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了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特点。利用研制的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与预约、门禁刷卡连用进行身份识别,通过网络电源控制器对有源仪器设备实行电源分配和运行监管,并使用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在技术上有效克服了实验室开放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实现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候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开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效率,开发了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的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和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新体系,实现对实验室开放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减轻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开放服务水平,从而设计了实验室智能化开放过程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对创新实验室工位的提前预约动态管理,开发了校园一卡通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实现全天候开放的人员管理模式,利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于重要实验设备的安全监控管理,自主研发软件通过网络拓展实验室时空,实现了实验室资源的网络化管理,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实验室的云桌面系统方案,探讨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表明,通过利用互联网可以提高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使用效能,提高了对人员有效管理和设备使用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开放性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的水平。利用非触式IC卡、单片机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基于Arduino控制器的开放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实验台管理子系统和管理员监控子系统组成,其中实验台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实验签到、实验环境监控、实验计时等功能,管理员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学生出勤统计、接收实验台管理子系统发送的消息、统计实验成绩等功能。经测试,该系统满足智能化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初步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全开放实验教学中管理复杂、操作麻烦、工作量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基于全开放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全开放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系统,使全开放实验实现网络化教学和自动化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该系统由电工电子网上实验室和实验室管理系统两个分系统构成,其系统框架和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在文中都作了详细说明,其运行主要流程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0):175-178
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分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实施课内实验开放、实验公选课开放以及课外项目开放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预约与学生的自主操作。实践证明,分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自主研发安全监测监控基础实验装置,建立开放实验室,合理配置实验课程及基础能力训练;开发安全监测监控课堂教学演示系统;课程教学计划结束后,建立完善的课程设计计划,实现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的整体拓展训练目标。自主研发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基础实验教学系统及课堂教学演示系统,整合升级了实验室资源,不仅节约了教学实验成本,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庄发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231+233-231,233
在对当前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进入深入研究后,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实验室与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为出发点,提出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本系统开发采用Visual Basic.NET和Delphi技术,后台数据库则采用Oracle,采用是三层的C/S和B/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验室管理系统,该系统先通过指纹识别来验证实验者身份,并自动为其分配实验设备,再通过无线发送控制指令给对应的电源控制单元开启实验台,同时ARM控制单元会定时监控各实验电源状况,从而实现对实验室的高安全智能化全天候开放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媒体仿真技术的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路与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系统”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仿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网上电子虚拟实验实验室。使学生可以做基本电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多种实验。强大的多媒体功能有助于营造一个逼真的实验环境;优异的仿真功能,使得实验数据与真实结果高度吻合;高效的实验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全程管理与监控并自动生成规范的实验报告,完备的开放、兼容功能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项目引导的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开放的有效方法,更是大学生基于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必要途径。需要创建多维度的学习环境系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该环境系统包括问题设计、教师指导、条件保障、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与政策激励等内容。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在教师辅助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最终解决问题,并独立撰写实验报告、进行交流。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升了主动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得到老师的指导,全校范围内共享优质实验资源,包括实验室育人环境和仪器设备,从而实现了实验室高效开放共享,发挥实验室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设计开发一种基于嵌入式视频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了嵌入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网络通信等技术,可对实验室进行实时监控及特殊状况报警提示,同时可通过网络同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该系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及管理效率,为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开放教育逻辑教学实践情况的客观描述,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面授辅导、网络学习条件、平时作业管理、期末考试试题、电大系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诊断剖析,提出在开放教育逻辑教学中,应着重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监控、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平时作业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统一、电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校教学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实验室开放形式的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主导,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和考评激励机制,设立开放实验专项基金,搭建实验室管理系统,做好基础保障.同时在实验室队伍、物资准备充足的前提下,通过对学生开放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和实验后三方面管理,加强了开放性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开放安全,保障了管理制度的有效实行和开放的规范高效.  相似文献   

16.
该校进行了实验开放的尝试,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主体的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开放,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条件,有选择地预约登记上课。文章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且介绍了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文红 《考试周刊》2007,17(34):93-94
基于计算机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支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实现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思路。该系统包括教学管理、开放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耗材管理、电源与安防管理等相关模块,并和学校一卡通管理系统互通,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采用智能手持终端技术,实现了实时高效地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监管。该系统的运行使得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制度化,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实验室的能耗,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和开放实验室硬软件实施方案,并对硬软件建设平台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具有开放实验室管理控制系统、开放实验室监控系统、开放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开放实验室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等功能,能很好满足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开放网上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介绍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意义以及实验室开放网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功能。该系统具有实验预约、教师安排、教师工作量统计、学生选课及成绩查询等功能,较好的满足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