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瘾”也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瘾是网络带给现代青少年生活的“潘多拉魔盒”,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个新问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对网瘾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瘾的危害进入深入分析,试图提出针对学校、社会、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郑强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107-109
“网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学生分心,家长痛心,教师忧心,社会担心,预防和戒除网瘾刻不容缓。通过对网瘾的界定、网瘾的实质与导致网瘾的“罪魁祸首”的分析可以看出,要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就要教会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加强理想教育和意志力培养,加强网络的开发和监管。通过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法、替代与转移法来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3.
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有轻度网瘾,网瘾与学生自身因素和网络因素均有 显著的相关性。 目的 网瘾与毒瘾其实缘于共同物质基础。 网瘾发作时严重的也会出现如同瘾君子那 样的手抖、出汗、心力不集中、食欲不 振等间断症状。 目前,这类现象已被 众多学者称为“网络上瘾综合征”或IAD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如果 网瘾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4.
寒假到了,家有网瘾孩子的父母们开始担心孩子假期会无限度上网。“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认为,妈妈的骂、爸爸的打等粗暴管理方式不能使孩子远离网络,只会令孩子的网瘾越来越深。很多刚瘾学生没日没夜地上网,是因为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和压力,才能释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网络这把“双刃剑”造成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由“网瘾”直接或间接引起很多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网瘾"现象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网瘾”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网络本身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使青少年学生摆脱“网瘾”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特别是加强健康网络建设,加强健康上网教育,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7.
《河北教育》2009,(5):11-11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平山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远离网吧、戒除网瘾”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各校每周安排一次“远离网吧、戒除网瘾”的网络道德专题教育课,教育青少年学生认识到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对自身健康成长的危害性,使学生能够自觉远离网吧,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棉照“寺刍利擗害、  相似文献   

8.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磊 《考试周刊》2011,(38):214-215
在网络发展的今天,伪科学、反人类、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使得一些学生沉迷网络。面对网瘾的教育,作者以五年制大专幼教专业舞蹈方向班学生为个案,提出网瘾问题,进行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解决,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以此为案例进行反思,研究总结走出网瘾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上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部分中学生对网络的沉溺和痴迷,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生理健康,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网瘾”对中学生的影响“网瘾”即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AID),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摆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网瘾”患者有四个特点: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丧失;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身心健康受到较严重的损害。“网瘾”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长期过分的人机互动而缺少有感情的人际交往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有的会渐渐沦为毫无情感的“机器”;有的湖南11号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冷漠、消沉、多疑、精神不振等情绪。一些中学生不能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角色转换,形成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最后造成心理疾病。而且网络社会的自由性,使得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因特网上相对减弱,容易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瘾包括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聊天成瘾,除网络本身原因外,家庭和学校教育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马斯洛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是根本原因。大学生网瘾有生理、心理于口社会三方面的不良表现,可以据此诊断是否网瘾。网瘾的预防和矫正,有管理引导、传统文化、学习迁移和聆听疏导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道称,“总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上述数字表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上升,上网成瘾也逐渐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09,(6):61-61
现如今,如何防止学生陷入网瘾、如何帮助学生戒除网瘾的确是令不少学校和教师头痛且棘手的问题。在如此背景下,网络游戏居然被纳入小学教材,甚至大摇大摆地进入小学课堂,武汉市的做法岂不成了“引狼入室”?  相似文献   

14.
戴仁卿 《考试周刊》2011,(59):184-185
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认为,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同过了依赖网络来满足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不无关系.要解决好网瘾问题,必须为大学生“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满足创造健康、良好的环境.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此外.还应疏堵结合,发挥图书馆和体育运动在戒除大学生网瘾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理念,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我国青少年网瘾这一社会问题,笔者提出了“人防 技防”的模式,在加强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的同时,健全涉网立法、规范网络运营模式,从计算机技术层面上净化网络环境,有效遏制青少年网瘾问题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6.
伴随网络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深入调查青少年学生网瘾现状、探究青少年学生网瘾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和治疗网络成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温州瑞安三所农村小学247名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状况及网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六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触网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比六年级学生早触网;(2)男女生在上网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以网络游戏为主;(3)农村学生网瘾普遍较低,有网络成瘾倾向(得4分)的学生占了9.1%,网瘾很大(5分以上)的学生占12.6%,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占2.4%,男女生在网络成瘾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网瘾分数比女生高,且接近"网瘾很大";(4)网瘾很大的与网瘾不大的学生在小学生健康量表各因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学生》2006,(9):8-12
这几年.“网瘾”这个名词不断出现,顾名思义,上网成了难断的瘾.从而对学习、生活、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为迷上了网络.网瘾少年的人生变得另类而令人担忧,他们的天空被巨大的阴霾所笼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普厦化程度的提高,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从而使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学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双向交流。网络环境为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及网络聊天学习英语提供了新逾径。  相似文献   

20.
惠明 《考试周刊》2009,(42):234-235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十分必要。然而,网络又是繁杂的“社会”,为此,学生上网要防止网上不良倾向的侵害,认识网络的危害性,掌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特别是要注意上网综合症。俗称网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