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RCS模型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CS模型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文章提出,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ARCS模型,就是要增设特殊情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课堂的贴切性;课堂问题难易适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现军事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2.
"ARCS学习动机模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模型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建立相关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层次设计,增强学生自信心;适时积极评价,提升学生满足感。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将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与运用来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根据ARCS模式关于主要动机因素的分类,制定了以动机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福罗里达州立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约翰.M.科勒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ARCS动机模式。本文从ARCS动机理论出发,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和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独特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学习动机特点,从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四个方面来探讨激发、强化和维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增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而专门用途英语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约翰·凯勒(J.M.Keller)提出的ARCS动机模式,从"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足感"四个方面解析如何将ARCS动机模式融入ESP教学中,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动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美国学者约翰·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作为理论指导,针对当前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用ARCS动机模型的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足感四个动机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课件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是初中学生喜欢学习英语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美国 Keller教授提出了 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方式,使初中英语的教学有了新的发展。ARCS动机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注意、关联、自信、满意四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长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适度使用 ARCS动机模型教学模式,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英语。本文具体阐述ARCS...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研究发现,网络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利影响在于:集体学习氛围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务操作教学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建立知识关联;互动环节的缺失阻碍了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学习成绩评定标准的改变令学生难以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为了有效激发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应采取的策略包括:根据学习需求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建立相关联系,加深学习印象;及时合理反馈,增强学习自信和满意感。  相似文献   

9.
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进行和维持学习活动的主观原因。在多媒体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了解英语学习动机的一些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与手段,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ARCS动机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如何增强初中生在语文写作中的学习动机。ARCS动机模式包含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关性)、Confidence(自信)和Satisfaction(满足感)四个要素,旨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与学习满足感。在教学中,注意策略强调引人入胜,兴趣策略关注联系现实,渴望策略旨在增强自信,满足策略要求提供反馈、奖励。  相似文献   

11.
ARCS学习动机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CS模型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维持学生自主持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新课程倡导学习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满足感,借助于ARCS学习动机模型理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冯娟 《考试周刊》2007,(42):74-75
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时间投入、努力程度及语言策略的使用频率。教师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本文借鉴了Keller的ARCS动机模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课为例,阐述了作者对外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保持沉默等现象,其原因和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有直接联系。许多大学英语课堂知识陈旧老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动机。本文将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和分析。基于成就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积极融入成就动机理论。  相似文献   

15.
ARCS动机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该模型可用来指导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其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让学生验相关性、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提升学生的信心,适度夸奖与赞美令学生收获满足感,使教师得以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学习动机的激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RCS动机设计模型把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动机因素分为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足感,历史教师可将各因素和课程特点相结合,以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自身知识系统的建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的原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学习动机策略的设计与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层次教学模型在对教学对象分层方法上缺乏灵活性,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趋向和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设置与手段方法上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的需求。以ARCS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大学新生入学后,在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时候如何以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在实践环节因材施教实施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9.
学习动机的激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ARCS动机设计模型把影响学习者的主要动机因素分为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足感。历史教师可将各因素和课程特点相结合,以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自身知识系统的建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利用ARCS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瑞 《考试周刊》2009,(30):204-204
ARCS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动机设计有四个因素: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本文对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