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GPS数据的电离层模型和电离层延迟改正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导航等领域的若干重要GPS科研项目的需要,系统研究了电离层延迟的高精度模拟和改正方法.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GPS系统的电离层延迟的高精度改正,如何通过修正静、动态单、双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影响,进一步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改进增强型GPS广域差分系统的电离层模拟及利用GPS监测电离层的理论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长春市CORS、吉林省测绘局在长春市的GPS连续跟踪站以及IGS在长春设立的站点(CHAN)的数据分别对夏季和冬季的电离层进行建模。利用多项式模型对长春市区域电离层进行建模可以得到很好的精度,电离层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日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卫星导航与定位以及人类的空间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的出现,为探测电离层的时空结构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为CT)技术在电离层探测上的应用还很薄弱,很多具体工作还没有开展。为了对CT技术在电离层探测上的应用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本文对近年来CT技术在电离层领域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电离层CT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电离层风暴期,现存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根据磁层ap系数和太阳黑子月均值作为风暴期训练序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预测新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比现有的预测方法(STORM模型和Cander提出的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动态测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新技术,用于大比例尺测图、港口测量、施工测量等工程.本文就高精度动态测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如电文发送速率,电离层效应改正等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为高精度动态测量设置的Type18~Type21等四组电文格式和含义.  相似文献   

6.
邓惠琴 《科技风》2014,(6):78-78
为了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精度,本人通过编程实现了电离层改正的双频伪距改正法和Klobuchar模型。分别将这两种算法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程序中,通过定位结果分析发现Klobuchar模型优于双频伪距改正法的改正效果。  相似文献   

7.
郝书吉 《今日科苑》2006,(7):I0021-I0021
建立了电离层加热天线阵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矩量法求解,且通过特例和已有文献结果作了比较。最后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一平面阵列的电流幅度分布和各单元馈电点的阻抗值,并对计算结果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离层的涵义与电子层的结构介绍,提出了电离层变化对短波广播产生的一些影响,并说明了短波广播根据日期、季节进行换频的重要性和意义。我们应该对电离层变化给短波广播带来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将短波广播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保证短波广播工作的质量的加强。  相似文献   

9.
“电离层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及反演技术”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空间灾害性天气监测与典型效应评估关键技术”中的第三课题,课题旨在通过电离层电磁结构的正反演技术的研发,构建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电导率结构;通过对顶部电离层特征参量时空演化特征的研究,构建能够描述这些特征参量基本的时空演化的气候学模式,攻克电离层电磁结构的快速反演前沿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模型。通过课题的研究,获取与灾害性空间天气等相应的电离层电磁结构和顶部电离层特征参量的基本时空演化图像,为空间天气预警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球空间包括地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其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如空间灾害性事件的发生,可能危害地面电网安全,造成星地无线电通讯中断。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支持下,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研制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观测仪器,建立了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和地磁等多学科综合观测台链,并开发成功新的探测模式和诊断技术,实现对我国上空多种空间环境参量的科学观测,揭示其区域特征和空间精细结构与变化,推动数据服务于原创科学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保障任务。基于观测数据,通过发展理论模式,采用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磁层-电离层耦合和太阳辐射的光电离光化学3类最为重要的驱动过程对电离层变化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我国地壳形变监测网15个双频GPS观测站2000年7月1日到8日、14日到18日两个连续时段的数据评价了电离层网格校正算法在磁暴期间和平静期的精度。文中描述了算法的思想,重点计算了位于不同纬度区域以及不同空间环境下用户站的精度。并从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利用地学统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校正误差的空间相关性分布。这为网格点置信区间距离函数的构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计算结果表明,位于中高纬的用户站精度较高,平均值约为0.4米左右,而低纬地区精度相对降低;此次磁暴期间,算法的精度明显降低,对于低纬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校正误差随距离增大相关性降低,电离层平静期间,误差较小,周围邻近点的相关性较高,磁暴期间,误差增大,相关性减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海岸带科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机遇,也在海岸带生产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例举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在海岸带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灾害管理和综合评估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应用现状与前景。基于目前我国雄厚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储备,建议开展地理空间大数据的基础研究,支撑海岸带科学研究的信息化、定量化和系统化,开展业务化和智能化应用,进一步直接体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roughout the global market, the car-sharing industry continues to confront multiple headwinds.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the generally low frequency of car-sharing use by users (FCU) is a major constraint to its growth.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sharing users an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CU based on the car-sharing order data and GPS trajectory data of users in Beijing, China. Considering that sample selection bias with car-sharing users can lead to biased and inconsistent parameter estim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ulti-factor influence model of FCU based on the Heckman two-stage model. Particularly, whether users enter the market through coupons (IF-Coupons) is selected a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urrent car-sharing users are mainly young people aged 25–39 and predominantly men. Travelers tend to travel on weekdays, and those making short trips, and those who enter the car-sharing market using coupons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car-sharing users. Based on the results for the FCU, the market potential of female car-sharing users is larger. Besides, the indicators of travel distance and duration, the tendency to use on weekdays, and station lo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FCU. Our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provid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ar-sharing marke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在现有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领域的研究中,出现了大量混合性的实验结论。同时,当前学界针对用户披露内容的挖掘尚浅,存在角度单一、划分离散且不全面、社交网络媒介特性缺失等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引入自我差异理论,挖掘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的内容特征。以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基于筛选获得的344份问卷,采用多元逻辑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隐私、信任、社会资本因素对用户社交网络披露不同自我维度的频率及偏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新角度的引入加深了对社交网络用户自我披露的理解,也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应用领域的日益广泛,用户对GPS接收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GPS接收机势在必行。而对GPS接收机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GPS中频信号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GPS中频信号生成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GPS中频信号仿真平台;特别对C/A码的生成过程和C/A码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利用直接序列扩频生成了GPS L1 C/A信号。  相似文献   

16.
姜鑫 《现代情报》2018,38(12):144-150
[目的/意义]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定量分析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科学数据"相关研究进展。[方法/过程]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揭示了2004-2018年国际图情领域"科学数据"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主题领域和研究方法类型,分析了国外相关研究的主题分布特点与研究方法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结果/结论]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关注应用研究相关主题领域,广泛采用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注重借鉴、移植多学科方法进行创新性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郭佳 《现代情报》2017,37(8):49-56
社交问答平台因满足用户对知识精准化与细分化需求,兼具社交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仍存在活跃用户少,知识贡献积极性不高从而难以激发知识创新等问题,因此研究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对改善平台服务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知识贡献角度建立了社交问答平台个人创新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乐于助人、知识自我效能和互动强度是影响社交问答平台知识贡献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用户个人创新行为。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增强社交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意愿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巍 《情报科学》2021,39(12):126-132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用户对于虚假社会新闻的态度,以及不同涉入度条件下的信息行为,分析用户对虚 假信息的接受条件与信任程度,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过程】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梳理用户 态度及行为影响因素,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研究框架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以网络用户相关信息行 为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来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 337份有效样本数据,利用 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结 论】用户自身能力和涉入度是影响用户网络虚假社会新闻传播行为的主要因素,能力负向影响用户对社会新闻的 信任态度,在用户涉入度较高的情况下信息环境因素与可靠性因素的影响力度有所增幅,信息差异影响较小。【创 新/局限】从用户态度和行为的视角探讨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要素,提高了虚假信息治理的精确程度,在理论上进 一步丰富了ELM模型的应用;样本的分类选择以及精确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