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洪中 《考试周刊》2014,(53):172-172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尤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应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其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早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体育锻炼能一定程度缓解因为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 心理健康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关乎其自身成长,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基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视角,深刻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将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革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切实为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普遍外出务工,这就使得学生在家里成了留守孩子。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入地和留守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学生的需求,帮助留守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是现代社会面对留守学生现象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帮助留守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需求问题,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隔代抚养或生活自理,势必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产生障碍。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的交流,使他们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这些都是"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的一连串现实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它视为一项"阳光爱心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让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阳光,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田,让他们用阳光灿烂般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大学生后,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他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是否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关注这类大学生的成长,高校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否到位,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了解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状况,高校干预情况,提出了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到城市里打工,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家中,由于这些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心理上受到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时间长了,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现在笔者就自己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调查了解,建立档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学校的留守儿童,我要先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9.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约85.3%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人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等,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成长。本文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使这一城市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注和温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立东 《甘肃教育》2014,(18):20-20
正"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剖析一下"留守儿童"问题。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国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  相似文献   

11.
由于跟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普遍亲情和情感关怀缺失,心理健康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小学校逐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维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事实上,心理咨询不仅有助于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获得合理宣泄和认清自我真实处境,还有助于帮助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笔者以部分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问卷调查,并筛选出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进行访谈,发现留守儿童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和孤独感,情绪管理和认识是影响他们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护人的有效引导和管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领路人,更应主动肩负起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任务,多路径走进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真实的心理,开展多样化活动引领他们心理品质的提升.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实际,尝试以心理社团为载体,以绘本阅读为抓手,对留守儿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品质,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郑全社 《学周刊C版》2020,(13):157-158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中,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不仅能确保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还能使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农村社会衰落,加之城乡教育布局调整,留守儿童的规模迅速扩张而其成长环境趋于恶化,其身心健康和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忧思。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照料等。通常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流动而本人留在户籍登记地的O~17周岁人口。因其成长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或缺损,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留守儿童的特殊生存状况,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学校不及时予以纠正,任其发展,肯定会影响他们以后人生的成长。笔者在近年的德育工作中,总结出了下面几点教育留守儿童有效的经验。一、淡化"留守"概念曾几何时,研究者与教师都习惯于将留守儿童的缺点归结于留守之故,他们将研究的眼光总盯在"留守"二字上。更有研究者为了引起社会对此事的关注而夸大了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朝鲜族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其性别、年级、留守时间与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态度、行为表现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人际交往、行为表现总体水平正常。应转变认识,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增强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关键时期,对于留守儿童教师更加要引起重视,同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维护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成长尤其是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本人从心理辅导入手,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究. "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有多种,这些监护方式体现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家庭功能缺失或弱化,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