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报纸,大多数文字稿时效性都较强。然而,一些地方小报,在刊登图片时往往忽视时效性,夏天刊登穿棉衣的人物照片,冬天刊登人们穿单衣的照片。例如:6月29日陕西农民报三版刊登的一幅新闻照片,其中的两人还穿着厚厚的棉衣;当地当时的气温已高达摄氏三十四五度,人们穿着背心还流汗呢!该报同天二版,有一幅《报春》的艺术照片,则是雪后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几幅新闻照片,与一些其他报纸的新闻照片相比,觉得很有特色。三月三日,解放日报一版有一幅少年读报的照片。这个少年两手张开报纸,目不转睛,大概是刚从报亭出来,看完一版以后,来不及把报纸折叠一下,又如饥似渴地读起三版的下文,因为照片上已看出报上登的是五中全会公报,读者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洋溢于图片之外。这幅照片耐人寻味,有感染力量。四月十六日,解放日报登的一幅“红领巾”扶送“盲人阿姨”横过马路的照片,背景虽有点杂乱,但增添了真实感。另外,解放日报还刊登了一张批评两个口叼香烟、打扮怪相的青年人的照片,并标以《是时髦,还是丑恶》为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新闻摄影越来越受报纸编辑和读者的重视了。表现为照片用得多,用得突出。用得多,拿北京日报来说,现在每个版至少用一幅,多则两三幅。每天照片用量少说也有十几幅;用得突出,一是刊登的篇幅大,一幅照片可以占半个版。好照片,不惜版面。够分量的照片可以上一版头条。这种情况过去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过去仅仅是用照片来装点、美化版面。版上先空出位置,然后找照片来填充。现在则认识到照片同文字一样,也是信息传播手段,也是新闻的一个兵种。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报纸真心实…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最近看了刊登在《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上的一幅新闻照片后,发现同一幅新闻照片,由于不同的文字说明,引出了不同的效果。现将两张报纸的文字说明摘引出来,作一比较。《新华日报》二月二十二日第三版刊登照片的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5.
进入1999年,成都市的几家主要畅销报纸不约而同地在一版刊登巨幅新闻图片,最大的一幅图片达27.5厘米(超过10英寸),而且几乎各报每天都在一版刊登一张巨幅新闻照片,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一时间,好评如潮,有读者说:“手捧近期报纸,无需太多的文字说明,只要一看画面,即能触景生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现代报纸的标志 认识有待加强 走向市场经济的报纸,为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都在不断扩版,报纸一版的封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一版的图片和标题起着导读的作用,刊登于此的大照片对读者就更有吸引  相似文献   

6.
新春伊始,全国各地报纸也出现了喜人的改革新面貌。在一些报纸版面上,突破了过去的老框框,大幅的照片坐上了报纸的头条位置。这些照片除反映经济建设中的先进人物、新鲜事物外,过去一般不易上一版的旅游风光的照片,今年开始也刊登在报纸的一版上。中国法制报2月1日刊登刘海  相似文献   

7.
当你打开每天的报纸,正在欣赏一幅幅形象感人的照片时,不知注意到了没有,有的报纸不仅刊登照片及其说明,还在照片说明前边醒目地登出照片的标题。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其实不然,好的标题,对照片来说,是画龙点睛。新闻照片的标题是新闻照片的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它引导读者、帮助读者和影响读者去欣赏新闻照片及其简短的文字说明。一组或一张主题重要、表现生动、报道角度新颖及文字说明活泼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8.
新春伊始,全国各地报纸也出现了喜人的改革新面貌。在一些报纸版面上,突破了过去的老框框,大幅的照片坐上了报纸的头条位置。这些照片除反映经济建设中的先进人物、新鲜事物外,过去一般不易上一版的旅游风光的照片,今年开始也刊登在报纸的一版上。中  相似文献   

9.
笔者钟爱《中国青年报》,有一百个理由。可是有时又觉得一下子很难说清。既为它的选材和报道角度感动,也为它的说法和直言感动,更为它的大照片感动。比如4月24日《中国青年报》一版头条刊登的一幅大照片,就再一次深深地感染、打动了我。刨去刊头和报眼的位置,这幅照片大约占了报纸四分之一版面.我拿着报纸,放到一定的距离端详,忽  相似文献   

