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图所示,λ是入射光的波长,d为双缝的间距,D为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且d<相似文献   

2.
菲涅耳双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分波前双光束干涉装置。因双棱镜的棱角α很小,光源S发出的波列经它折射后,被分割为两束光,它们在交迭区域里迭加而出现等距离的干涉条纹。S_1与S_2为S对双棱镜所成的虚象,幕上的干涉条纹就如同由相干的虚象光源S_1和S_2发出的光束产生的一样。S_1与S_2到屏幕上某点的光程差б=d(y/D),条纹的间隔△y=(D/d)λ。其中D为S_1(或S_2)到幕的距离,λ为入射光的波长,d为两虚光源的距离。(如图一)  相似文献   

3.
高中解析几何课本有这样一类题目: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再附有其他已知条件,求此双曲线方程.若能运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来解此类问题,常能带来方便,本文试图探讨这一问题. 双曲线x~2/a~2-y~2/b~2=1和它的共轭双曲线x~2/a~2-y~2/b~2=1有共同的渐近线x/a±y/b=0. 双曲线系x~2/a~2-y~2/b~2=λ(λ≠0)的渐近线方程也是x/a±y/b=0.  相似文献   

4.
设G=(V,E)是n阶简单图,di是图G的顶点vi(i=1,2,……,n)的度且d1≥d2≥…≥dn,Ni是图G的顶点vi的一个邻集,λ1是图G的邻接谱半径.本文证明了λ1≥√d1,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图G同构于K1,n-1。最后证明了当v1v2≠E时,λ1≥√d2+|N1∩N2;当v1v2∈E时,λ1≥√d2-1+|N1∩N2|.  相似文献   

5.
图1是光的单缝衍射实验示意图。当点光源V照明狭缝S时,可得到理想的衍射条纹。设点光源V到狭缝S距离为L,狭缝宽为d,缝到屏幕距离为R,光波波长为λ,在屏上取一点p,p到零级亮条纹中心的距离为x,p处的光强为I(x)=(sin~2(πdx/Rλ))/((πdx/Rλ)~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两个用定比λ表示的斜率公式及解题时的巧妙应用.定理1若AB是椭圆Γ1:b2x2 a2y2=a2b2(a>b>0)或双曲线Γ2:b2x2-a2y2=a2b2或抛物线Γ3:y2=2px(p>0)的焦点弦,F为焦点且AF=λFB,(A在B之上),则弦AB所在直线斜率k满足k2=(λ 1)2(λ-1)2e2-1(λ≠0,λ≠±1  相似文献   

7.
杨氏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到底是不是相等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梁吉峰 《物理教师》2008,29(11):27-28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得出相邻的明纹(或者暗纹)中心间距为:△x=L/dλ,其中L为双缝与屏的间距,d为双缝间距,对单色光而言,其波长λ为定值,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干涉图样为等间距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但是在现行的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所给的干涉条纹的照片却并非如此,如图1.我们可以看到只是在照片中央部分的干涉条件是等间距的,但是在其边缘部分的条纹的间距明显与中央部分的条纹间距不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考了这么一道填空题: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对任意的x1,x2∈R且x1≠x2,有f(x1)-f(x2)/x1-x2<0,设a=λ/1+λ,β=1/1+λ(λ≠±1),若有|f(a)-f(β)|>|f(1)-f(0)|,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知道[1]、[2],第二型Fredholm积分方程 φ(x)=λintegral from n=a to b(K(x,s)φ(s)ds)+f(x)………………………………(1) 若|K(x,s)|≤M,a≤x,s≤b,则当|λ|<1/(M(b-a))时有唯一解,利用逐次逼近法求得其解的表示式为  相似文献   

10.
文[1]介绍了椭圆定点弦的一个结论:命题设P是椭圆x2/a2+y2/b2=1上任意一点,M(-λ,0),M2(λ,0),(其中λ∈R,λ≠0,λ≠±a)是x轴上的两个定点,直线PM1,PM2分别与椭圆相交于P1,P2,过P1,P2的切线交于P′点,则点P′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光的干涉现象是波动特性的最有力、最直接的实验证明。由托马斯·扬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干涉条纹有以下四个特点: 1.干涉条纹是一组等距、平行于双缝且以光程差为零的位置为中心的对称分布的条纹。两条相邻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都为: 即亮、暗条纹是等宽的,与干涉级K无关。  相似文献   

