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为教师,有很多与学生、与长交流的机会。我们经常听家长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意和我们说话了;也常听学生抱自己与父母的共同语言越来越了。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性的沟通,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此,家长们很焦急。针对这种情我们对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名初三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导致孩子家长沟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青少年心理上的原因春期的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体上都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大人”了,父母理应把自己当人”看待;而父母总觉得他们还充其量有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不知道感恩父母的学生不算是好学生。那么,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的道德水平到底怎样呢?我们就从道德品质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方面来了解学生的道德践行情况。我们知道作为青少年本身,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在家庭中的道德表现不好,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教师都知道,在教师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的时候,家长们的答复大约有如下三种:一是我们也不会什么,辅导不了孩子。老师就多费心,怎么管都行,  相似文献   

3.
姚栋萍 《文教资料》2007,(36):152-153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有的甚至采取反抗的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看待中学生所表现的这种逆反心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呢?我认为应该从思想上引导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真诚、纯洁、无私的爱,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越来越难教!”家长也不时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教育需要爱与关注。教师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  相似文献   

5.
龚燕 《辽宁教育》2004,(1):35-35
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越来越难教!”家长也不时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教!”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教育需要爱与关注。教师所给予的是否就是学生所需要的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到城市打工,于是把孩子委托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照看,就形成了大批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与教育,在学校违反纪律,学习成绩不好,成为学困生,因此,留守学困生也成为当前农村教学的一项棘手问题,这需要教师、家长给予这些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教育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是师生之间共同营造的一种和谐氛围。但长期受“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们似乎总放不下“先生”的架子。一些老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认识得不够深刻,总是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已,而不是把他们看成是与我们平等的人,对学生虽然给予父母般的关爱,但这种关爱只是停留在一种“亲子模式”之上,殊不知新世纪的青少年需要的不仅仅是关爱,更是尊重。  相似文献   

8.
现代家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社会上也享受着阳光般的关爱。但孩子们在得到无数关爱的同时,是否在别人需要时能及时奉献自己的爱心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家长和所有教育者深思。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源源不断向城市输入,在我们这方土地上,出现了许多“留守学生”,他们小小年纪,离开了父母的关爱,或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或投亲靠友。对他们的教育自然成了难题,需要家长配合教育时,我们有些无奈,而面对他们的爷爷、奶奶时,我们觉得尴尬。抱怨、愤怒无济于事,冷静下来思考,唯有对他们关爱,方可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村小学班级及学生学习现状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落后,并伴随大量农村家长的外出务工,家长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父母不在身边,难免造成父母亲关爱与教养的缺失,而这一阶段的儿童,正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期。调查显示,多数留守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和教师易形成冷淡型师生关系。再加上农村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现象,使得在校小学生问题不断。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缺少足够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方面的细节。那么扎根在广大农村的村小班主任老师,又该如何教育好,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就出现了大量留守子女。这些留守子女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的内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打工族的影响,这些孩子有的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卫生习惯、学业成绩也普遍较差,为了解决留守子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多亲近他们,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思,以便激励他们的自尊、自信,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充分发挥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作用,留守子女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相似文献   

14.
张晖 《山东教育》2004,(28):18-18
家长签字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是教育学生的良好方法它博得了众多教师和家长的青睐然而,效果如何呢?还是让我们听一听学生的心里话吧。家长签字是老师制住我们的“魔鬼”,每当考砸时,我在父母面前无地自容,更是十分紧张,生怕招来一巴掌。请老师远离家长签字吧!每当班主任要家长签字时我都心乱如麻。因为老师对我就像在衣服上挑灰尘一样,总要找几个缺点,没有一次是“干净的,回家不是数落一番就是“雷电交加”。唉,难道在他们眼里我总是这样无可救药吗?难道我没有一点进步,没有一点长处?你们为什么总要我完美无瑕?我只是一个孩子呀!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今学生,承载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压力,极容易产生迷茫、恐惧、焦虑、自卑、叛逆等不健康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因此教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在班主任工作中用关爱增强学  相似文献   

16.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研究学生心理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研究青少年心理?首先,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为了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按规律办事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比较高,走的弯路就比较少.那么,研究青少年心理是否只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学生,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规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因为每所学校所属的地区不同,校情不同,每个班的学生来源不同,班风不同,每一个班里的学生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即便是举世闻名的好理论,拿到自己班里应用时,也不能生搬硬套.……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困难生,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一、多关爱困难生,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他们是一群花季里的少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获得成长的快乐.他们中有的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变得孤傲冷漠;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而变得偏执任性;有的则因为父母对其过于溺爱而变得不通事理.面对这些遭遇亲情问题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上有起色,在生活上有快乐呢?这一期我们选编了三位教师对此类问题学生的具体辅导案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孤儿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没有像其他青少年一样享受家庭的温暖,他们大多敏感、脆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说,孤儿学校的生活教师既是孤儿学生的教师,又是他们的父母,承担着双重责任.而且孤儿的成长变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教育他们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更不是三分钟热度.因此生活教师要加强对孤儿的关爱与鼓励,并将自己的关爱之情渗透于日常生活中,从而让每一个孤儿都能尽可能多地享受家庭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