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生:小溪的水突然变浑了.   生: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   师:(板书:小溪--变浑--变清)   师: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相似文献   

3.
我先后两次教《雨点》一课,同样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因调整了教学策略,前后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师: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干什么?生:睡觉(生齐答,师板书)。师:池塘是平静的,一点波纹也没有,所以读“睡觉一词应轻些还是重些?生:轻些(齐答)。师:谁来试着读第一句?(生练读)雨点又落进哪里呢?生:雨点落进小溪里。师: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呀?生:散步(生齐答,师板书)。师:我们散步时是悠闲自得的,轻松舒适的,所以“散步”一词应读得轻缓一点,谁来试着读第二句?(学生练读第二句)片断二师:(全身贴满了五彩的小雨点)雨点姐姐带你们(点…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6,(Z1)
一、导入,描述实景师:刚才同学们来到学校镜心楼下的小溪边,赤着脚趟过了小溪,怎么样,有意思吗?生:挺有意思的。师:那谁来把刚才大家兴奋地趟过小溪的情景描述一下?生:我们无比兴奋地提着裤管,蹦蹦跳跳地趟过了小溪。生:溪水冲在我们的小脚丫上怪痒痒的,无比惬意。二、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5.
一、情境引入,思考质疑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生:小兔。(课件出示:小溪、树林)师:我们还跟着小兔到它生活的这片美丽的树林游玩,我们看到……生: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师:一场大雨过后,溪水怎么啦?生:溪水突然变黄了。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沿着小溪,朝上游走去,他发现了什么?生:他远远望见大象和野猪正在拔树。走近一看,一片小树林快被他们拔光了。师: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溪水变黄了。生:我知道大象和野猪拔树使溪水变黄了。师: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大象、野…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听到一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课。它让我想起了两个关键词——“规范”与“个性”。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片断。师:前不久,我们去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了两天的训练。在“军营”里,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板书:说“军营”生活)生:队列训练。师:谁进行队列训练?在哪?把话说完整。生:我们在“军营”里的大操场上进行了队列训练。师:这就说得清楚多了。生:我们还在“军营”里的野营路上惊险地过了铁索桥。……(学生纷纷起立,争先恐后地说)师:那你能用一句最能表达你感受的话概括一下我们的“军营”生活吗?生:我们的“军营”生活丰富多彩。生:我们的“军营”生活充满挑战。……师:在这么多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速降。师:把话说完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速降。师:说得好多了。谁再接着说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野炊。……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同一种句式:“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现在胡老师要求大家把句子的形式变一变,比如: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位置变一变,让我们的句子更多样化一些。谁来变一变?生:在许多活动中,滑草是我印象最深的。生:行军,我印象最深。师:两人都变了,谁接着来?生:对于我来说,吃午饭印象最深。师:在哪儿吃午饭啊?生:在“军营”...  相似文献   

7.
(教学生字后 ,黑板上保留了以下板书 :海洋雨点江河小溪池塘)师 :(出示“雨点下落池塘图”;手指池塘)这是什么?生 :(齐声)池塘。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池塘呀?生 :小池塘。师 :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的?生 :雨点躺在池塘里睡觉 ,头靠近池塘的那边 ,脚靠近池塘的这边 ,从这里可看出这是个小池塘。(笑声)(师相机板书“睡觉”)师 :瞧雨点的样儿 ,睡得好舒服呀!他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池塘里的水会把他冲走呢?生 :因为池塘太小了 ,它里面的水不会流动的。生 :有时可能有点儿晃动。生 :有点儿晃动 ,雨点会睡得更香。师 :为什么?生 :雨点跟我阿姨家…  相似文献   

8.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猜想,“我“可能是一样东西.   生:我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然后猜出“我“是什么.   师: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课文,读懂“我“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师:(CAI1:江南美景)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边看边想,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在欢快地流着。生:这些美景使我想起了一个词语:“山青水秀”……〔评:语文课要突出语文特色,注重语言的积累。〕师:小朋友,这是一个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好地方,你们想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吗?生:想!师:(CAI2:溪水变黄)有一只小兔可幸运了,因为在它家门前就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可今天,它愁眉苦脸了,因为……生:溪水变黄了。师: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呢?咱们和小兔一块去找找原因吧!(板书:清黄)师:下面大家选…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徐长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耳目一新,感触颇深.课堂生动活泼,简约深刻,充满生命活力. 片段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藏于魔术中 师:(拿着一张纸)这是一张纸,吹一下,它不止一张了.你信吗? 师:(玩魔术,从学生助手手上取一张纸)这是一张纸,说变就变,一、二、三,变. (此时助手憋不住笑着说:我也会,听都能听出来) 师:听出什么了? 生:撕纸声. 师:几声? 生:两声. 师:刺啦、刺啦,猜猜撕成了几片?  相似文献   

12.
师:小朋友,课文我们已经会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稍过片刻,有两三个学生举手) 生:为什么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呢?在海洋里睡觉行吗? 生:为什么不在小溪里奔跑呢? 师:对呀,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能互相交换吗? 生:老师,我知道,海洋里  相似文献   

13.
师:(板书课题)“新型“是什么意思?   生:“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师: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相似文献   

14.
师:(板书课题)“新型“是什么意思?   生:“新型“就是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师:请同学们各自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相似文献   

15.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威尼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 生:小艇. 师:威尼斯的小艇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外形很独特. 生:行动很灵活.  相似文献   

16.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   生:气根.   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坚韧、有力.   师:作者用舌头舔,又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设问引思师:用湿毛巾在黑板上迅速地写一个“水” 字,这个“水”字会怎样?请仔细观察.生:水慢慢地干了,字不见了.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生:洗了的衣服慢慢地干了.  相似文献   

18.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   生:气根.   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坚韧、有力.   师:作者用舌头舔,又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流程:一听水师:上课前,叶老师先让大家听几段声音。能听出来是什么声音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播放水声)生:这是水滴声。师:有什么特点?生:嘀嗒嘀嗒。(继续播放水声)生:我听到小溪的流水声。师:那它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生:哗啦啦。生:小溪很清澈。师:你居然可以通过听声音就判断出它很清澈,说明你心里有流水的画面。生:我觉得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师:都说得不错。再听听下一段。(播放水声)生:我觉得这应该是澎湃的大海。生:海浪拍打在海岸的岩石上。师:最后一段。(播放水声)生:我听出来是哗啦啦的瀑布声。  相似文献   

20.
在少儿动画故事《猴子捞月亮》的音乐声中教师从容走进教室.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什么故事呀?生:猴子捞月亮.师:猴子在哪里捞月亮生:在井里,捞水中的月亮.师:猴子捞到了月亮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井里面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面上成的像,像是捞不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