12.
双缝干涉中有△x=l/dλ这一定量关系,其中λ为光的波长,d为两长狭缝间的距离,l为双狭缝挡板与屏间的距离,l>>d,△x是干涉条纹中相邻明纹或相邻暗纹间距离。课本提出让同学们"试着自己推导一下"△x=l/dλ。有不少同学感到推导有点困难,而《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作具体推导。本文将充分利用课本、从中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对"△x=l/dλ"作具体推导。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新课改前的高中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还是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对薄膜干涉中的明条纹和暗条纹的有关问题的处理,均没有给出具体有效的讨论方法。文章由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关系推理得出cotθ=Δx/(λ/2),则相邻的明纹或暗纹间距为Δx=(λ/2)cotθ=λ/2tanθ≈λ/2sinθ,该公式即为薄膜干涉中相邻明纹或暗纹间距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知道,双曲线(x~2)/(a~2)-(y~2)/(b~2)=1的渐近线方程为y=±(b/a)x.一般地,还有下面的一些结论:(1)双曲线(x~2)/(a~2)-(y~2)/(b~2)=λ(λ>0)的渐近线方程亦为y=±bax,即xa±yb=0,就是(x~2)/(a~2)-(y~2)/(b~2)=0.(2)双曲线(x~2)/(a~2)-(y~2)/(b~2)=λ(λ<0)的渐近线方程亦为(x~2)/(a~2)-(y~2)/(b~2)=0,故双曲线(x~2)/(a~2)-(y~2)/(b~2)=λ(λ≠0)的渐近线方程为  相似文献   

15.
人教A必修2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习题3、3A组第4题:已知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相交,证明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λ∈R)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方程.这是一个有用的结论,表示过2条已知直线l1和l2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其中λ是参数,当λ=0时,  相似文献   

16.
在系数条件lim →m∞lnlnn/lnλn=d〈1下,利用无穷级Dirichlet级数的型函数U(r),获得在右半平面上无穷级Dirichlet级数有关增长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题目设P是△ABC内任意一点,S△ABC表示△ABC的面积,λ1=S△PBC/S△ABC,λ2=S△PCA/S△ABC,λ3=S△PAB/S△ABC,定义f(P)=(λ1,λ2,λ3),若G是△ABC的重心,f(Q)=(1/2,1/3,1/6),则()  相似文献   

18.
浙江教育出版社钱孝华、许纪传等编写的《高中数学精编》(解析几何)P.119第54题: 、_、__4。_。。。,。__。设方程ρ=4/2-λcosθ表示椭圆,那么λ的取值范围是 (A)0<λ<1(B)-1<λ<0 (C)0<λ<2(D)2<λ<4 给出的答案是(C),这是不正确的.此题在各类数学书刊和试题中也经常出现,所给答案均是0<λ<2,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探讨和更正.  相似文献   

19.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一个整体,两者之间经常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解题中要辩证地对待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并根据条件适时进行互化.以下笔者谈一谈动静转换策略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一、化静为动,动态分析 “化静为动”实质上是化特殊为一般,将相对静止的数学问题找到相应的动态背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具体表现为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等. 例1 求经过点P(7~(1/7),20/3),且渐近线为4x±3y=0的双曲线方程. 解:设双曲线方程为16x-9y2=λ(λ≠0),将点P坐标代入得λ=-288,故双曲线方程为y2/32-x2/18=1.  相似文献   

20.
定理在△ABC 中,D 在 AB 上 ,AD=λ·AB,BC=a,CA=b,CD=m,则∠C=90°的充要条件是 m~2=λ~2a~2+(1-λ)~2b~2(0<λ<1).证明:设(?)=b,(?)=a,则(?)=a-b.(?)=λ(?)=λ(a-b),(?)=(?)+(?)=λa+(1-λ)b,((?))~2=[λa+(1-λ)b]~2.∴m~2=λ~2a~2+(1-λ)~2b~2+2λ(1-λ)a·b.∠C=90°的充要条件为 a·b=0,即 m~2=λ~2a~2+(1-λ)~2b~2.当λ=1/2,a~2/b~2,a/(a+b)时,CD 分别为 AB 边中线、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