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步入全民网络时代的当下,需要公共领域平台熔炼公共智慧、铸造理性精神以及培育实践能力。对于"公共领域"而言,网络时代因其技术革新获得了网络匿名性、超时空性、参与的广阔性和多元化以及超强的互动性等优势,但也存在"合法性基础"的身份困境,面临着诸如"数码鸿沟"、"大众理性"和网络信息快餐化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但是,在一个复杂多元社会中,民主协商中仍存在着公共利益的偏失、社会信任度低、公共理性不足以及政治能力的贫困等问题阻碍着民众公共精神的培养。为此,应进一步探讨协商民主下培育公民精神的新路径,培养公民学会正确处理普遍的道德冲突,构建一个公开辩论的"公共领域",在民主协商下提升公共理性与合法性,在协商中建构民众的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责任心。  相似文献   

3.
王焜 《中学教育》2015,(2):28-35
作为20世纪最富独创意识的女性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对当代教育问题亦有深刻影响。通过分析阿伦特政治哲学中的相关理论:公共领域是实现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实在领域,而大众社会侵蚀"私人领域",使"公共领域"隐退,造成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了解决现今社会出现的盲从和责任感缺失问题,尝试首先从教育领域借鉴希腊城邦的政治经验,通过将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找寻一种适应变革时代的教育模式:在班级的集体生活中重建公共领域,并保护私人领域,以教化出学生的独特性,并培养其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强烈的私化现象和与之对抗的新国家主义思潮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国际上,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日本的公领域从空间维度上进一步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哲学在日本兴起。公共哲学研究者剖析了日本传统公私问题的弊端,认为公的封闭性和公私地位的不平等是日本公私问题的症结所在,是造成"灭私奉公""灭公为私"的罪魁祸首。他们认为解决日本传统公私问题的关键就是"活私开公",也就是在克服公私不分、公私对立的基础上,导入公共的概念,以达到自己、他人、社会共存共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的勃兴让日渐武微的公共领域理论又重回大众视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和激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网络为公共领域的重建提供了契机,是中国建构公共领域的曙光.不能否认的是,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在结构上对大众主导的公共领域具有优越性,但是媒体只是构建公共领域的一个必要条件,不能决定公共领域发展的进程,网络媒体更不是公共领域的"救世主".中国建构公共领域面临着政治权力的介入、商业利益的挤压、公众民主监督意识不高等问题,因此互联网是一个未完成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6.
网络公共空间继承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理性与批判精神,以零壁垒、无边界、广覆盖、去中心、大众化的特质创新了人际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秩序,引领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网络技术的变革实现了公共领域的权力转移,一种扁平化的虚拟组织结构为公民参与和行动博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和交往平台。在以公共议题为导向的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走向可能的常规化和实用化。从本体论、客体论、话语论、功能论角度来看,主体博弈的充分性、身份介入的对等性、交流沟通的论辩性、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建构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博弈框架和实践逻辑。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的边界和疆域。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和冲突。从消费者个体理性出发的私人消费会导致社会整体的无理性,这种整体的无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的失灵。作为整体理性代表的国家应该在消费者个人理性失效的情况下迅速介入,其介入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展公共消费来替代那些导致社会整体无理性的私人消费,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理性。  相似文献   

8.
公共精神缺失是现代社会治理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在现代公共精神成长中,大学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大学要有效地承担起这种角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学主体性的有效确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作用下,中国大学主体性受到严重消解,导致其培育公共精神的职能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主体性的建设对于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公共领域的逐渐形成和理性的多元存在是现代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领域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批判性建构,理性的多元存在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协商和调适。公共理性要求教师秉持公共价值、践行公共伦理、运用公共思维和进行公共调适。教师公共理性的生成要基于自身权利的公共参与与合作、基于自身职业的责任与道义担当、基于自身专业的理性与德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的逐渐形成和理性的多元存在是现代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共领域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批判性建构,理性的多元存在需要公共理性对其进行协商和调适。公共理性要求教师秉持公共价值、践行公共伦理、运用公共思维和进行公共调适。教师公共理性的生成要基于自身权利的公共参与与合作、基于自身职业的责任与道义担当、基于自身专业的理性与德性。  相似文献   

11.
把微博作为切入点,借鉴话语权、社会角色、意见领袖等社会学理论阐释了网络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融合的趋势——公共领域私人化与私人领域公共化。并且立足现实,分析了公私领域融合给社会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次生性层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而是一个包含着复杂交往关系的多层级社会体,现代性的公共领域就是它的一个层级.公共领域是在市场交换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于市民社会的原生性层级来说是次生的.然而,这一领域虽属次生却对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生产社会共识和创制社会规范的社会空间.它所创造的公共精神超越了契约原则的局限性,使市民社会产生出自我救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时空中,一方面,公共意识呈现萌动与异化、觉醒与混沌、理性与勃发的历史嬗变;另一方面,公共意识促进着“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型重构、公共生活参与的主体互动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解释范式,也可视为一种实体建构的规范范式,从而得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是公共意识生长的轴心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社会生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离,大多数学者认为,私人领域是一个权利领域,在该领域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合理的、正当的,而公共领域被认为是权力领域,公共领域应拒绝权利。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即组成该领域的人员尤其是公务人员也有他自利性的要求。因此,文章从公务人员的自利性入手,分析了人事制度如何确保公务人员合理个人利益的实现以及如何克服其不正当的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的虚拟转型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虚拟公共领域超越了中国现实公共领域的发展困境。虚拟公共领域不仅具有平等、开放、低廉的特征和批判的精神,还以其独特的虚拟性及高技术性,实现了对现实公共领域本质的超越。但我国虚拟公共领域的发育仍然有待于政府、社会及民众三方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区是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维持社会正义,稳定社区秩序,净化社区环境,和谐社区关系是居民的基本偏好。社区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建立多元互动的合作机制。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构建过程,正是社区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也是政府与社会分权的过程,还是公民社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市场经济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结。市场经济一方面孕育和造就着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又以公共领域作为自己坚实的社会基础;公共领域一方面以市场经济为生存、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又积极地维护、规制着市场经济并以自己的形式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社会动力。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辩证机制既具理论价值又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共高等教育的绩效问责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高等教育依赖于社会公共财政,行使着社会公共权力,但其绩效问题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监管。绩效问责是指公共权力者对绩效的回应能力,它通过汇报、解释、证明等方式,来确保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或个人对高等学校的资源使用及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绩效问责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利益,也有助于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提升公共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不仅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个奋斗目标,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闻传媒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协调者和沟通者,毫无疑问,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与教育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 ,许多国家都在发生着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中 ,也发生着公共教育权力的变迁 ,并产生新的教育社会关系和教育问题 ,如政府选择与非政府选择的关系、公益与私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解制与规制的关系等 ,从而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教育政策要有效调整新的教育社会关系 ,有效解决新的教育问题 ,必须改革教育政策活动范式 ,做出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