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海霞 《考试周刊》2009,(34):229-230
高校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只有增强班级凝聚力,才能构建出和谐优秀的班集体,才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学班级凝聚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凝聚力,就是指一种能将人或物聚集到一起的力量。强大的凝聚力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姑且不谈,就是对一个小小的班集体来说,凝聚力对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为只有每个学生心向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才会使一个班级变得团结向上。那么,如何让班级具有凝聚力呢?我个人认为凝聚力来源于班级所有学生的上下一心,来源于全体学生的主人翁的归属感,来源于班集体发展的总目标。使班级发展的总目标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和自觉的实际行动,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班级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上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王存贵 《陕西教育》2010,(10):18-18
班级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是否有凝聚力,是否具有进取向上的精神.是班级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去的力量源泉。因此,建设凝聚力强的班集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主义素质,班主任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有这样一段关于班集体的阐述:“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责任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时,才真正称得上是‘班集体’。”现代教育论把班集体看做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为集体奉献的环节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如何才能让班集体成为展示学习才能、熏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绿洲?班级文化的建设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民主基础之上的。同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做好我们的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6.
唐羽 《教书育人》2020,(3):65-66
班级文化折射出班级管理的内涵,通过班级文化可以透视班级建设目标、价值观、班级规制等,可以窥见班级集体意识和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班级的发展意义深远。目前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象,学生的自主权、参与权常常游离于现实的班级文化建设之外,桎梏了学生主动性、创意性的发挥。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下,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主体性诉求增强,只有依据学生的主体性诉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才真正集中体现出班级全体学生的意志力,才能发挥班级文化影响力,让全体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培育出一个健康、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新班级来说,学生能否迅速融入新集体,尽快形成班级凝聚力,是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所以一个班级在组建之后,班主任应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开好专题教育班会。  相似文献   

8.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一、培养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  相似文献   

9.
陈燕 《天津教育》2003,(3):28-29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双边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既不是学生个体简单的组合,也不是凭借班主任一番热情和愿望轻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而是借助一种特殊心理凝聚力形成的群体。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集体是教育的工具。”一个健康向上、富有朝气、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凝聚力的产生对加强班集体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目标牵引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的内存动力一个班级应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它具有强烈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0.
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是班集体得以维系的灵魂,是班集体发展的高级阶段,班级凝聚力的高低影响着一个班级工作发展的水平。因此,形成班级凝聚力对一个班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在一个班级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班级这个团体的新成员,彼此之间尚不熟悉,因此这  相似文献   

11.
班级活动是创建班集体的血液,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摇篮。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具有重要意义。我中途接手的班级,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氛围良好,集体荣誉感强,这与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班风,需要班主任这位学生的教育者和班级工作的主导者,带领全班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全班同学班主任必,页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谦虚求实的作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影响和教育学生,与同学们一道,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使学生树立整体意识,激发班集体旺盛的士气。善于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3.
胡麟祥 《中国德育》2007,2(3):71-73
什么是班集体?有人把组织有序的教学班看做班集体,有人认为,“班集体是一个有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群体”;其实,组织有序的班级仅仅提供了班集体发展的基础,班集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群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班集体是在学校教学班基础上,在教师教育指导和集体主义价值引导下,在共同活动中形成了文化心理共同体的学生主体。如果要对班集体的本质涵义作进一步理解,还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班集体。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有这样一段关于班集体的阐述:一个班级,只有当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了责任感,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时,才真正称得上是‘班集体’。现代教育论把班集体看做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学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为集体奉献的环节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一个刚刚组建的新班级来说,学生能否迅速融入新集体,尽快形成凝聚力,是班级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所以一个班级在成建之初,应及时开好几个专题教育班会。  相似文献   

16.
刘晓刚  ;张义霞 《教师》2014,(23):109-109
正凝聚力是一个集体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更能鼓舞学生的士气,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优秀班集体等均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笔者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现总结如下:1.利用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抓住了活动,就抓住了管理的契机,活动搞好了,不用老师说太多,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今后班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高校班级集体主义培养和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集体是高校学生生活中最稳定、最直接、最基层的群体,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最基层单位,而班级集体主义则是这一群体的核心,是班级团结凝聚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班级集体主义一旦形成就能产生集体行为的共性:心理相容、行为从众、相似相辅.班级集体主义的培养与学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宿舍管理社会化,高校班集体建设受到巨大的冲击,新形势下高校班级集体主义的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一个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引导、组织好学生建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带好一个班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赵伟 《辅导员》2011,(18):40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一个好的带头人带出来的。在班级管理中,这个带头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只有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的言行、思想,用爱去关心、帮助、教育他们,才能形成一个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一、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刚开始带五年级新生时,我便深入到学生当中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管理者、组织者。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是班级工作成败的关键。要建立一个优秀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师生要有共同奋斗目标,有正确舆论导向和班风,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这样的班集体才能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