10.
对于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和摄影艺术作品,人们是很有兴趣的。遗憾的是,一些报纸刊登的照片,由于制版、印刷质量和纸张差,往往是黑糊糊一片,有的简直是难以分辨。如去年10月19日湖南日报三版《艺术欣赏》专栏刊登了艺术摄影作品《新天地》,并配文介绍了这幅好照片。文中说:六个稚气十足的儿童围在一起在看照相机。他们各具神态,无任何做作模样,整个画面有主有从,有  相似文献   

11.
8月底,福建某报刊登了一幅“妙龄女坠楼身亡”的照片,也是一副非常恐怖的照片。照片上,一个躺在地上的女尸,其模样正如报道所描述的那样:“双拳紧握,左手横在脖子上,右脸贴在地上,嘴巴、眼睛还在流血,右侧一根肋骨已经露在体外,腹腔破裂,许多肠子暴露在外。” 笔者不清楚报纸编辑为什么要刊登这幅血腥、恐怖的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3.
阅读报纸,时常有编辑与读者玩捉“迷藏”的感觉,现举一例。笔者手头有一份都市报,一版除了头题和导读,便是一幅“公安民警勇擒歹徒”的大照片,应该说版面处理得很能吸引读者“眼球”。当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看照片说明时,却见下转某某版。这份都市报分为ABCD叠,有50多个版,费了好大的劲,总算在A叠五版的《社会新闻》中“捉”到了这篇新闻。仔细一看,最多不超过100个字,还夹在其它几条社会新闻中间。这“谜”也藏得太深了。据说,这种一版用大照片,说明转其它版的现象,对读者既有冲击力,也有吸引力,是如今报纸发展的一大流行趋势。现在的报纸…  相似文献   

14.
2月4日,北京法制晚报A14热线版,刊登了一幅"河南小伙地铁站里征婚"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国外媒介     
日本产经新闻11月刊登文章指出,英国报纸正在经历三大变革,以适应市场变化。文章所说三大变革是:大报版幅小型化、报纸免费和报纸“上网”。  相似文献   

16.
吴国方 《新闻实践》2010,(10):50-50
近来,笔者选了杭州4张都市报一周的新闻版面,对照片的刊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4家报纸的新闻版大致差不多,平均63.5个,其中配有照片的版面平均为45.8个,而刊用记者的独立照片平均只有5.8幅,仅仅占所用照片的7.3%。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八月十日,一家报纸在第二版刊登了一条新闻,导语是:一个具有万亩规模的对虾场,于四月底在江苏省响水沿海滩涂建成。五月份两亿尾对虾苗将陆续放养。八月十日的报纸登五月份发生的事情,还在用“将”这个副词,闹出了新闻笑话(姑不论其时效性如何)。推测原因,大概是编辑以为稿子早就编好,等待版面,见报时懒得再细看  相似文献   

18.
新闻要注意时效性,通讯要不要注意时效性呢?从一些报纸一再刊登“老掉牙”的通讯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这里仅以安徽日报刊登的两篇过时通讯为例,加以说明: 1月12日三版刊登的《经管精米细面的人——记口孜粮站营业员马金山》,写的是这位营业员1962年以来的事迹;所叙具体时间都是“有一次”、“大年初一”、“有一年春节前夕”  相似文献   

19.
侯玢 《新闻三昧》2004,(8):30-30
谈到报纸的时效性,人们先会强调新闻版的时效性,而对副刊并不要求时效性,甚至认为副刊不需要时效性。这种观念的产生也许与报纸最初的形式有关。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消息、通讯及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把从新闻延伸开去,提供理论、知识、化享受和各种实用咨询的各版称为副刊。尽管早期副刊是以富有艺色彩的消闲类字起家的,但是实践证明,时效性仍是评价副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由法国知名时装品牌迪奥在上海举办的《迪奥与艺术》展览中,一幅由中国摄影师陈漫9年前拍摄的题为《骄傲的矜持》的照片,引发了众怒.照片中的模特眼神诡异、头发凌乱、脸色苍白,还穿着类似清朝的服装,眼睛刻意处理成细长眯缝的形状,脸上还散布着大量的雀斑,猛一看还以为是古装僵尸片的宣传海报.在西方知名品牌的视角里,用"腐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