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抓审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内蒙访古》的标题告诉了我们什么?师生总结:“内蒙”指明地点,“访”指明体裁,“古”指明内容(或者说“范围”)。访问游记有别于一般游记,它有明确的目的,翦伯赞同志此次访蒙是做实地考察和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审题,学生对全文就有了一个总概念,一个比较完整的印  相似文献   

2.
《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作者翦伯赞先生是一位长于用散文笔调来纵论史事的历史学家。本文是他采用访问游记形式指点江山、评论今古的佳作。文章的中心内容是“访古”,即在访中去论古,既不能因访而视作一般性的游记,也不宜因论而等同为纯然的史论,还是把它  相似文献   

3.
翦伯赞同志的《内蒙访古》是一篇记述访古内容的优秀散文,记叙翔实,结构严谨,在写法上也颇具特色。但是,这样一类散文,高二的学生也还是第一次接触,再加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较复杂,该怎样处理才能使学生学来既饶有兴趣,又实有得益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思考:文章记述的中心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中心?关于记述的中心,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思考和练习”中也作了提示:“前一节以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 以标题为切入口,提出两个讨论题1.课文标题《内蒙访古》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含义:课题既说明了访问的地点(“内蒙”),又介绍了访问的目的(访问“古迹”)。作用:(1)说明文章的线索(访古);(2)表达文章的中心(访古——颂今);(3)反映文章的写作特征(记游、抒议)。2.全文利用两个小标题组织材料,这两个小标题之间有何联系?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的一面鲜明旗帜。标题拟得好,能起到先声夺人,使文章顾盼生姿,眉目传神的作用,让读者未读文章先有情。那么,怎样拟好文章的标题呢?  相似文献   

6.
戏有戏眼 ,文有文眼。出现在文题上的便称之为“题眼”。题眼犹如文章的窗口 ,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它的主脉或全脉 ,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题眼教学法从题眼切入 ,以纲带目 ,带动全篇。此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如下 :1 寻题眼 ,构想文思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合理性。以《琐忆》为例。该课题从语法结构上看 ,是个偏正词组。中心词“忆”前有“琐”作修饰语 ,交待了所忆之事的细而多的特征。其中“忆”暗示了行文线索 ,“琐”挑明了文眼 ,揭示了艺术手法。教学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审题、解题入手。(1)破题释义 ,捕捉题眼。教学一开始 ,教师可…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努力发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思维活动的机会和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一、以题统文激励思维读书时,对文章标题先作一番认真的琢磨咀嚼,推敲揣摩,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课文中,有的文题嵌有题眼,从中可以窥见文章主旨;有的文题概括主要内容,从中能够明知其事;有的文题带有情感,从中能激起人们感情的共鸣……丰富多彩的文章题目唤起读者的兴趣,驱遣读者的想象.因此,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读书先读皮,看文先看题。”好的标题像美人的眼睛能眉目传情、顾盼生辉,使文章流光溢彩。那么怎样才能拟出好标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诗情画意一“引”间古诗文、名言、警句是经过几千年岁月长河的洗刷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选用适合  相似文献   

9.
标题式教学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剖析文章标题入手,继而对文章提出质疑,以此进行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学以致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俗一点讲,也可叫猜读法。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求学者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一、标题式教学,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内容,拓宽思维,提高阅读水平标题式教学适用于观点鲜明、理论较强,或感情丰沛的文章。如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我先简介历史背景,播放“九·一八”歌曲,其间穿插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然后朗读作品中最富感情的一句话:“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寸皮肤,都…  相似文献   

1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当时作者身在京城 ,适逢重阳佳节 ,分外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的。我是这样来教学的 :一、析背景 抓题眼首先从诗题入手 ,由题发问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由“山东兄弟”进而介绍背景。当时作者在京城长安 ,他的家乡是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一带。古时华山以东称为“山东” ,区别于今日的山东。介绍背景 ,使学生的情感定向 ,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抓住课题中“忆”字提问 :“忆”字是什么意思 ?“忆”谁 ?为什么会“忆” ?怎样“忆” ?“忆”字是诗题中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每学期除教完了一本教材外,还要补充30-40篇阅读课文。下面是我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点拨法:点拨法就是教一篇课文时,只抓住其关键,扼要地进行指点,以充分挖掘学生阅读的潜在力。这里以教《内蒙访古》为倒: 第一课时,首先预习课文。要求是:①思考:一、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两部分有什么联系?②围绕访“古”这个中心,作者主要引用了哪  相似文献   

