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即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类型。这个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法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据我们观察,近年来高考试题又都涉及语法,只是不考概念而考应用。在这样的又要教又不考,初中不考高中考的教学大环境中,语法教学该怎样进行确是一个新的难点,应当引起教师、教材编写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即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类型。这个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法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据我们观察,近年来高考试题又都涉及语法,只是不考概念而考应用。在这样的又要教又不考,初中不考高中考的教学大环境中,语法教学该怎样进行确是一个新的难点,应当引起教师、教材编写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即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类型。这个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法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据我们观察,近年来高考试题又都涉及语法,只是不考概念而考应用。在这样的又要教又不考,初中不考高中考的教学大环境中,语法教学该怎样进行确是一个新的难点,应当引起教师、教材编写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淡化概念 强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即词的分类、短语结构、单句成分、复句类型。这个课程标准同时又指出:语法知识不列入考试范围。据我们观察,近年来高考试题又都涉及语法,只是不考概念而考应用。在这样的又要教又不考,初中不考高中考的教学大环境中,语法教学该怎样进行确是一个新的难点,应当引起教师、教材编写者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考语文不考语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就不教学生语法知识,导致初中语法教学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一种淡化的趋势,渐渐远离语文课堂。笔者认为,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懂得语法才会说明白话,会阅读明白文章,会写明白作文。语法是撑起语文庞大身躯的骨架,在初中阶段教学生语法知识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是完全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尹焘坤 《考试周刊》2011,(57):55-55
外语启蒙阶段就开始学习相应语法知识,国外这样做,国内也是如此,似乎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在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大讨论声潮此起彼伏中.语法时而被重视.时而被忽视.汉语语法教学像一个失衡的天平时左时右。不少人把语文教育的失败归咎于语文工具性的强势。在语文人文性的新浪潮汹涌澎湃中,不少人恨不得将语法从汉语里抠去。于是《语文课程标准》淡化语法,语文学科中考不考语法,许多初中老师教学不提语法,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IZl语表达语法常识错误频发,作文中错别字增多,病句发生频率逐年攀升,阅读中解读文本因缺少必要的语法知识而理解困难。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法"知识应置于初中阶段进行教学,并与其他知识相并列。在语法知识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法概念。语法知识应按照大体科学的顺序,随着课文典型语料的出现而出现,并与阅读或写作教学紧密联系。初中语法教学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语用",注重理解充作句子成分的词语的基本含义,认清语法成分所负载的深刻含义,把握不寻常的语言结构所表达的特定内容。  相似文献   

8.
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语课程标准》又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中的语言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可以引导学生随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而我们的语教学,相当多数的教师是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既然中考不考语法知识,那么语法知识就不教了,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干脆让学生自己看,教师则成了局外人。窃以为。如此功利性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悖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9.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在对语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取消了原大纲中“指导学生学好课和必要的语知识”这句话;据报,新版的初中语教学大纲,更明规定:语法知识不考,修辞知识不考,章章法知识不考。按习惯,不强调往往被理解成不重要,不考试往往会演化为不教不学。这是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的震荡式更迭,也许不是不可以询问的、不是不值得询问的。当然,上述的取消或规定,是基于特定情境的特定考虑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以“语法”为代表的“语基础知识”教学.确实声誉不佳,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10.
陈晓洁 《现代语文》2008,(12):105-10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不少人将这一精神误解为:既然课程标准不要求、高考中考也不直接考修辞知识,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修辞教学了。由此造成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忽视语法修辞教学的现状。面对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语文教学到底需不需要修辞教学,它的教学价值或者说教学的价值取向何在,又应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修辞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李贞祥1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现状有些令人忧虑从实际看,语文知识教学有被“淡化”被“取消”的趋势。先看语法教学被“淡化”。1990年前后,语文教学界有人提出“语法教学内容要简化,要求要降低,考试时少考或不考”的主张。他们认为,现...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很忽略语法知识的学习,有的甚至说高考不考。本文作者认为,高考虽然没有就某个语法知识设置简单直接的考题,但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考察这些基本知识。如果学生能重视、掌握这些语法知识,能极大增强其解题能力,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法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省考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既要满足省考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又要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在省考背景下还需要保证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了省考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内外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带有大量文言痕迹和文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望而却步,甚至畏难发愁。加之目前的应试教育势头有增无减,初中语文教学又紧跟中考指挥棒走,考什么就教什么,因而忽视了语法教学,导致高中生从初中开始就对文言知识和文言语法昏昏然。到高中毕业,还有相当的中学生对什么是使动用法,什么是意...  相似文献   

15.
"淡化语法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从此教材中不再系统编排语法知识,苏州中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基本不考语法,语法教学渐渐退出了课堂。然而实际上,语法对于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初三年级语法知识的教学进行探究,希望对迎接2018年中考能有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法教学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年级的语法教学内容最多,难度也最大。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法教学的效果怎样呢?根据笔者十多年的教学体验和了解。语文教师深感语法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初中学生的大多数,对于语法知识只能达到似懂非懂的程度。对初中语法知识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难,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语法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初中学生理解难度大。语法是语言结构的规  相似文献   

17.
语法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难点内容,熟练掌握英语语法对于初中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结构、提升表达力至关重要。为了夯实学生的语法知识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自主意识,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构建系统、科学的英语教学机制。文章将对初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初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试着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优化初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目前,关于语法教学存在着两种不恰当的倾向.第一种:过分重视语法,在教学中"死抠"语法.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编制中,许多项目都是在考语法,特别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题.第二种:忽视语法,在课堂上基本不讲语法.这些教师过分强调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忽略基本语法知识的讲授和习得.  相似文献   

19.
徐文凯 《教学月刊》2007,(10):15-17
中学生要不要学习语法早已成为教学改革争论的焦点。从对语法教学产生怀疑到响起“课堂教学淡化语法”的呼声,再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关语法教学的要求:“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教育界多年来对语法教学的观点纷呈,使得中学尤其是初中语法教学呈现出一片混乱景象,处境十分尴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法知识的教学。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两大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不考不等于不教。对这一问题,从学生的语文现状、语法的重要性、考试内容、学生终身受益四个角度进行阐述。第二,改进当前语法教学现状的两点建议。首先,主观上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其次,把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进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