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需要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学校、家庭教育中,学生往往因腼腆、胆怯或没有合适的场合和时间而失去了与老师、家长对话的机会,学校和家庭间因缺少必要的平台而缺少深层次的沟通。这时对话的一种形式——书面交流的优越性便显现出来。"成长日记"就是一种书面交流形式,它是教师、学生、家长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伴  相似文献   

2.
巴西教育家佛雪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品德课更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佛莱雷"对话"本质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进行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现实中,有的教师却将言语上的问答视为"对话"的本义。对此,我提出以下的思考。一、当下课堂对话的失真现象1.唯书本,不闻生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这一教育主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即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了对话,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那么,作为一位生物教师,如何才能较好地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对话呢?怎样的师生沟通最美丽?  相似文献   

5.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教师应努力拓宽对话的渠道,让课堂经历——生本对话,探寻作者"秘密";师生对话,促进观念"融合";生生对话,展示多彩"个性"等多元对话活动,交流彼此的见解与知识、情感和观念,使其相互融合,直至达成共识,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性,这就是教学的对话原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渐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观点、解释的碰撞、消解、转化,走向融合和升华,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生命智慧与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7.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没有交流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与学生进行对话活  相似文献   

8.
一、“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对话”的本质是师生间平等的磋商与交流,而“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气氛。没有教学民主,就没有“对话”可言。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权威”自居,“师道尊严”至上,教师主宰课堂,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唯师是从”  相似文献   

9.
田芳 《教书育人》2012,(33):16-18
进入21世纪以来,"对话"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而且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或者进一步说,教育更是一种对话。"[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目前,对话教育理念已逐渐盛行于高校学生教育中,但新的理念未必就一定能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在于理念能否在实践中科学、合理的运行。本文将从对话教育的意蕴出发,发掘目前高校学生对话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策略,以增强高校学生对话教育的实效性、真正促进高校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在《对话与发现》中指出:"作文就是‘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作文就是一种以老师为对象的倾诉,是与老师的对话"。的确,从生命的本质来说,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从作文教学全过程来看,作文也应成为一种"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基于平等、尊重的双向互动、合作交流。过去,作文对话往往止于课堂,呈现形式是师生围绕本次的作文任务进行的语言上的交流、互动。其实,作文教学的对话的形式,不仅可用语言,还可以是书面  相似文献   

11.
弗莱类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一种实现形式,“对话”可以说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对话强调师生的相互解释、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是个“重头戏”,对话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图片、实物、幻灯、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常为教师所利用。其实,还有一种更简便、快捷、高效率的方法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语境,正确地感知、领悟、掌握和运用外语,这就是动作学习法。动作学习法有不少优势。譬如,它有助于开发学生右半脑的潜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相互交流,启发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同时,提问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苗飞 《教师》2013,(25):86-86
音乐“艺术表现”表现课型就是充分地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主体实践、真实体验,打开学生心灵之门,促进师生、生生间、学生与生活、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对话,实现“感知、体验、表现”一体化,促进学生的成长。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艺术表现”课型。  相似文献   

15.
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的本质就是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活动,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进行的"对话活动".小学数学课堂的对话主要是课堂大交流的对话、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教学主体的自我对话三种类型.本文作者就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对话课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指的“对话”,并非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对话,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互相激发、共同创造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需要对话,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写到“: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现代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对话可以有无效对话和有效对话之分,有效对话又有低效对话和高效对话之别,高效对话才是真正的有效对话。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一、对话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是以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保障的,而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的最好体现就是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名的论著《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关于对话的准确定义.我是在请教了语文界当下走红的几位高人后才得知:“对话.就是相互间聆听与言说.就是聆听一言说一交流一反思一共识一存异……”这个定义.后来又被一个专家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伯姆、布伯、弗莱雷、伽达默尔、巴赫金、哈贝马斯……各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言说我所关心的事物.通过反思与聆听.通过再度言说.来达到原先没有抵达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平等对话教学,就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是师生都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自我超越。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超出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表现为多种教学策略。它不仅指师与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对话。本文试就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和有关实施策略作一阐述。一、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及其过程(一)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阅读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过程,对话是构成其过程的主要活动形态。“对话”从外在形式看,虽然与一般的谈话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