心,人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中反映出教育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社会对人的要求的提升,教育不能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启发心智,培养创造力,只有在师生平等的教育中,才能培养有主体性的学生。在目前大力提倡对话教育的时代,这三种教育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社会基础,思想呈多元并存、总体缓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价值、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领域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教育实践工作的起点,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教育理论,究其实质,三体现着同一的教育精神,既展现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脉络,又预示出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通过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变革实现对现代教育、主体教育和素质教育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一流城市、一流教育、一流成人教育、一流企业教育上海郭伯农以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三年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势头锐不可敛,一个太平洋西岸的贸易商业金融大城已渐具规模。儿年之后,在引世纪到来之时的上海,自然会更令人刮目。作为世界一流大城市,它应有何等样...  相似文献   

17.
“教育艺术—成功教育—教育成功”是一种完整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告诉我们 :运用教育艺术 ,进行成功的教育 ,就能使教育获得成功 ;反过来说 ,教育成功来自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来自教育艺术。“教育是科学 ,教育也是艺术。”作为科学 ,它需要严密的逻辑性 ;作为艺术 ,它需要生动的形象性 ;它能以情感人 ,所以 ,它还需要有浓郁的抒情性。它是抒情、造型、达理的美学。它是情感、形象、哲理的融合。情、形、理融为一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这就是教育艺术。教育艺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且高于通常意义上的方式、方法、技巧、技术 ,而又有别于…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成为人的符号系统,是以人塑出的自然关系和系统。文化的传播不同,造就的文化或者是符号系统也是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不仅仅是歌舞、饮食之类,还包括宗教、科学、历史、艺术等。民族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期积淀中由很多人的共识形成的。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每个人都是在自己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最后形成共荣共生的发展局面,这就是当前所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教育功能是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基础;教育价值可转化为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教育价值;教育目的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未来教育、终身教育和高自考教育,三者联手发展,合而为一体,是社会发展之使然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