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念整合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运用概念整合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惯用语,可以展现隐喻和转喻的心理机制的运行;《红楼梦》中使用的惯用语是概念整合层级比较高的单位,是运用比较成功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2.
概念整合是人们认知世界、建构语言意义的一种及为普遍的方式,对隐喻也有较强的解释力。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地分析了英语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隐喻,通过实例分析,旨在增强学生的概念整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诗歌《火与冰》短小精悍、充满寓意,且诗歌中的隐喻更是意义深远。文章采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火与冰》中的诗性隐喻,描述了隐喻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展现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在诗性隐喻生成和解读过程中强大的认知能力和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隐喻在两千多年前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或修饰手段,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隐喻研究一直滞留在语言表层。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隐喻。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和认知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对语言学习,尤其是对词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概念隐喻理论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一种人类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方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语言学和人类认知的发展,人类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词汇隐喻,为动物隐喻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隐喻研究一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随着概念整合理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进行研究也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利用概念整合理论研究隐喻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突生结构的存在和作用已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对于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突生结构与隐喻创新意义之间的关联却并未有细节的描述.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力求解释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突生结构产生的认知过程及其在概念整合网络中的位置与作用.以及隐喻创新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供了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隐喻作为用一种事情理解或经历另一种事情的思维结果,能很好地被概念整合理论解释.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人李商隐的名作《无题》中的隐喻进行解析,从认知的角度对此诗进行一个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郭丽 《考试周刊》2007,(6):31-33
隐喻的研究从古到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对隐喻的研究历来就有很多流派有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识。在隐喻研究的历史上也涌现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隐喻理论和思想。而隐喻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已经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本文将阐述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等一些影响深远的理论主张和其中存在的局限性的思考,从而对现代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础,对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做出解释,对新奇隐喻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小说中包含着许多新奇隐喻,它们常常是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主要隐喻,以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如何阐释小说独特语境下的新奇隐喻,为解读整部作品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3):18-20,30
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础,对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做出解释,对新奇隐喻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小说中包含着许多新奇隐喻,它们常常是解读小说主题的关键。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主要隐喻,以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如何阐释小说独特语境下的新奇隐喻,为解读整部作品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一多模态隐喻性语篇进行分析,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多模态隐喻语篇中的意义建构及其认知机制的形成过程。概念整合理论为分析叙事性的多模态动态隐喻语篇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也给予大学英语教学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之前人们把隐喻只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研究,Lakoff and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当中首次提出: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为认识人类的思维过程、行为经验以及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本文探讨的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意义结构的普遍模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从意象和隐喻两个视角分析唐朝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对该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以莱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唐诗《琵琶行》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证明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是隐喻性的。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工具,它有助于人们运用某种事物来认知、思考和表达另一种事物。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婚联的动物隐喻进行认知研究,探索婚联中新婚夫妇的动物隐喻的概念整合机制。研究认为,动物隐喻在婚联中普遍存在,且以成双成对和具有吉祥如意的喻体来映射本体,通过一定的认知运作手段,能够在层创空间中产生出全新的、积极的话语效应。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我们认知的一部分 ,其研究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 ,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文章首先介绍了G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然后以实例阐释理论 ,说明由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能充分解释漫画和隐喻所体现的意识形态 ,为意识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是改变人们隐喻观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1]。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表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目标概念域和始源概念域中两个意象相互映射的结果。在小说文本中,个体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体现在思维风格的差异之上。阐述从隐喻角度研究小说《飞越疯人院》方法,重点从概念隐喻表达,分析概念隐喻的变化与其叙述者的思维风格之间关系,从认知的角度解读文本中传达出的深刻隐喻含义。  相似文献   

19.
蔡有恒 《文教资料》2010,(35):41-43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从认知的角度对语义的构建过程提出新的阐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篇分析。本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解释新闻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及其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揭示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应用力,以为新闻隐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自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以来,隐喻研究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但是从概念隐喻理论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关于隐喻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Raymond W.Gibbs的新著——《隐喻的论战:人类生活中的概念隐喻》,就是概念隐喻三十多年发展的全面梳理,并就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