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读者》2009,(4):19-20
一篇文章,前后内容总是相互关联的。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前后贯通起来思考,把握住它们内在的联系。这样.你的感受、体会才会更加深刻。例如读《景阳冈》一文,读完后再把武松喝酒和打虎的两个情节联系起来一想.  相似文献   

2.
猜读,属于阅读的一种特殊方式。当学生在读一篇童话或小说时,遇到了一些不认识的字词,只是联系前后文,也就把它读懂了。实践证明,猜读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好办法。在成年人中,有不少人虽然没有读完小学,但能看书读报。工作、生活的需要,逼着他们从书籍报刊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教学也必须从小学抓起。然而小学生最怕作文,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目中空空、头脑空空,胸中没有材料。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文与阅读相结合,从文中学技巧;作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身边找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好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等于打好了建筑的地基。由于小学生把精力放在玩耍上,他们的认识还不全面,甚至还没有理解学习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引导,发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打开对世界探知的大门。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通过文章生动的语句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然后,从阅读引入写作,教师调动学生的脑筋,通过自己的思考写出自己的内心及对世界的感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在读写结合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主动喜欢上语文读写课。  相似文献   

5.
“图画书”不是新鲜的词语,但关于“图画书”的话题已经愈加的炙手可热。 首先是图画书阅读。相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图画书阅读无疑是他们阅读领域的一场“视觉革命”。图画书阅读很好地把“读文”与“读图”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失阅读的本质——“文”为阅读之本;又增添了阅读的情趣——“图”乃阅读之韵,给静止的文字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魅力指数。  相似文献   

6.
1.边读边想法。边读边想,对小学生朋友而言,可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哦!凡课文所包含的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都属于阅读时应该思考的范围。不懂或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该列入大家思考的范围之中。2.联系上下文法。一般来说,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小学生朋友如果仅仅看一遍词语、句子的解释,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你们就能确切地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法。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朋友的生活距离较远,理解起来是…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山西弓爱毛首先是为识字开拓了广阔的语言环境。把识字寓于阅读之中,阅读时,儿童的心理活动必然与文中特定的生活和科学知识相联系,识字便与认识世界结合了起来。儿童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的实践提高了理解能力,所学得的字就会扎根于语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阅读教学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学生的阅读量有所提高,课堂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也明显增多,但教学效率始终不尽如人意,课堂中学生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不足,用来感悟、思考的时间更不多,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和阅读教学中的感悟结合起来,我在教学中把读、悟和练笔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促进学生进一步深读文本、内化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一、抓住“迁移点”教学时抓住文章中语言表达有特点的词、句、段,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通过迁移练笔,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教学《雨点》一文:…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文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来,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非优化的阅读理解过程,至今影响着读文教学;而忽略对这个阅读理解过程的研究,是迄今语文教学研究的局限和失策。本文拟把阅读理解过程与读文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考察,从研究阅读优化的实质入手,进行读文教学过程科学化的必要探讨。一、读文教学实践及其单向阅读实质  相似文献   

10.
"孩子因阅读而成长。"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做好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启蒙教育?目前国内英语学习处于一个语言积累和语言技能输出相对脱节的状态,儿童尤其如此,没有阅读,只有单词的记忆,文章的死记硬背,"被学习"的现象十分明显。到了高年级,很多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英语,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英语阅读的习惯。因此,如何把小学英语课内、课外阅读整合起来,培养  相似文献   

11.
孙科培 《文教资料》2010,(12):50-51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读能体现阅读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历史回归与发展。教师在教读时应立足文本的阅读,组织和指导学生学好文本提供的语言范例,借助文中语言的表达,把握文章思路,感悟文中情感,同时更要注重读时的精读、细读,把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案例:《长城》一文,作者花大量笔墨重点描述了长城的巨大与壮观。并借这一“历史奇迹”讴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教师在教学《长城》时,为让学生深切感悟这一要旨,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请看教学片断:师:通过初步阅读,我们已经感受到长城的长6500000多米,知道了长城的宽五六匹马并行,假定5米与高大假定6米的特点,如果把前两小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同学们能想出什么﹖生思考、沉默师:在已板书的长、宽、高大的下面加着重点这与我们熟悉的数学知识有着相关的联系,请仔细想一想,你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生1:可以看出长城是个长方…  相似文献   

13.
<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汉语一样需要学生们多读、多看、多学习,这样英语能力才能提高。而提高小学英语中的阅读能力,一直都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质量,是我们英语老师需要不断思考和琢磨的。一、积累词汇提升阅读速度现在学生普遍不喜欢读英语课文或者文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读不懂,文章中的单词不认识,看不懂书里面的内容,慢慢地就丧失了读英语课文或文章的兴趣。因此  相似文献   

14.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这个阶段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们的阅读教学。所谓阅读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们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类型的作品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讲,通过阅读,他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字词,掌握一些基本的组织语言的能力。鼓励学生们多多进行课外阅读,能让学生们有更宽的知识面,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能力等等都在慢慢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写作水平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老师在教小学生学习语文时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感悟,需要学生能够真正而有意义地读起来,需要学生通过读进入教材文本的境界。教师则有必要思考让小学生读中入境的相关问题,也只有将这样的问题思考成熟,学生才能真正阅读感悟甚至是创新意义上的感悟。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我认为不仅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阅读对于学习数学也是同等重要的。尤其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朗读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提高读题能力。在数学课中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接触简单的应用题了,更应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并在阅读后,能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在小组问进行交流、探讨,从读开始,一步一步去学会审题、解题,逐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写作,尤其强调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为此,笔者化用《论语·为政》名言为"读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殆。"简单说,如果只是指导学生阅读,不指导学生思考,其阅读可能并非真正理解,甚至成了 "读望天书";如果只是指导他们阅读和思考,不指导他们写作,本来可通过读写结合全面提高的,却未能达到这个目标。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把阅读、思考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言快速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近半个世纪里有了长足进展。但语言个体间的本质差异却始终难以弥合。比如汉文是方块文字 ,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其突出特点是字形与字义的联系非常紧密。绝大多数的汉字都具备或象形 ,或指事 ,或会意 ,或形声等表意功能。而外文 (按国际阅读学研究的惯例主要指以英文为代表的拼音文字 )的首要特征是单个字母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若干个字母组合在一起才构成单词。单词 (或词组 )的表意功能建立在语言的认知基础之上。因此 ,我们要研究汉文快读与外文快读的区别 ,首先就须了解汉文与外文两…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在做“读文答题”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错题、偏题比比皆是,失分现象很严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解答“读文答题”的正确率呢?短文后面常有一些问题,诸如: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中的某某说些什么?读了短文,你想到了哪些名言?阅读短文,补充文中空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阅读、作文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拼音字母是一个个抽象符号,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看、听、读、写重复灌输,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多年的实践中,本人觉得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