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想不到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很多学生为此而苦恼。高中物理难在何处?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1)初中教材对物理现象一般只作定性说明,有时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而高中教材对物理现象经  相似文献   

2.
跨进中职校门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多数存在畏难心理。初中物理课堂容量较小.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易于学生接受。但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学生接受难度大。再加上中职生一般都是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缺漏多,心理上自卑,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很多同学因为跨不过高一物理的“台阶”而“败”下阵来,对学习失去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这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台阶”的形成(一)教材因素高中物理重在定性定量研究,所学内容较初中深入许多,物理现象较抽象、复杂,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归纳、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再者,高中物理与数学的联系较多,学生数学知识的缺乏和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是形成…  相似文献   

4.
朱小琼 《考试周刊》2011,(74):15-15
初高中分离后的教学.使广大初中物理老师不了解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不清楚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人为增加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难。高中教材相对初中教材的特点是概念抽象,定理严谨,探究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注重抽象思维.知识难度加大。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作者就对初高中物理教材梯度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虽接触物理不久,但仍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物理概念。因此,物理概念教学就成为整个物理教学的重点。初中物理概念的建立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通过对大量物理现象的仔细观察积累一定的素材,再通过对比研究后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论证,抽象出物理模型,最后获得物理概念。但是,在苏教版物理教材上,有很多概念是直接给出的,比如"力臂"、  相似文献   

6.
物理难学与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骏  张宜宽 《山东教育》2002,(14):42-43
一、原因分析一些原来在初中物理学得还不错的学生,上高中后感到“物理难学”,这一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高中物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初中不同造成的矛盾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一般只研究较为简单、典型、直观的物理现象,不过多探究原因,以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为主。而高中阶段的研究对象较之初中变得更为复杂且更注重研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形成原因。例如,对运动的研究初中只限于匀速直线运动,涉及路程、时间、速度三个物理量,s=vt一个公式,只研究现象不探究原因。而高中却把范围扩展到变速直线运动、曲线…  相似文献   

7.
一、初、高中物理之间存在的台阶1.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初中物理主要是作定性分析,但高中物理不只是作定性分析,一般还要进行大量的甚至很复杂的定量计算。2.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初中物理大多是建立在直观的、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的,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而获取知识。但进入高中,物理教学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领域过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3.从简单逻辑思维到复杂逻辑思维的飞跃多数学生进入高一感到解题困难,或者是公式记住了但不会用,或者是乱套公式,瞎做一气。其原因就是缺乏较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初级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客观物理世界规律以及物理抽象理解能力.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教材以经典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建立学生物理思维为主要目标.由于初中教学方式与高中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加上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之间连贯性不大、逻辑性更强,导致一些原本初中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物理成绩一直不高.  相似文献   

9.
高岱亮 《中学物理》2020,(4):62-64,F0003
以初中物理教材为例,介绍了物理教材德育渗透形式:物理学史、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以鲁科版物理教材电学部分的"安全用电"为例,挖掘其包含的德育因素并进行德育点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再谈超声速多普勒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蓉娟 《物理教师》2005,26(12):39-40
多普勒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它是指波源和观察者间发生相对运动时观察到的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在人教版(2003)高中第二册物理(必修加选修)教材中,以声波为例介绍了多普勒现象.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以低于声速的速度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频变高或变低,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容易观察到,所以是被学生所熟知的.但是,当声源运动速度等于或大于声速时,多普勒效应又怎样呢?这是一个奇特而有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的共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物理现象和过程较为具体,而物理概念与规律较为抽象.正因为如此,初中学生在初学物理概念时,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根据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学生学好物理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教材不同于初中教材,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是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高中物理教学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秦艳  乔翠兰 《物理教师》2009,30(6):5-6,8
1教材介绍 美国教材:选自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的9-12年级(高中)物理教材,〈物理:原理与问题)(Physics:principiesandproblems).作者是美国密执安-迪尔伯恩大学的著名物理学教授保罗·齐策维茨博士.此套教材一经面世,即风行于世,被很多国家选作教材或参考书.这套教材是如今美国高中选用最多的一套物理教材,具有教材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重点是定性研究.教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而且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初中的教学要求主要是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其内容.学生们能了解到基础知识就可以.而在高中则完全不一样、物理教学的内容开始变得复杂而且抽象起来,需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高中教学要求升华到另一个阶段,即运用所学的书面知识去分析、讨论和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刚升入高中,对高中学习有许多期盼,也有担心,主要担心学不好高中课程,尤其是物理课程。他们对高一物理持有恐惧感,未开学就急于上初高中物理衔接班,或请家教先教高一物理必修教材。初高中物理教学有何不同?学生为何如此惧怕物理?导致高一学生物理成绩分化的原因有哪些?高一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过渡?苏芸、董兆树  相似文献   

16.
郑荣标 《考试周刊》2013,(85):142-142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主要分析简单的物理理论与物理现象.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却是以抽象的逻辑思维及繁杂的动态物理现象为主。所以,学生从初中物理学习转向高中物理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难”。在教学中,若高一的物理老师未能较好解决该问题,就会引发学生对于物理失去学习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袁世英 《甘肃教育》2000,(10):41-41
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是在绝大部分省市的部分学校实验的基础上于 1993年秋季正式推广使用的,这套教材在突出“三个面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破传统教材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编写原则和编排体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努力。与八十年代的人教版统编教材相比,现行教材有三大改革: 1.按照先易后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建立了与旧教科书完全不同的教材编排新体系。 这个知识体系仍由四部分组成,但知识板块组合和编排顺序与以往不尽相同。先是简单易学的常见物理现象,包括测量、运动、声、热、光等简单知…  相似文献   

18.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面临的问题 (一)由于初中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而面临的衔接问题 这一问题将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上。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教学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另外,教材中对新知识的引人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并且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这也给高中阶段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譬如初中数学。教材对因式分解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很低;  相似文献   

19.
1引言从2004年秋季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到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中起始年级已经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建议中指出:"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  相似文献   

20.
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说理论证题的比重很大,约占课本练习题总数的60.笔者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说理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完整地、条理地、准确地解释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