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儿童心理综合量表,对桂林市144名6~9岁儿童进行社会生活能力测验,发现:被试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技术低于实际年龄应当达到水平”的情况有所加重。儿童社会生活技术水平没有学校间的差异,但儿童社会生活技术水平存在着父亲文化程度上的差异:父亲文化程度低的儿童,其社会生活技术水平显著高于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儿童  相似文献   

2.
私立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型为私立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反之,私立大学的存在与发展,动摇了中国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传统,壮大了市民社会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强调自我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后对个体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同时也强调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他的这一理论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提供了丰富且又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独特性标识了民族的存在,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中存在三层面的突出问题:国家层面上.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层面,文化发展也落后于经济发展;而民族文化发展本身又出现了民族特性弱化的倾向。这三个层面背后的共同诱因是文化发展的理念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亚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种文化,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亚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在承认亚文化存在一定消极作用的前提下,主要论述亚文化存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古今中外的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偏见现象。它既是社会文化影响的反映,也存在扩大化的倾向,结果又再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是影响了青少年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合情化.从而使女性在学业及职业成就发展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社会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的幸福利繁荣,教材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族凝聚力,这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内源生长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传统文化潜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朱熹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家,他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国家稳定和人民精神富足等方面作出的有益论述,为我们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英雄崇拜在每种文化中都存在,英雄主义在其特定的文化中代表了特殊的社会文化追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不同文化对英雄主义社会价值的定义却不一样.本文将分析中美影视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讨论两种文化中英雄主义产生的根源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9.
文化权益是农民权益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农民的文化权益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农民文化权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情况依然存在。在社会公平视野下分析农民文化权益受损的原因,并提出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对策,对于社会的和谐,农村的稳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受各种因素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事业进步程度及市场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差,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差,社会各项事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市场  相似文献   

11.
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就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要求。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要求,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化生活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化的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在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重要意义以及旅游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证了人类旅游活动对自然和人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略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出能实施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者、实践者和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和最具有普遍性的权利,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人之为人所具有的权利。人权分为应有的人权、法定的人权和实有的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人权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宪法是人权保障书,是人权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既确认已有人权,又保障人权的实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识.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选取基层社区作为研究层次,构建了基层社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评价体系,并以济南阳光100国际新城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其人居环境的等级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疆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新疆文化特点,从法律政策保障、加大教育投入、转变社会传统观念等视角,探讨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以期推动新疆文化发展,形成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人文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社会的发展环境能给人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契机。但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与社会表现出的胶合状态与新中国建立很长一段时期表现出的同构状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限制了人的自由发展。目前要把社会从国家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努力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人情交往的异化及其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人的人情世界中,人情交往的异化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而之所以形成此种状况,不能不说与中国人自古重人情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进一步探讨了人情交往的异化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为当代中国社会寻求一条消解交往异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战国秦汉儒家的人性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论的假设是任何管理理论的前提之一。科学管理的前提应是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的人性假设。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因而,研究中国儒家的人性管理思想对创立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具有圈层性质.文化圈层现象形成原因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文化区域的分界和文化生态的形成是文化分布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