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全面分析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采用NVivo12.0软件对46篇研究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质性分析,构建了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由个体特征、教师工作特征、学校组织管理、外部生态、教师工作场域、教师情绪感受和价值实现7个主范畴组成。其中:个体特征、教师情绪感受和价值实现为内部影响因素;学校组织管理、外部生态、教师工作特征及教师工作场域为外部影响因素。学校组织管理、外部生态、教师工作特征和教师工作场域属于核心类属;教师情绪感受为支援类属;个体特征与价值实现为其他类属。基于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着重解决突出问题,从宏观视域与微观视角两个维度探究了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同辈群体是大学生作出职业决策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微观环境,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发现,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对社会的认知两个方面。其中,对个体职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比较和反射性评价两个途径,对个体的社会认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为直接的信息交流平台和示范效应两个途径。同辈群体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但也存在信息交流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地区519名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测查出目前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个体水平相差比较大,在性别、学科类别、有无全职工作经验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人格特质、成就动机、社会支持三个因素对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养成的模式具有三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其一是个体外部所处的生活情境,特别是指个体必须因应生活情境的各种社会场域之复杂需求;其二是个体内部情境的社会心智及其运作机制,特别是指其认知、技能以及情意等行动的先决条件;其三是个体的行动,特别是指个体展现的负责任之行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理念养成的模式是这三个要素之间组合而成的整体互动体系,强调整体与部分、个体与情境之间的辩证或复杂关联性.核心素养能同时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兼具促成"成功的个人生活"及"功能健全的社会"之双重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成因与对策。心理咨询师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有:心理咨询的职业特点、心理咨询师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应对策略包括:培养咨询师的积极认知,寻求外部社会支持、补充技术资源、学会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6.
认知竞争是由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之间所产生的矛盾造成的一种传播现象。注意资源有限性与社会认同是认知竞争的个体心理基础;深度媒介化与媒介赋权是认知竞争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场域;立足于超级个体的社会则有助于观察认知竞争的演化过程和潜在影响。个体心理基础、媒介发生场域和社会演化过程是对认知竞争进行梳理和分析的三个关键视角。在未来,认知竞争有可能成为传播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可能推动传播学的重构和创新,并促使我们去建构一个“命运共同内群体”。  相似文献   

7.
生涯规划素养为人们根据自己的智能、性向、价值与对社会生活、职业的了解来规划未来职业人生的能力,以及为未来职业所需能力自觉努力、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实践过程。从认知、能力、态度三个维度,借鉴《新西兰学校生涯教育与指导》对生涯管理能力的分类,学生生涯规划素养可分为建立自我认知、探索生涯机会、决策与行动三个方面,从中可提炼出五个关键能力,即:自我管理,与别人交往,参与和贡献,思考,会用语言、符号与文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21世纪技能发展要求,美国提出了将社会情感学习和职业劳动力发展融合的战略与框架,其愿景是让所有学生为未来职业成功做好准备。以特拉华州SEL-CWD融合框架为例,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三个层面分析美国社会情感学习和职业劳动力发展融合的目标框架,从学习主体、学习内容、学习模式三个方面探讨美国社会情感学习和职业劳动力发展融合的实践机制,发现美国社会情感学习和职业劳动力发展融合有三个经验特征:建构趋向公平的统一化能力标准、重视具身心智的职业化教学方式、强调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9.
