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晏几道,宋小令词代表人物,因一部《小山词》而翘登北宋文坛,与其父并称为"大小晏"。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7年,已有300余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成效。晏几道的文学成就不无例外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研究者或以阶段性总结来概括研究成果,或从文本、艺术手法、体裁演变等角度进行分析,或以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美学等理论介入研究晏几道思想发展、情感转变、人生选择等。其"狷者"人生研究以孔子的"狷"人格分析为基础,从其文学成就和有所不为的处世态度方面来探析晏几道的个性和词作,从而呈现晏几道丰富立体的狷者人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统计和细读的方法,本文对含有今昔对比抒情模式的小山词中的关于天气状况的描写展开了研究。在探讨今昔对比抒情模式的内部结构基础上,依据内容和情感,将今昔对比词细分为梦回往昔、睹物思人、故地重游三种类型。进而分别对三类词中天气描写的特点、功能等展开相应的分析研究。本文尝试着从天气描写的角度,对晏几道今昔对比词的内涵敛进一步的发掘,以期深入地把握晏几道人生逆境中的情感心态与其独特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
晏几道的梦词创作丰富,《小山词》中“梦”字出现六十次左右,此外还有大量“残梦”“梦魂”“梦回”等和梦境相关的词。由于美好梦境与痛苦现实的生活呈现出巨大反差,加之梦易残缺、不清晰,以及晏几道将清新细腻的景物描写等特点,其梦词呈现出朦胧不清、情感浓烈缠绵、语言清新脱俗的风格。从晏几道梦词的朦胧、梦境情感的强烈以及清雅脱俗的梦词书写三个方面,对其梦词风格和表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南涧词在风格上最明显的特征是其中和之美:思想内容上,借助酒和仙消解悲苦低沉之情感;艺术特征上,"深沉与轻倩相融","悲愤与悠闲相融";韩元吉的美学追求是"和心而近古",遵从儒家诗教传统,同时暗合张炎论词所提出的"雅正"。  相似文献   

5.
一首成功的词,除了要有真挚的感情外,往往还需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而晏几道的词,在抒写内心真挚的感情时。也注意到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他善于在矛盾中展露深情,用欲抑还扬的表达方式,将人物的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读凡·高短暂的艺术生命,可以看到凡.高通过艺术实践,深切的体会到那些表面的美丽,并不是绘画的主要目标。他用自己的色彩打破了条条框框实现了色彩本质的解放,用自己的情感去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在现实与想象中释放出动感、绚丽的色彩,使艺术具有了更多的抽象因素,用自己的生命感动世人,创造了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绘画中用...  相似文献   

7.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表现着人们的各种情感,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到了苏轼,他用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他忧国爱民,"深有抱负",他热爱生活,感情丰富,他饱经忧患,覃思深虑.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词中禽鸟意象的频繁运用,充分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特色,不仅将许多色彩、景致、物件放在一起,使它们组织配合,形成一个美丽、和谐和画面,同时赋予一般化的事物以典型化的情结或感情,使所创作的词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不仅"句秀",更可谓"情切"也。  相似文献   

9.
色彩在绘画艺术表现中具有独特而神秘的内在精神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须深刻了解色彩的内涵 (即色彩背后所隐藏着的一种精神 )。不论是掌握和应用色彩再现功能 ,还是掌握色彩表现特征 ,必须是个体对现实的体验 ,表达自我情感 ,形成艺术个体特征 ,才能更好地提高色彩的内在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与绘画的色彩问题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两种艺术形式的色彩运用方式有差异亦有共性。绘画的色彩作用于视觉 ,音乐的色彩作用于听觉 ,但又皆为情感表现的重要形式。音乐与绘画的色彩表现彼此不是互不关涉 ,彼此的借鉴能促进艺术表现能力的并肩发展 ,邻近艺术的特色融汇在自我专业中 ,艺术表现将会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1.
色彩作为生活与生命本真状态的显象,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高度的表达与张扬。赋予情感表达的色彩,不仅升华绘画主题。而且超越色彩的本质内涵。通过凡·高的油画色彩表现,透视其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并对生命存在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2.
《声声慢》是李清照历经乱世之悲苦、人世之沦丧后晚年的代表词作之一。历来学术界对该词的解读和赏析层出不穷,多倾向于单维度地从该词的意象意境、主题情感和艺术手法来解读研习,却忽略了由一气贯穿的抒情脉络和浑然一体的结构而生成的浑成之境的整体美感。本文从词作"总分总"的结构着眼分析,从而得出其整体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慈铭在近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的《越缦堂日记》一直被研究者重视。其实,他的诗、词、文亦佳,但学界对此关注较少。本文以《霞川花隐词》的"愁"为切入点,来对他的词作进行分析。首先对"愁"的类型加以分析,其次从"愁"的表现艺术手法,即深厚的语言表现功力、美人香草之旨、真情注入词中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译者的情感输入是必要的,要避免太具主观色彩的情感输入以防造成"讹"传之作;科技翻译要避免涉及个人情感,力求客观理性。译者要根据不同读者的阅读目的及接受能力,合理处理翻译中的情感输入,译者情感的输入,无论多少,都应是原作者所给予他的忠实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发挥出来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修辞很讲究锤炼词语,即古人说的“炼字”,锤炼词语可以从词的意义、声音、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入手。这里,我们就感情色彩词语的修辞效果来谈谈。人们历来很重视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词义的组成部分,表示赞许、褒奖、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表示贬斥、厌恶、憎恨、蔑视等感情的词叫贬义词。人们在说明客观事物或现象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准确地挑选感情色彩词语无论在状物写人、说理论辩中都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古人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无不倾注作者深厚、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与大自然以性灵神韵和社会意义,是徐志摩散文追捕的美。他把三种美感形态的创造作为散文重要的艺术追求:柔美,能让人感到和谐、情意缠绵及轻松愉快;壮美,能引起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悲壮美,能使人在沉痛、怜悯、崇敬和赞美等精神反应中得到美好情感的激励、振奋、陶冶和提高。他在散文中所探索的想象美,主要表现在补充感觉、洞见美质、拓展诗意和超越时空局限方面。他的散文,极力追寻的浓艳富丽美文体,是由丰富的“色彩意识流”、变形的联喻、虚幻的荒诞描写和艺术通感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速感伤、凄婉柔弱,但感情强度和艺术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李煜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使得李煜的词达到了一种深深的层次,情感思想的矛盾使他的作品体现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语言张力,前期作品体现为"意蕴冲突",中期作品体现为"情感冲突",后期作品体现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19.
由民歌手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是一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极具特色并获得巨大反响的作品。该作品具有诙谐幽默的"喜剧美",呈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歌曲表演中多种"表情动作"带来的艺术表现力,促使当代音乐朝视觉化方向发展与延伸。视觉与听觉在感知上的互通是音乐视听结合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情感宣泄的需要,则使音乐"视听联袂"成为了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比较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各个民族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都很丰富,英汉语言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