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富群 《师道》2012,(6):15-15
去年9月7日,东方教育时报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公布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9成教师感觉压力大:教师最大的工作压力来自学生考试成绩,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排在第二和第三。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上展示性公开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日常课堂教学,课外个别辅导,备课,职称评聘,家长沟通,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展示、竞赛、评比等。(《新闻蚴鼢2011年9月8日)  相似文献   

2.
朱正波 《中国教师》2014,(Z1):262+264
"burn-out"(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自此人们对"职业倦怠"日益予以重视,教师作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教育下一代,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和家长的种种要求和现实环境的样样限制和舆论压力,这些都使得我们教师常常处于高强度压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其后果可能会导致教师的身心倦怠。  相似文献   

3.
沈钟 《教育现代化》2005,(4):19-19,121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广大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由于基础教育部分承载着众多家长期盼子女成才的殷切希望,社会、政府部门、上级领导都非常重视.一路传递下来。最后的重任压到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身上,我们中小学教师承担了很大的工作量,也同时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其他行业比,教师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从早上一早到校组织学生早读、早操.上课,一直到下午辅导学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心态失衡,出现种种烦恼。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度过人生的多事之秋呢?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生命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生命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2):175-176
<正>批改作业可以说是老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作业批改,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直接为教师辅导学生提供依据。原先单纯地用"对"或"错"评价学习思维的方式,不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而且有可能挫伤某些内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批改作业,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呢?现谈谈我的看法。一、作业批改的德育功效道德教育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课题,每位教师都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大责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教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教学质量在稳步提高,然而,传统教育下的课堂评价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情况,在课前对学生组织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在课上,教师要跟学生共同评价学习过程,在课后还要组织学生对作业的自评、同伴评、教师评。  相似文献   

7.
<正>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对生活,教师需要英雄主义;对教育,教师更需要心存理想。上课、备课、听课、写反思、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集体教研……这些都是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师还要参加各种会议、培训、检查、评比、考核,学习并实践着各种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心中还要承受成绩的压力、学生的不解、家长的质疑、同事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自古至今,社会评价尺度对教师的要求很严,对教师期望值很高。除了社会的压力,教师还要面对来自学生和家长以及自我发展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最近重读王栋生的“教育随笔”集《不跪着教书》,很有感慨。审视目前我们教师的生活状态,当教师太累了:每天早早起床,除了吃饭,上厕所,剩下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当晚上备完课,批完作业,总已在22∶00以后了。除此之外,还要继续教育,还要保证学生一定考个好成绩,还要拿高学历,否则下岗的就是你,淘汰的就是你!因此我们教师其实活得很累,经常相互倾诉、叫苦不迭。翻开报纸,像中新网2006年5月25日报道的“东莞一优秀教师不堪压力跳楼身亡”,中小学教师因不忍工作压力而自杀的事情时露其中。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现实和记忆的巨大反差让我时常思考,也让笔者苦恼:我们教师,快乐真的远去了吗?感叹之余,笔者忽然领悟到王老师《不跪着教书》的“书外之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思考,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有资格”站在学生面前。也只有会思考的老师才不会“跪着教书”,也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个性的、自信的、有思想的学生。笔者在想,我们教师要不跪着教书,应有教书育人的“底气”。“底气”来自于快乐保持意识。是啊,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教师可以没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不可以没有快乐的心态和工作的乐趣。我们教师职业性质不会因谁而改变,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开发学生资源,运用有效的辅导手段,帮助、引导学生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校将教师辅导工作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该系统含四个子系统,即学习习惯辅导、学法辅导、作业辅导和个别辅导。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社会状况给教育带来很大挑战,而教师的压力也在随之增大。教育体系中直接面对受教育者的是教师,他们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如今,上至教育部门下至学校教师,无不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人们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有谁想过也要为教师解解压呢?教师负担过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师面对的种种压力,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小学生面临着来自周围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压力,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因此,现代教师必须具有时代意识、超前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对于现代教师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3.
在“双减”政策要求下,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这一内容成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着力点,在学校教育中体现为开设课后服务作业辅导课程。就课后服务作业辅导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起点,展开研究分析,运用访谈法,从教师自身、学校统筹安排以及学生三方面对于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根据现有问题进行优化路径探索,提出从关于教师自身辅导策略方面提升、丰富现有辅导策略、学校方面优化师资配置、完善奖励机制、调整计划等多个角度对于作业辅导效率进行提升,以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面临自卑的挫折心理、激烈的竞争压力、同辈的对比压力等就业心理问题。对此,可采用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团体互动辅导、网络匿名辅导四类心理塑造方式及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构建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设施、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塑造高职学生就业压力下的心理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特殊认识活动,化学教学过程,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也是遵循化学教学规律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还要认真做好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一、辅导(一)辅导的意义辅导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形式,也是教学上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之一,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二)辅导的要求1.辅导应有目的。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辅导才有成效。2.教师应满腔热情。辅导答疑时,一定要满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教师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还要注意课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分析、纠正,再让学生进行类似的练习,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7.
魏万婧 《甘肃教育》2023,(9):121-124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大量的作业和课外辅导,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家教育部实施了“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为英语教师,在教育“双减”的背景下,要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减负增效,通过形式创新、内容提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积极探索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工作压力。目前,许多中学教师课务普遍繁重,一般平均每周课时在14节以上,这还不算晚自习辅导、个别指导和作业批改时间。如果教师再担任班主任工作.还要用大量时间去处理班会、“三操”、卫生、安全等一系列繁杂事务,几乎每天都得起早贪黑,这对教师的家庭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双减”政策推行之后,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已经成为各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以及家长课后辅导的压力,教师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此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本文对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小学语文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助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中专生的心理是否健康 ,是能否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关系着中专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中专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还要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 ,必定会出现许多心理矛盾 ,如不加以引导 ,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影响着他们的成才 ,从而弱化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因此在中专生中广泛开展心理辅导 ,并把它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 ,已成为许多中专校的共同要求。本文试图从中专生心理辅导方面谈点认识。一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