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CASD,以下简称团体联合会)于2002年由6个专业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计算机学会、中国留德学者学生经济学会、德国同济校友会、中国留德医学学会、留德中国物理学者学会和中国留德化学化工学会发起,并于同年10月2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在德国柏林法院注册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宗旨为:代表和维护全体中国留德学者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各专业学会和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留德学者学生与德国社会各界以及华人国际社会的联系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我国长久以来,曾经缺乏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德国史专著。这一空白随着1991年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德国通史简编》问世,开始得到填补。该书汇集了我国大部分德国史专家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因而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美中不足的是,该书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1945年,没有述及当代的德国。可喜的是这一遗憾不久前得到了弥补。由同一批学者参加撰写,丁建弘、陈世澄、刘棋宝主编的《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1990冲出版了。诚如该书“前言”所说,“它叙述的是当代史,是德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在德国联邦教研部与洪堡基金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德国科学基金会、弗朗霍夫协会、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等九大科研机构和学术组织的联合倡议下,德国学者国际网络(German Academic International Network/GAIN)在美国成立,这是德国政府和学界旨在吸引旅美德国学者回国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德国学者国际网络定期举办地区或全国性活动,向在美工作的德国学者介绍德国政府的科  相似文献   

4.
2011年秋天,我接待了两位来自德国的专家。他们去过很多国家,但是第一次来中国。上海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站。按照德国人的工作风格,一定要提前落实好每件事他们才安心。这两位学者亦是。他们提前半年预订好机票,所有的schedule(日程)来中国几个月前已确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会”)成立大会和留德学者专业学会2002年联合年会(以下简称“专联会”)日前先后在德国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等领导致电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6.
从有据可考的中德之间第一次交流,到近现代德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两次突出关注,中间历时数百年;而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景仰,抑或在十九世纪对中国文化的贬抑,德国人的中国文化视角都与他们当时的思考动态、时代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2000年11月6日.教育部所属北京中国职业技长教育研究所召开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庆祝会是以召开中外职业技术教育经营交流的方式进行的。除中国国内有关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及企业培训工作的领导.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以外,还邀请了与中国长期合作的德国有关政要、专家出席。应邀前来参加庆祝会议的德方贵宾中,有该合作项目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原国务秘书,前经济合作部部长冷格尔博士,德国驻华大使博尔以及经济参赞,中德职教研究所德方专家组组长、中德  相似文献   

8.
涂皓 《教育》2014,(3):40-40
2013年夏天,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赵远虹陪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在两天时间里,艾申波茜亲眼目睹了2000名中国儿童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赵远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察结果令德国专家的失望,甚至超出了她的想象。艾申波茜对于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感到非常的惊讶,她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非凡进展。从学生流动上看,德国属于"流入型"高等教育国家,同时注重国内学生到外国学习访问;从学者流动上看,德国吸引了大批外国学者,尽管德国学者也去发展中大国短期交流,但在谋求长期职位方面,他们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从项目建设上看,德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但与亚洲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加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德国积极应对"难民危机""新冠病毒"等国际挑战,展现出坚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决心;追求平等而富有质量的国际合作,将定期评估国际合作关系;重视非政府组织功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动向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学生和学者的跨国流动是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从学生来看,德国的国际学生主要来自土耳其、波兰、中国等国,学习领域主要集中在工程、法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德国出国学生大多流向奥地利、荷兰等国。从学者来看,德国派出以及赴德学习的学者主要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欧洲为主要来源地和目的地,研究领域集中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大多分布在高校,以3个月以下的短期交流为主。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德国采取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改革学制、提供多样化的奖助项目、制定便利化签证就业政策等措施,但也面临着就业政策收紧、语言不便和学士学位不被认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德国2007年科学年的主题是"人文科学"。德国洪堡基金会秘书长乔治·许特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指出,德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能提供很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会,在海外也设有颇具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学者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12.
7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等5人来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亚琛工大的80多位中国学生学者参加了报告会。张杰校长的报告题目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军者",介绍了上海交大过去5年来指导思想的变化、2020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在谈  相似文献   

13.
德国2007年科学年的主题是“人文科学”。德国洪堡基金会秘书长乔治·许特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指出,德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能提供很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会,在海外也设有颇具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而且学者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14.
7月1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等5人来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作报告,亚琛工大的80多位中国学生学者参加了报告会。张杰校长的报告题目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军者”,介绍了上海交大过去5年来指导思想的变化、2020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思 《教师博览》2013,(1):49-50
<正>在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有一片纪念碑群,占地超过两个半足球场。2700多个水泥碑,长宽如单人床,密密麻麻排列着,没有任何文字符号。参观者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碑群,好像进入一个街区。地势高低起伏,碑体高低错落,低的不及膝盖,高的足有四米。2011年11月,在德国绿党伯尔基金会的安排下,我随几位中国学者访问德国,主题是"德国社会如何面对和反思历史",再访此地,有机会请教专家。  相似文献   

16.
冯晓花 《文教资料》2009,(14):50-52
现代翻译学者的理论受到语言学理论的极大影响,如中国学者刘宓庆和德国学者玛丽&#183;斯内尔-霍恩比借鉴语用学理论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翻译理论。本文从学科的界定、文本分析模式和翻译风格论三方面对比了两位中外学者的翻译理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北非战事,从1941年3月德国法西斯参战,到1943年5月以德意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时间仅为两年.较之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较之1945年8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凯歌声中日本无条件投降,亚洲战事的结束,非洲之战可谓速战速决.表面上看来,北非战场是以英美为一方,德意为另一方的战争.基于这点,某些西方学者极力夸大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9日至13日,第十一届中法历史文化国际合作研讨班于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研讨班以"全球史中的纪念活动"为题,由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和法国人文科学之家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学者,以及法国、德国、瑞士等高等院校和重点研究机构的学者,同驻沪领事官员等出席开幕仪式,并由各方代表共同致词。研讨班学员主要包  相似文献   

19.
“社区”一词最早来自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把德文的“社区”译成了英文Community,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的意思。二十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将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中文的“社区”。“社区”一词在我国社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同组织的“中德生命科学青年学者双边会议”于1999年4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展望21世纪初生命科学的发展,基因、进化和疾病之间可能建立的联系,探讨中德长期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可能性。该会议是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共建的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1999年计划范围内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之一。自1978年中德两国签订科技合作协定以来,特别是1993年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筹建以来,通过两国科学基金组织的学术交流、互访及双边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