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就业动态     
正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利用新媒体为毕业生服务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利用学校专业特色优势,全力打造"网站+微博+微信+短信平台+手机报"的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服务体系的全面性、个性化、交互式推送,使新媒体信息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学校就业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助推器。"广泛撒网"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学校依托网络、微博、微信、短信、手机报五大平台的不同特点,精确定位,俞理传播,既做到基础性、政策性信息的"广泛撒网",又注重高品质、个性化信息的"重点培养"。校园网作为内容信息池,通过综合新闻、招聘信息、生涯规划、就业政策、通知公告等10个板块广泛提供就业信息;短信平台发挥"点对点"传播特点,向不同毕业生群体发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时下高校青年学生中热捧的微博和微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高校舆论宣传和引领工作新方式。微博和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便迅速普及,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体当中,高校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如果结合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发挥不可小觑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以互联网媒体、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播,其包含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不仅便利了信息传播,还使得信息受众形态得以改变。当前,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流行,以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应用最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微博和微信作为互联网的新型交流方式,以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在组织管理、信息传播和思想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微博对外传递和微信对内管理的作用,内外兼修,使微信和微博成为学校、社团和大学生的沟通平台,创建新型的高校党建传播新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但是,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同时,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客观分析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找出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57-158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急速发展。随着微信势如破竹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逐渐走入高校,成为高校管理一项新的技术手段,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改变了就业指导工作中信息传播的方式,而且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使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更为深入、高效。  相似文献   

7.
动态     
正教育部新闻办开通官方微信2013年12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正式开通,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着力打造成教育部发布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大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业科普期刊的定位和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结合实例从网站、短信服务、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平台4个方面对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新媒体在农业科普期刊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科普期刊,实现优势互补,并应重点发展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等用户量巨大的新媒体,还应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的新媒体编辑。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新媒体运用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熟悉感,新媒体在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转变上都深深地烙上了印记。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开展好宣传思想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在发展中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河南大学是河南省最早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高校。近年来,学校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创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以官方微博为主力建设平台,大力构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二维码入口等新媒体信息教育网络,营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开通公众账号"微言教育"。2013年12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正式开通,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着力打造成为教育部发布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大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1.
微博、微信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与整合信息并吸收内化为自身价值判断、价值追求和生活实践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微博、微信空间转发的信息具有传播思想和承载价值观导向的功能,折射出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趋向与追求。通过大学生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文本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审视与培育需从占领网络舆论高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网络空间、彰显真善美的现实存在,教师回归真实本性、引导学生感悟和成长,注重以文化人、触动大学生内心世界四个维度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2.
如果我们将2010年称为“中国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就应该被称为“微信元年”。全民的微博热情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微信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名流都进入到微信的朋友圈当中,发布信息,将其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面对来势汹汹的“微信”,如何利用新媒体来辅助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为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拓展新路径,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把握好“时”,体现时代性、掌握时机性 把握时效性体现时代性要求新闻宣传要和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要符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如今的大学生大多热衷于通过电脑、手机获取信息,热衷于“织围脖”、发微信,是典型的“指尖一族”。所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充分占有和利用高效、快捷的新媒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占得先机赢得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当今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接受给校园文化带来有力冲击。互联网、手机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并对高校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的出现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新契机,呼唤创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并提供运用新媒体建设和谐校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渠道,使大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个性化表达空间。但与此同时,新媒体更加复杂、多变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受到冲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以新媒体为依托,紧随时代的步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介入新媒体信息平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科学地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N=560),分析微媒体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学生的需求意愿及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提出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微营销,构建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从而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包括了诸多内容,例如微信、微博等,利用新媒体可以让青年学生群体及时了解社会热点新闻及社会事务,对增长青年的见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微信与微博等新媒体为重点展开论述了运用网络新媒体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微博、微信、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快速的融入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新媒体已经逐渐的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重要的行为导向,依据新特点,医学生医德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针对性的医德教育,达到提高医学生医德认知和医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汤晗 《考试周刊》2014,(5):150-151
近年来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代表的信息传播载体迅速传播开来,将人们带入信息传播的"微媒体"时代。这些具有自媒体特征并且能够形成社交网络的"微媒体"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用户。大学生群体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具有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和拥有特定社交群体的特点,一时间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媒介的应用在这一群体中间普及开来。本文从微博、微信等媒介出发,研究"微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用新媒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正在以迅猛之势影响着实际生活,包括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征,符合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改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和改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