12.
一是引导“反思”法。这是一种引导学生站在某种思想认识的反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比如高一的《内蒙访古》一文,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一段最古的长城”时,就曾借该部分第二段中“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等语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提出自己新的认识。经过讨论,老师与同学之间达成了共识:草原面积缩小,土地植被减少是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这种引发学生反思性探讨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凡事“质疑”的习惯,学…  相似文献   

13.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旧中国的老报人对标题制作非常莺视,有不少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四大基本元素。其中,“阅读”是了解并获取文字传达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手段,理解是阅读活动的根本目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测试中的阅读试题便是检测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怎样提高考生考场阅读理解现代文的实效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看”“三问”。第一,“三看”是抓住文章结构的重点部件快速审视推测文意的一种阅读技法,即看题目(标题)、看文章的开头、看文章的结尾。1.看题目(标题)。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可见,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最集…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斯说过:“文学鉴赏,是开着许多窗户的一幢房子,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被动地顺着教师自己的那一扇窗观望文学作品,而是应当启发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打开自己的那扇窗户。”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自2002年起,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古诗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简析题。近年来对诗歌的罄体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那么在诗歌鉴赏中该如何让学生主动打开自己的那一扇窗户呢?一、审视标题,辨明诗歌题材看人先看面目,赏诗先赏诗题。题目即诗的额头,含有诸多信…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读文章、写文章。读懂悟通了许多文章定能写好文章。“一线串三点”便是读者读懂悟通文章的好方法。 所谓“一线”,即作品的思路主线;三点,即教学的基点、重点、难点。“一线串三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作品的思路主线,掌握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读懂文章。 首先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作品的思路主线。 学生在温习旧知时,可以根据不同文体,扣住不同内容,抓住不同的表现形式,采用三种方法来抓文章的主线:①审文题,抓题眼。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题眼是“人”,什么样的人?“最可爱的人”。学生扣住题眼,对照文章,便可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 ,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巧妙地引入课文学习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读书 ,这是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的有效做法。在教学中 ,我注重对学生激疑引思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 ,自悟自得 ,从而提高读书效率。紧扣“题眼” ,整体感知。“题眼”是文章灵魂的窗口。我们若能透过这一窗口 ,突破开去 ,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 ,教师可以紧紧扣住题眼“珍贵” ,设问 :“珍贵”是什么意思 ?几捆教科书为什么那么“珍贵” ?紧接着引导学生读文…  相似文献   

18.
《我的新朋友——电脑》是六年制第十册中新增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述了“我”参加电脑培训班学习和电子计算机智力竞赛两件事,表现了“我”对电脑这个新朋友无比喜爱的真挚情感。根据本课特点和训练要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程序: 一、由题入手引导初读,大致了解新朋友 1.开篇揭题,引出悬念。电脑是什么?为什么说电脑是“我”的新朋友?这个新朋友是什么样的?它会做什么?和它交朋友有什么好处?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达到感知全文之目  相似文献   

19.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捕捉作者思路,循路入境,归纳要旨,这种教法称之为以题统文教学法。 以题统文教学法一般分四步进行。例如第八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步骤安排: 第一步,读题提问,带问读文。引导学生从释题入手,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1.什么叫“壮士”?“壮士”与“战士”、“勇士”、“烈士”的区别?(先查字典理解,再联系课文理解。)2.课文写了哪五位“壮士”?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  相似文献   

20.
一、课堂的主体形式应是多读多读、多看、多思(考)、多忆(回味),识多见广,多观静思默察,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之一个目的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教师能引导学生善于读书则其功甚伟。所以,在语文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熟读、有感情地读、多读课文。那么学生熟练、有感情读、多读什么?先要做到“四读”教材,即一读注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