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深度学习的"现象教学"思维型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和探究问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教师通过追认知冲突、追核心问题、追课堂生成的追问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观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促使其对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培育其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问题是引领学生思维航向的灯塔。善教者,必善问,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对于促进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适时适当的追问,能够点拨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是数学课堂上的"点睛之笔"。正确把握追问的切入时机,是发挥追问成效的关键。一、"追"在无疑处受到心理年龄的制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浅尝  相似文献   

3.
追问学生中,学生难免遇到思维障碍和矛盾,教师要及时发现,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追问的根本要义就是启发,要从激发学生想象力的角度进行追问。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契机,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教师要在教学进程中适时追问,"追问"是一种魅力无限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要做好功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课堂"追问"水平有质量的保证,教师要对"追问"这一常见课堂教学手段本身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追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地理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追问"不仅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而且为学生思维逻辑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在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对"追问"的不重视、"追问"的缺失、"追问"的随意性等一系列问题,没能使"追问"在教学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本文意在呈现"追问"的价值,并分析地理课堂中"追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对策,以期从"追问"角度对地理课堂的教学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追问"是对话教学和问题教学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是在前次提问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研究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某一教学知识点,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深入理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实现知识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就需要在一问之后,进行追问,把问题深化和升华。追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不断的追问,可以让学生从无知到知其然,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一、创设追问的情境,让追问顺利开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若要做到高效,就要创设一个有效的开局。有些教师在实践追问教学时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前期没能吸引住学生,无法为后续的追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追问,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运用点状追问能发展学生的聚合思维;运用线状追问能促使学生思维深入下去,发展层递思维;发散追问则能让学生的思维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些追问方式都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阅读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都始终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如此目的,追问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教学追问,不仅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且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继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良好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让"问"促进学生思考,让"说"突出学生思维外显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批注式阅读学习方式进行人物分析时,巧妙地进行追因溯果能够让人物活起来,而进行追因溯果建议从"品读""追问""比较"三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追问能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追问要做到:导、追、拷、补等,追问要有目的、有深度且不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对话,追问就是对话中的一种。追问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不是提问的简单堆砌。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课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的有效把握,追问是一门艺术,好的追问当追在其时,问得其所。  相似文献   

12.
正"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何时追问、在何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句轻轻的追问,能让学生幡然悔悟",让学习渐入佳境。精当点拨、精要讲解、精心设问,有利于教师成为课堂上一名理性而智慧的"追问者"。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学生道德体验与教师正确价值观念引导的动态统一,而追问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而实现教学动态统一的重要手段。追问引导师生思维和对话不断走向深入。刘洁、芮良君同志以"追问"为主题,引入典型案例,探讨追问艺术的教学功用,引导学生明辨知识要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收获课堂意外惊喜。以追问时机的灵动把握,求追问价值的实现与效益最大化,让读者产生豁然开朗、身临其境之感,更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思索……  相似文献   

15.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追问是建立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释学框架下教学是多极循环互动的过程,本质属性是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教学的本质是在多极互动中转变经验而不是传递经验。其策略为:有效提问,促进师生互动;追问原因:让"理由"看得见,促进学生的前结构与学习内容的互动;认知学徒:让老师的思维"看"得见,促进教师理解与讲授的互动;让学生相互的教: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程序化"自我提问清单:让学生自己促进自己的前结构与内容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层次发问,数学追问能引导学生逼近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追问、巧于追问、精于追问。通过追问,探析知识本源,演绎课堂生成,进而让数学教学走向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设问或追问,都是通向教学目标的一级台阶,当学生回答正确,不要急着召集众生满堂喝彩;当学生沉默时,更不要急着追问"还有吗",只有我们充分设计精心准备,才能有效、高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达到理想的,甚至是那令人震撼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对于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调动学生内在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有效追问艺术,巧妙运用追问策略,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精彩生成。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一、在深度匮乏处有效追问,引导探究,挖掘文本深度阅读是人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  相似文献   

20.
追问——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