博士生群体构成的日益多样化呼唤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当前博士生课程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其合理性正面临挑战。对我国三所“双一流”高校教育学专业博士生的深度访谈发现,课程制度设计的模糊性与有限性导致学生选课决策更多表现为既定约束下的次优博弈。此种选课机制与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确定性相结合,最终引致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分异。博士生通过旁听、权变等非制度化实践,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习者在教育场域中的能动性。未来,有必要增加博士生课程制度的弹性,重申有效互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士生延期毕业问题已经引起各国高等教育学界的关注。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个人先赋性、外部环境、个体自致性三个方面。个人先赋性对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科文化、导师等大学支持系统、社会就业环境等,会间接影响博士生的毕业时间;博士生的个体自致性特征是影响毕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外部环境和个体自致性因素的叠加、消减作用,使博士生毕业时间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个性化、动态化和交互性的特点。对其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对博士生进行追踪式的个性化指导。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认知以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认知机制,了解人们是如何作出各种判断和行为决定.目前,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是这一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这是因为对内隐的或无意识的社会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对内隐记忆的研究,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更加注重无意识认知对个体有意判断的影响.迄今为止,从有关态度、自尊及刻板印象的内隐认知操作模式得出的结论,揭示出社会认知的内隐模式,证明了个体的社会判断是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风险决策过程受到个体心理调节定向和外部信息特征的影响。预防定向的大学生有规避风险的选择倾向,促进定向的大学生有面对风险的选择倾向。模糊表征下,大学生有规避风险的选择倾向;精确表征下,大学生有面对风险的选择倾向。外部信息表征与个体调节定向对风险决策存在交互作用。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关注个体心理差异性和信息特征差异性,提高创业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3.
<正>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幸福体验,这种幸福体验既来自同事领导对其职业能力的认可、服务对象对其职业成效的肯定和社会对其职业行为的评价,更来自从业者个体的自我社会认知以及自我的职业期待与职业业绩之间的契合。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间接影响个体的未来职业发展。教师从事人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大学是我国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路径。新升格职业大学有效治理面临定位新、基础弱、易漂移的挑战。理念层面,新升格职业大学应树立层次要求与类型特征相融的目标,打造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促的格局,权力分配坚持自治性与开放性并存,建构多维度制度要素互补的组织场域。实践层面,外部治理注重形成政府、行业组织、同行联盟、合作企业及社会文化共治互动,内部治理注重决策机制、基层组织及师资队伍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职业认同成为西方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综观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职业认同与个体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以下三种基本观点:职业认同是个体全部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表现,包括职业个性理论和主体性理论;职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和运用过程,包括自我概念理论、框定与折衷理论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基于自我认同的职业认同研究为判断生涯指导干预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指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时,利用其自身能力去完成职业决策的自信程度,它会影响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一般,并且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个体心理特质的差异是其决定性因素,而外在的经济环境、支持系统以及实践经验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辅导以及改变个体归因等都是培养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此外也要从社会层面去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为其择业就业以及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接受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普适性生涯教育后,依旧会对职业生涯存在认知偏差,产生消极情绪及行为反应,难以做出合理满意的职业生涯决策或克服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生涯思维是个体对职业问题解决和职业生涯决策有关的假设、态度、行为、信念、情感、计划及策略思考的结果。了解生涯思维的内涵、测量及干预策略,有利于帮助学生识别并转变非功能性生涯思维,提高其职业生涯决策水平,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3,(44):158-159
为了分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三年级的社会支持总分最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莎莎  张现超  王巍峰 《高教论坛》2023,(11):104-107+114
退伍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研究退伍大学生军旅经历对其就业观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其职业选择与发展,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征兵宣传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个体生命历程理论视角,运用叙事和轨迹模式相结合的生命史研究方法,分析了刚退伍复学、退伍2年、退伍4年三个时间段的3名退伍大学生,探索其就业观的特征。研究发现,退伍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在个人能动性、大学阶段的生命时间、家庭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家庭复杂关系相互作用下展开的;退伍不同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同时兼具有鲜明的统一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对自身职业发展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对职业如何做出相适应的选择过程。个体做出现实而适宜职业选择的准备性程度,包括态度与认知两个基本维度。职业成熟度是个体职业发展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与个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联系。只有成功地完成了相应职业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才是职业成熟的表现。职业成熟度高的个体对职业选择的过程也了解得更多,会经常思考有关职业问题,把现在的行为与未来职业目标相联系。他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依赖感,个体也更可能对职业选择做出承诺,也更愿意了解现在职业现状,及在必要时做出理想职业与现实之间的妥协,因此个体也更可能获得成功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